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太倉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精准抓住生產、流通、消費三個環節,破痛點、疏堵點、攻難點,助推貴州省玉屏縣主導產業由弱變強,走出了一條助推脫貧、穩定脫貧的產業可持續發展新路。近兩年,玉屏縣脫貧成效考核、東西部協作考核始終位列貴州省最前列,被列為貴州省10個、銅仁市唯一的鄉村振興示范縣。
一、堅持項目帶動,著力做強產業基礎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的實踐中,玉屏逐步形成了“油茶、黃桃、食用菌、生豬養殖”四大主導產業,但產業處於初創時期,存在著規模小、布局散、配套差、見效慢的痛點,困擾著產業的持續發展,為此,我們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脫貧增收的關鍵支撐,把做強玉屏主導產業作為對口幫扶的第一選擇。
(一)加大技術支持。挑選太倉農業技術團隊,長期派駐玉屏,幫助玉屏圍繞四大主導產業組建產業扶貧技術專家組,全面實施農技推廣特聘計劃,為貧困農戶提供精准決策咨詢和生產技術指導。推薦上海孫橋現代農業園技術力量,協助建設玉屏現代農業科技館,使其成為玉屏科技農業、高效農業、循環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邀請上海農科院林果所葉正文所長帶隊多次赴玉屏,對玉屏黃桃新品種選育、優質高效栽培和果實採后品質調控開展技術輸出和指導。
(二)加大資金支持。2017至2019年,落實幫扶資金分別達1100萬元、2223萬元和5211.6萬元,資金支持力度逐年翻番,累計受益群眾近萬人。針對四大主導產業,實施了900萬元的油茶撫育項目、500萬元的田坪食用菌(茶樹菇)基地建設項目、210萬元的黃桃種植項目和360萬元的田坪鎮塘合村集體經濟香豬養殖等項目,有力助推了主導產業的發展與壯大。
(三)加大智力支持。2018年以來,太倉市每年選派10名左右農業技術專家到玉屏挂職,其中半年以上不少於2名,一年以上不少於1名,其他根據實際需求,挂職時限均不少於1個月。比如,針對玉屏種子市場和群眾對種子盲目篩選存在的問題,選調太倉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農藝師,到玉屏開展遺傳育種、篩選工作,有效破解了玉屏群眾種子盲目篩選的痛點問題。
二、強化產銷對接,著力做優銷售渠道
盡管玉屏的主導產業形成了一定規模,但產業整體上具有很強的小農經濟特色,在質量等級、價格策略、目標市場、物流運輸等方面沒有統一的標准和體系,明顯存在著產品銷售的“堵點”。為此,我們把強化產銷對接作為助推“玉貨出山”的重中之重,牽線搭橋、獻計出力,有效破解了“果豐傷農”的堵點,充分調動了玉屏貧困群眾發展種養業的積極性。
(一)提升產品供給質量。牽線中國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大象慧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專業公司的力量,加強玉屏農特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建設,目前,已實現12家企業對接並安裝溯源系統,可溯源產品8種,包括大興祥瑞黃桃、圓龍野山雞、侗嘎珍蜂蜜、金簫原味山茶油、貴福油茶菇等縣域農特產品。同時,依托玉屏“中國油茶之鄉”、“中國黃桃之鄉”的金子招牌,加大品牌培育,設計農產品包裝6款,培育農特產品品牌6個,創建了“玉水屏山”縣域電商公共品牌,策劃了“侗米坊”、“貴圓龍”等多個農產品品牌網絡促銷案例。
(二)打通產銷信息渠道。一方面,組織太倉各類電商企業走進玉屏梳理優質產品資源,通過官微商城、淘寶、有贊商城、微信小程序、郵樂購、有量電子科技等銷售平台大力宣傳和推廣銷售。另一方面,組織玉屏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走出去,赴蘇州參加“梵淨山珍”展銷推介會、“黔貨入蘇”產銷對接會,以及貴州農產品招商對接會、銅仁市“第四屆網商”年貨會、銅仁市農特產品上行對接會等各類產銷對接活動。
