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花樣年集團(中國)有限公司扶貧案例

2020年10月14日14:02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優質教育”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重要一項,但在毗鄰井岡山的江西省吉安縣桐坪鎮的鄉下,即便經濟實力逐步增強,“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依舊需要很長的時間。江西是勞動力輸出大省,當地農民在外打工,其子女則大多數情況下成為“留守兒童”,針對這樣特殊條件下的鄉村教育,如何因地制宜,讓學生享受跟城市一樣的包容、公平的教育?學校又如何因材施教,結合互聯網+的時代特質,提升教學的效率效果?教育公益如何創新模式,靶向更為精准到位?

坐落在井岡山腳下的一所村級小學——吉安花樣年希望小學,以學校和企業長達十三年的有機聯動,創造性實踐出農村留守兒童寄宿制集中教育模式,引發村民聚集效應形成新型農村市鎮,成為推動城鄉教育公平的井岡山樣本。

持續捐建運營,用十年時間打造當地最好的村小學

這所原名為“育英小學”的學校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桐坪鎮二十公樁,2005年建校時隻有一棟教學樓,四周是一片黃土地,周圍荒涼得隻有一個壽材鋪。幾百名住校師生學習生活都在唯一的這棟教學樓中進行,教室白天上課,晚上課桌一並就是床鋪,吃飯也在教室進行。了解到學校的情況后,2006年花樣年當即決定捐建這所學校。但花樣年不主張那種撒胡椒面式“一捐了事”的做法,與其一年建十所學校,不如花十年打造好一所學校,計劃十年時間把學校打造成當地最好的村小。

隨后的十余年間裡,花樣年像運營企業一樣參與到學校建設、教學當中,甚至拉上施工方親自為學校搞建設,先后捐建了5棟教學樓及若干附屬設備設施,包括綜合大樓、第二教學樓、學生公寓、幼教樓、食堂、學生廁所、飲水工程、運動場等,學校已建成為花園式學校,捐資額超過800萬元,已成為當地捐資額最高、條件最好的村級小學。

致力平民教育,培養平凡而幸福的普通人

硬件設施建設只是教育的基礎部分,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是學校最核心的價值點。如何成為棟梁?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不是僅僅當上科學家、企業家,而是要學會做一個平凡而幸福的普通人。要有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會﹔要有發現美的眼睛、敏感的耳朵、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態。為此,花樣年靈活利用學校留守兒童集中寄宿制的特點,以“藝術+體育”為特色,在國家規定的課程之余,增設國學、音樂、美術、足球等“七彩課堂”,將審美教育、愛的教育、感恩教育融入到學校教學中。

作為一個村小,是缺乏實施這些素質教育的師資和配套的。為此,花樣年又啟動了員工支教去學校教授相應課程、設立教師培訓基金提升學校老師素質、組織城市體驗之旅開闊師生眼界,迄今已有19批次55位員工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支教,9屆鄉村教師培訓培養鄉村教師50余人次,9屆深圳上海成都等地城市體驗之旅100余人次參與,實施線上線下“七彩課堂”200余次。2016年起,花樣年發起“奔跑行動”,每年為每個孩子捐贈一雙白球鞋,鼓勵學生鍛煉身體﹔網絡眾籌“鞋盒禮物”讓員工客戶為孩子們贈送創意禮物﹔2017年舉行了第一期暑期夏令營,開始了鄉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看齊的新嘗試。

此外,針對貧困學生,花樣年每年發動業主、客戶一對一幫扶,迄今已組織11屆,300余名志願者去到貧困學生家中家訪慰問,一百余名寒門學子在愛心資助下完成學業。

多年的持續努力,學校的硬件條件及“軟實力”不斷提升,累計有2500余名當地學生受益,近200名學生考入大學。2017-2018學年,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在全縣位列農村第一、城鄉全部學校全縣排名第四。目前,在校學生總計1302人,專任教師近60人,覆蓋幼兒園到完全小學,開始撤並周圍其它學校。更為可喜的是,學校引發村民聚集,村民圍繞學校建起了一圈圈房子,“學區房”甚至賣到了每平米2800元﹔政府又修建了小商品市場、市政公園,學校所在地已是人丁興旺的小型市鎮了。學校在當地出了名,前來學習交流的兄弟單位絡繹不絕,媒體也把學校特色素質教育總結為 “鄉村教育新希望模式”,把學校引發村民聚集形成鄉村教育社區的模式稱為“新農村建設吉安模式”。

未來,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花樣年這種務實做公益的態度、講究方法和效率的做法,也吸引了更多愛心人士、愛心機構加入到花樣年公益行動中來。東方航空集團也持續8年累計幫扶了數十名貧困學生,深圳諾亞舟公司為學校捐贈了一百台諾亞舟學習機,華潤集團為學校捐建了怡寶圖書館,民非組織“小書有愛”為學校捐贈了6000冊適齡圖書,四川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為學校捐建了學生廁所,蘇州大乘公司捐建了一座價值60萬元的水性環保跑道。在2018年花樣年旗下彩生活集團進京儀式上,中國慈善聯合會執行秘書長彭建梅女士也對學校模式大為贊賞,認為是國家教育精准扶貧的有益嘗試,號召花樣年在社區中大力宣傳吉安模式,推動教育扶貧的深化與發展。

學校這種校企聯動、由教育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也引發黨政高層的關注, 2012年,時任團中央青年志願者工作部部長的郭美薦對這個模式就非常認可,在他的支持下,以學校 “鄉村教育新希望模式”為藍本,花樣年與團中央戰略合作發起“教育樂助計劃”,在全國除台灣、港澳之外的所有省級行政區域興建了125所七彩小屋,定期組織“七彩課堂”活動持續關愛,將“吉安模式”由點到面、推廣到全國。自此,這團點燃於井岡山腳下鄉村教育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通過十三年的時間花樣年取得了些許成績,但離百年名校尚有很大距離。花樣年非常認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教育公平的觀點和實踐,中國未來的發展在鄉村,中國的未來依靠鄉村教育,未來十年,花樣年要以吉安花樣年希望小學為基地,繼續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供稿單位:花樣年集團有限公司)

(責編:實習生、勾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