消費扶貧,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貧困戶。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結對幫扶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兩地精准銜接自身資源,探索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工業園,開創優勢互補、長期合作、聚焦扶貧、實現共贏的良好局面,合力探索消費扶貧新思維、新模式、新力量,實現產銷價齊升的促銷效果。
一、新模式新營銷
消費扶貧,目的在扶貧,關鍵在消費,核心在營銷,主要在模式。南部縣大膽創新模式,主攻產品營銷,實行一戶一策,拓展產品銷路,讓南部縣特色農產品的產銷價大幅提升,極大地激發了當地企業和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一)“零元購”讓扶貧產品變暢銷品
四川漢緣絲紡有限公司生產的蠶絲被品質優,但銷售一直不旺,影響了消費扶貧的效果。為此,該公司通過對產品及營銷狀況分析,充分考慮養蠶人員劇減的現實與人民幣逐年貶值的情況,分析研判十年后回購再賣出,可能會大概率出現升價的情況,策劃了“十年后原價回購”的營銷策略,回購舊蠶絲賣給地毯廠家做原料。這種“零元購”金點子,極大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2019年9月23日,該公司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南部縣分會場就售出近百件蠶絲被,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據統計,2019年9月份該公司銷售額遠超前8個月平均銷售額的兩倍。目前該公司正加緊制作防偽追溯標志及相關營銷售后數據庫。“零元購”金點子,為這個行業的發展迎來了“春天”。
(二)“農業定制”讓扶貧產品售價翻番
南部縣梅橙香貨種植農民專業專合社主要從事晚熟柑橘生產,但是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附加值上不去,進一步影響了銷售。為此,使用洞頭幫扶資金,將該合作社確定為首個東西部扶貧協作特色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示范試點。建立示范園區15畝,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有關要求種植,生產過程精細管控,做到六個堅持,即堅持自然成熟不催熟,堅持果實本色不打蠟,堅持生態肥料不用化肥,堅持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劑,堅持限量挂果保品質,堅持管護公開保綠色,讓每一顆果子都得到用心呵護,真正實現從田間到舌尖透明公開、有機安全、品質消費,走出高端農業差異化競爭新路子。
同時,積極創新營銷模式,策劃了果樹認養的銷售模式,即“農特產品私人定制”。企業建立網站,通過利用衛星地圖進行分區管理,用網格化、數字化給每一棵樹編號,完善認養渠道。目前,已經有300多位各地客戶參與認養,私人定制品質柑橘。每棵樹認養價格399元/年,產品單價翻了一倍。“農業定制”做法還最大程度的實現了“資金零負擔”“市場零風險”“產品零庫存”,給當地柑橘產業帶來積極向好的發展前景。
(三)“新農夫”讓扶貧產品增產增收
南部縣德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家規模較大的養牛戶,但是,養殖技術不夠,肉牛疾病防控難、成活率低,特別是小牛犢引種時期因應激、口蹄、肺炎等引起死亡,這直接帶來養殖效益不好,成為養牛業拉高消費扶貧的最大瓶頸,也嚴重影響了產業發展。
利用洞頭區幫扶資金,聘請綿陽邁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入駐該合作社,既技術幫扶,又傳幫帶,典型的給魚又給漁,讓飼養員及時成為懂技術會管理的現代“新農夫”。通過技術幫扶,小牛成活率達99%,出欄時每頭牛平均增重約50公斤,經濟效益明顯。