(三)提速農產品流通效率。助推建成縣級電子商務物流分揀配送中心,包括貨物分揀流水作業線,網絡貨物安檢設備設施,建成冷庫8個,總容積18380立方米,配備冷藏車6輛,貨運物流車2輛﹔制定物流整合方案,目前,已有韻達、申通、圓通、村淘4家物流快遞公司入駐玉屏物流配送中心開展運營,形成了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大大提升了農產品流通效率。
三、匯聚社會力量,著力做大消費規模
玉屏侗族自治縣是武陵山片區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片區縣之一,相當一部分農產品仍停留在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銷售上,直接面對市場競爭還有很多“難點”,為此,我們充分利用兩地互訪、各類展覽展會、節慶活動,大力宣傳推薦玉屏農產品的質量與品牌,匯聚多方力量採購玉屏農特產品,精准破解消費“難點”,擴大消費規模。2018年實現“玉貨出山”銷往太倉452萬元,2019年向太倉乃至江蘇省銷售玉屏農特產品1.59億元,實現“玉貨出山”幾何級增長。
(一)機關、事業單位帶頭消費。組織太倉市教育局、衛生局、公安局、城管局、行政審批局等人數“最多”的單位,用核定的個人工會費,每年每人定向採購兩盒以上玉屏“皇桃”,著力緩解玉屏黃桃集中上市、短期快銷的“難點”。太倉市參與玉屏黃桃消費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每年均超過1萬人以上。
(二)動員引導社會各界消費。將消費扶貧納入“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動員引導民營企業、商會、行業協會採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購買玉屏農特產品,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2019年,太倉市工商聯23家企業、璜涇鎮和雙鳳鎮51家商企等紛紛“高價”採購玉屏黃桃,參與消費扶貧。2018年6月,太倉市扶貧開發協會向玉屏皇桃協會捐資5萬元採購皇桃﹔2019年9月,太倉市建筑行業協會定向採購玉屏朱家場鎮謝橋村10萬元油茶油等等,共同營造了多方消費扶貧的喜人氛圍。
(三)加大政策激勵消費。2019年,太倉市設立100萬元補貼資金,專項用於“玉貨出山”補貼,主要是針對玉屏主導農副產品銷往太倉乃至江蘇省給予20-30%的物流補貼及包裝補貼,對太倉乃至江蘇農副產品購銷企業在玉屏定向採購、基地認領定銷等給予5-15%的採購貨款補貼。2020年4月,太倉、玉屏人民政府簽訂了《生豬保供合作協議》,先后在太倉市、蘇州市建立了“玉屏農產品直銷中心”3個,特別是在蘇州市政府機關大院設立的“梵淨山珍”旗艦店,蘇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十分給力”,與市政府機關食堂聯網刷卡,給予了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出山入蘇”特殊政策。
(四)助推鄉村旅游消費。支持助推田坪侗鄉風情園成功申報3A景區,茶花泉農業園被評為“貴州省十佳農業旅游景區”,涼亭寨農業園區升級為縣級重點觀光旅游示范園。2019年,成功引進宿聯中國精品民宿項目落戶玉屏,項目選址在中國第三批傳統村落新店鎮大灣村,致力於打造別具侗族風情的精品民宿目的地。此外,為助推鄉村旅游消費,一方面,玉屏景區對太倉游客實行門票全免﹔另一方面,組織太倉旅游協會及各大旅行社多次赴玉屏踩點,設計旅游觀光線路,組織“與你一起從太倉出發去玉屏”旅游主題推介活動,每年輸出1000人次以上游客到玉屏觀光游覽。2017年以來,玉屏共列入旅游扶貧村寨24個,39744人,旅游帶動貧困人員脫貧3624人。(供稿單位: 玉屏侗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