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根據中央和青海省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扶貧雙幫工作的總要求,青海省公安廳黨委高度重視,立即在全廳范圍內選拔優秀的年輕干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配合縣、鄉黨委政府完成卡索村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總目標。四年來,省公安廳先后選派副處級干部2名,科級干部2名赴循化縣崗察鄉卡索村開展精准扶貧工作。
在近四年的“雙幫”歷程中,公安廳黨委積極配合縣鄉黨委、政府,按照循化縣精准扶貧工作的要求和任務,圍繞重點做好吃透村情民意、精准摸排識別、承接政策落地、探索脫貧規劃、趟出增收路子、建強村級班子、健全治理制度、成立專業合作社、強化產業發展能力、鞏固提高完善等10個方面內容,扎扎實實開展精准扶貧、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
一、黨委高度重視,凝聚扶貧共識
為加強精准扶貧工作力度,省公安廳黨委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定點扶貧工作的通知》,副省長、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王正升,常務副廳長沈森專題召開了扶貧工作座談會,聽取扶貧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分析扶貧工作形勢,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力本嘉、廳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李玉強以及廳刑警總隊、警務督察、審計處等部門負責同志先后十余次深入聯點村調研扶貧工作,研究幫扶措施,明確了“領導聯點幫村、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幫村、機關民警認親幫戶、致富技能培訓及項目資金協調推進”幫扶工作措施,扎實推進扶貧工作落實。同時,動員相關單位黨組織與幫扶村的黨支部、單位民警與幫扶的貧困群眾結對認親,在省公安廳形成了“凝聚全廳之力,匯集全警之智,全警共同參與”的扶貧工作格局。
在扶貧工作中,駐村工作隊積極與鄉黨委、政府溝通協調,結合縣情、鄉情、村情,制定了扶貧攻堅實施方案,以“一講兩辦三推”、“鼓干勁、穩脫貧、迎小康”等主題活動為抓手,利用精准扶貧各項惠民政策這把金鑰匙,全力保障精准扶貧工作的落實,通過“四個融合”把精准扶貧與村級黨建工作擰成“一股繩”﹔一是目標融合,堅持“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把基層黨建目標任務與精准扶貧目標任務有機融合,實現黨的建設和精准扶貧“無縫對接”。二是責任融合,建立健全“書記抓、抓書記”責任機制,做到精准扶貧推進與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動。三是項目融合,把群眾願望、群眾需求與黨建項目緊密結合起來,著力辦好一些順民意、惠民生的好事實事,把扶貧項目做到群眾心坎上。四是機制融合,認真落實省委提出的“123”工作機制,推行黨建工作和精准扶貧整村推進聯系點制度,採取省公安廳派駐“第一書記”駐村、刑警總隊、警務督察總隊、審計處黨支部聯動村“兩委”、公安民警結對聯戶的方式,層層建立了“責任區”,通過邀請循化縣崗察鄉鄉黨委政府領導及村“兩委”班子到省公安廳指揮中心會議室召開學習討論會,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上黨課,觀看黨風廉政教育警示片、民警進村入戶開展政策理論宣講等方式,實現了政治理論學習與脫貧攻堅工作的“同頻共振”。
二、精選扶貧骨干,摸清幫扶底數
扶貧工作伊始,省公安廳黨委按照《關於選派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工作隊的通知》要求,精心選派年富力強、作風過硬的處級領導干部和黨員民警,組成駐村工作隊赴循化縣崗察鄉卡索村開展工作,要求工作組把當好“黨的政策宣傳隊、牧區黨建工作隊、牧民群眾脫貧致富服務隊”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責。提出了“五必訪、五必問”的原則,即訪黨員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貧困戶、寺院僧人,村情民意、發展路子、群眾疾苦、矛盾糾紛。通過制作懸挂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牧民群眾廣泛宣傳精准扶貧中的各項惠民政策,營造了扶貧攻堅工作良好的輿論氛圍。
(一)完善建檔立卡和精准錄入,加強精准識別工作
工作組在精准識別工作中嚴格遵循堅持統一標准、全面調查﹔堅持實事求是、科學識別﹔堅持逐戶走訪、分類指導﹔堅持嚴格程序,公開公正的四項基本工作原則,制定了《精准識別工作實施方案》,結合入戶“七看”的工作方法和“一報、二評、三審、四查、五公示”的程序,達到了摸排全面,調查詳實,登記准確,定性合理,確保了貧困人口甄別和建檔立卡工作的質量。與此同時,按照青海省精准扶貧大數據平台錄入工作的相關要求,進行了細致的信息錄入。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從基礎信息、扶貧對策、扶貧成效等多個基礎方面全方位動態錄入信息800余條,保質保量地完成青海省精准扶貧大數據錄入工作。
(二)因類施策、因戶施策,認親結對、助力扶貧
工作組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戶,深入分析了致貧原因,以提高貧困戶自身發展積極性和分門別類提高貧困戶能力素質等為基礎,編制了《卡索村扶貧攻堅實施方案》,在此基礎上,根據省政府“1+17”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循化縣“1739”總目標以及十大扶貧工程和九大行業扶貧專項方案,因戶施策,逐戶編制了具體脫貧方案。同時卡索村聯點幫扶結對單位省公安廳刑警總隊、警務督察總隊、審計處三個部門召開支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對循化縣崗察鄉卡索村進行結對共建幫扶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要求。
