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縣達吽小鎮移民安置點的夜市真熱鬧

張雲河 郭振乾

2020年09月21日10:36  
 

“來來來,你們都嘗嘗我做的油饃。不好吃不要錢!”9月19日,熱情地招呼記者的同時,手上還熟練地炸著來自老家貢川的小吃,這就是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達吽小鎮風情街擺夜攤的脫貧戶覃慶妹。

覃慶妹在炸油饃。 郭振乾攝

今年四十多歲的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讀高一,二兒子讀初一。覃慶妹介紹說,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再加上地質原因就倒了。后來,政府告訴村裡的人,可以搬到縣上的達吽小鎮去住。“在外打工十幾年,我一直想回家。交了7500塊錢,得了套65平米的房子。”

大化瑤族自治縣達吽小鎮夜景。 郭振乾攝

達吽小鎮是大化縣規模最大的移民安置點,“達吽”是紅水河的壯語音譯。目前,該安置點搬遷群眾3206戶1.4萬人,其中貧困戶2231戶1.01萬人,已穩定脫貧1601戶7276人。

大化瑤族自治縣達吽小鎮夜景。 郭振乾攝

“這裡的居民是從我們縣16個鄉鎮搬來的。”大化移民安置局局長陸生善介紹到,為了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大化縣從“長壽門戶 康養大化”的角度入手,將古江安置區作為大化城區4A級景區的關鍵節點、大化旅游產業發展與康美美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點與基點加以建設。在小鎮美食街和廣場周邊,已有150多家商戶入駐營業,其中搬遷農戶自行創業的有19家。

 

(責編:史雅喬、庄紅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