與此同時,還引導企業實施“變廢為寶”計劃,就是利用牛糞來發展種養結合的循環經濟鏈,以3000多平米肉牛養殖場為依托,開辟了300畝果園,100多畝牧草園,60畝蚯蚓基地,20多畝魚塘,延長了產業的經濟鏈條,帶動了周邊350余戶農民發展肉牛養殖業,促進100余名失業農戶、五保戶、貧困戶就近就業,使當地農民收入提高2-3倍。真正實現了增產又增收,提升了消費扶貧的實效。
二、強聯手強促銷
長期以來,由於農產品信息不對稱、變現能力差、銷售空間窄等問題,影響特色農產品的發展。為此,南部縣充分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有利契機,促進洞頭區與南部縣整合資源,推出多項促銷計劃,推動南部縣特色農產品進軍更廣闊市場。
(一)媒體聯手強促銷。“酒香也怕巷子深”,利用洞頭幫扶資金重點實施“媒體促銷”工程,招標引進浙江日報大媒體,通過《舌尖上的扶貧—南部縣特色農產品系列推介》專題報道,免費為20多家企業及其農特產品做廣告。通過視頻、圖文等多種傳播方式,叫響農特產品的南部品牌。同時聘請成都設計公司設計統一的外包裝,提升“南部特產”辨識度,不斷提升品牌效應,形成了南部產品全國賣的銷售形勢。
(二)展覽聯手強促銷。2019年以來,南部縣利用幫扶資金,大膽實施南部縣特色農產品“走出去”戰略。通過大規模組織企業外出參展,有效拓寬消費扶貧新市場。特別是2019年9月份南部縣組織企業抱團亮相中國成都西部農產品博覽會、杭州長三角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等大型展會,升鐘湖有機魚、黑花生、桑椹汁、脆香甜柚、野生天麻等“南部珍品”吸引了眾多採購商的關注。來自四川升鐘湖尚水漁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敬代樹表示,以前的採購商隻能在網絡上和電話溝通中了解他們的升鐘湖有機魚,現在通過洞頭區和南部縣政府牽線搭橋,讓更多的人親身感受來自南部的優質產品,企業通過參展,意想不到收獲重慶客商755萬元採購大單。
(三)企業聯手強促銷。成立溫州市南部縣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與洞頭供銷企業合作,旗下100余家超市、門店將全部上架南部縣產品,延伸輻射浙南閩北贛東地區近4000萬人口大市場,實現銷售網絡大升級。溫州市供銷聯社直屬企業與南部縣久全牛肉企業形成經銷合作,接下來將會有更多的南部農特產品賣到溫州市場。另外,2018年洞頭區設立的南部縣優質農特產品直銷中心門店已挂牌運營兩年,黑花生、桑葚酒、桑葚干等南部縣農產品均有銷售,形勢喜人。
三、大社會大購銷
消費扶貧是社會行為,通過廣泛宣傳和動員,真正把全社會的熱情和積極性激發出來,通過社會力量,“以購代捐”、“以買代幫”,不斷擴大貧困地區的產品消費。目前,已營造了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良好幫扶氛圍。
(一)“五進”購銷。洞頭區全面發動機關、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廣大單位,積極廣泛開展南部縣農特產品進機關、進企業、進景區、進社區、進商超“五進”活動,鼓勵“以購代捐”、“以買代幫”。僅在2019年洞頭區-南部縣東西部扶貧協作春季農產品採購會上,洞頭區通過社會力量,首次採購南部縣特色農產品就達43.8萬元。
(二)“浙企”購銷。四川金泰紡織集團是一家在南部縣經營多年的溫州籍企業,該公司利用產業優勢,精准定位,讓“消費扶貧”真正落到了實處。公司與保城鄉羅家街村簽署幫扶協議,為54戶貧困戶免費提供2000余隻雞鴨鵝小家禽種苗及飼料,投入幫扶資金19580元,並按照生態雞品質要求,邀請專家免費給貧困戶進行技術指導,目前該村貧困群眾通過小家禽養殖實現穩定脫貧。公司還與該村簽訂農副產品採購協議,保証金泰酒店食材採購,均以高於市場20%的價格優先收購羅家街村農副產品,已經收購金額98500元,為貧困戶打開了銷售渠道,解決了養殖后顧之憂。
南部縣堅持問題導向,以企業思維、市場理念,開展點穴式的精准施策,切實促進消費扶貧取得了成效,受到了企業的歡迎。2019年,完成南部縣特色農產品銷售額達1.17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01人。(四川南充市扶貧開發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