精准扶貧以來,省公安廳先后有18位副廳級領導,42位縣處級領導前往卡索村開展扶貧慰問,幫助村裡剩余剩余勞動力聯系西寧的建筑工地,讓村民增加收入。出面協調減免了卡索村因病致貧貧困戶更藏加所欠18萬余萬元醫藥費,為其女兒下一步治療排除了障礙。開展扶貧以來,省公安廳先后幫扶卡索村洗衣機15台,電灶23套,冰櫃16台,書包文具300套,為村支部辦公室捐贈價值8000元電腦一台,價值4萬余元投影設施一套,通過互聯網動員山東臨沂愛心人士捐贈4萬余元學生用品及物資,廣東、新疆及我省愛心人士捐贈價值8萬余元衣物,真正把愛心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在扶貧工作中,當工作隊得知卡索村困難家庭才讓卓麼的兒子拉毛扎西1歲時因感冒引發腦膜炎致雙耳失聰的消息后,為讓孩子能夠重獲新生,駐村工作隊多方奔走,積極爭取社會資源,通過發起網絡“水滴籌”和線下社會愛心人士捐助,想方設法為孩子籌措手術資金,通過一年的奔波,2019年3月1日,拉毛扎西正式進入海東市康復醫院開展術前康復訓練,同年11月26日上午,孩子的人工耳蝸植入術在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順利完成,手術取得圓滿成功。
此外,省公安廳出面協調道路、水利、通信等部門,2018年6月2日,卡索村村內道路硬化工程正式開工,總投資超過120萬元,全村實現家家門口通硬化路﹔同時,工作隊協調縣水務局在村內增加集中供水點一處,項目投資近40萬元﹔2018年底,卡索村實現網絡戶戶通﹔2019年以來,工作隊繼續加大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2019年3月,全村農網改造工程開工建設,卡索村生產生活用電得到保障﹔6月底,入村公路山體滑坡路段維修項目正式開工建設,8月初,卡索村入村山路沿線防護欄安裝完成,12月底,卡索村黨團活動室和文化廣場新建項目正式立項。通過兩年的精准扶貧,卡索村的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三、依靠項目帶動,筑牢脫貧根基
(一)組建合作社發展產業,積極鼓勵引導貧困家庭持續增收致富
2016年10月底,卡索村先后成立了循化縣崗察鄉卡索村互助金協會和循化縣崗察鄉卡索村產業發展資金合作社(循化縣格勒牛羊養殖專業合作社),選舉產生了理事會、監督委員會等機構,制定了相關的章程和資金管理實施方案,並分別引進互助合作資金5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33.28萬元,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生態牛羊養殖繁育工作已經開展,為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7-2019年,貧困戶獲得產業資金分紅收益從人均815元增加到人均1115元。與此同時,工作組結合全村牧業為主,交通不便,牧民群眾居住分散、文化素質低,缺乏技能的實際,通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發揮致富能人帶動作用、鼓勵引導勞動力轉移、採挖虫草等方式,增加了全村群眾的收入,村民的生活生產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貧困群眾家庭收入有了可持續穩定增長的渠道。
(二)圍繞業務工作,主動有所作為
公安廳發揮自身優勢,主動作為,服務業務工作。在對全縣村警工作進行調研后,為循化縣公安局編寫了《村警工作手冊》《村警工作宣傳手冊》《村警工作80問》《村警管理制度會標》《村警工作基礎台賬》等5本10余萬字規范性資料,成為循化縣村警工作的活字典。同時,單位充分發揮法律優勢,為村民開展防范拐賣、防范電信詐騙、知法守法等宣傳活動,筑牢牧民群眾的法律紅線。
四、深化“雙幫”工作,確保精准發力
(一)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在扶貧目標上,由主要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調整為解決生存問題和提高發展能力相結合,努力構建“和諧鄉村”;在扶貧內容上,由主要解決貧困人口吃穿問題調整為既解決吃穿問題又解決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問題。
(二)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資金,抓好卡索村生態環境建設,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抓好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在全村廣泛進行文明常識和生活方式的宣傳教育,引導牧民群眾改變生產生活中的陳規陋習,使卡索村容貌煥然一新,助推鄉風文明盛行。
(三) 精心扶植牛羊養殖產業,積極扮演“推銷員”與“談判員”的雙料角色,努力打通無任何中間環節的銷售渠道,極力開拓產銷共建的發展道路,培育卡索村“牛羊養殖合作社”逐步成長壯大,引導卡索村牛羊養殖產業向著集團化和集約化不斷邁進。
(四)對有勞動能力又有條件走出去的,推薦參加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幫助本地或異地就業,對有勞動能力但因其他原因不能離開家鄉的,通過幫助推薦就地就業,實現就業脫貧。
(五)針對在校貧困戶子女建立長期助學計劃,爭取落實貧困家庭助學措施,確保貧困戶子女順利完成義務教育、高中階段讀得起書,不因貧困而輟學。對符合低保的貧困人口積極配合當地政府統籌解決貧困戶低保,做到應保盡保。
(六)加強村兩委班子隊伍建設,組織村兩委干部到精准扶貧工作開展比較好的村參觀、學習工作方式方法和先進管理理念。
(七)繼續做好結對認親幫扶。把卡索村15戶貧困戶分解到三個責任單位,責任明確到具體部門,具體責任人,做到用心用力對貧困戶進行幫扶,切實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和困難,帶領他們脫貧致富。
四年的扶貧歷程中,公安廳黨委始終以建設學習型、創新型、發展型、服務型黨組織為引領,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推進“黨員創業帶富工程”,提高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幫助制訂黨員發展計劃,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努力把牧民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幫助開展“一事一議”和黨務村務公開等,大力發展基層民主。同時把加強村 “兩委”班子建設作為鞏固精准扶貧工作成效的出發點,著力健全適應鞏固精准扶貧成效要求的基層組織體系,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做好鞏固扶貧攻堅工作的能力水平,使牧區黨員的心“熱”起來,身份“亮”出來,作用“強”起來,形象“樹”起來。(推薦單位:循化縣扶貧開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