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提升“三個組織化”鞏固脫貧成果

2020年06月24日09:29  來源:雲南網
 

  德宏堅持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在產業上突出黨員“帶”、在就業上注重“培”、在易地搬遷上講究“實”,著力提升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三個組織化”措施,有效鞏固全州脫貧成果。

  發展產業突出“帶”,產業扶貧煥發生機。把黨組織建在合作社、產業鏈、基地上,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充分發揮黨員“雙帶”作用,實現全州有產業發展條件的3.3萬戶建檔立卡戶13.2萬人產業覆蓋100%。梁河縣推行“支部+企業”“支部+合作社”“支部+基地”“支部+電商”等模式,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黨組織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78個,培育“雙帶”黨員529戶648名,5733戶建檔立卡戶24055人通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輻射帶動發展產業實現了增收。瑞麗市推行“黨支部+”扶貧模式,在6個鄉鎮選聘76名產業發展指導員,實施“生產獎補”,重點扶持種植業和養殖業項目,29個村黨組織牽頭組建了專業合作社,培育扶貧示范農民專業經濟組織87個、農業扶貧龍頭企業31家,帶動建檔立卡戶1031戶2715人。隴川縣以發展蠶桑產業為支撐,探索出一條“公司+集體+職業經理+群眾”的蠶桑產業發展路子,建設百畝連片高產自動化示范基地2處,在建1000平方米自動化省力蠶棚1座,實現了蠶桑產業發展專業化、自動化、規模化、集約化。

  勞務輸出注重“培”,就業扶貧迸發活力。把加強勞動力培訓、提升就業本領作為重中之重,實現“一人一技,一技促脫貧”的目標。目前,全州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9萬人。芒市採取聯合辦學、實踐教學、網絡授課、送課下鄉等方式,組織培訓機構,分鄉鎮開展組團式培訓,對有培訓意願的農村勞動力開展訂單、定向、定崗培訓,確保每人至少掌握1至2項實用技術,實現有培訓意願的勞動力100%安排培訓的目標。梁河縣成立縣、鄉、村三級轉移就業服務站,實現每個行政村和易地搬遷點安置1名就業信息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進優質人力資源服務公司進駐運營,建立雙向對接機制,不斷提高轉移就業的精度。瑞麗市結合貧困對象勞動力轉移就業需求,圍繞電商、科技等方面,開展專項服務培訓、創業培訓、就業招聘等,共培訓農村勞動力3912人次,新增勞動力轉移就業1221人次,為鞏固脫貧成效提供了重要支撐。

  服務管理講究“實”,易地扶貧搬遷彰顯力量。加大搬遷安置點服務管理,依托“網格化”督導責任體系,全面開展搬前、搬中、搬后管理,全州116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100%,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積極組織基層工作人員、駐村工作隊、志願者、群眾等,開展“自強誠信感恩”教育活動334場,制定村規民約76個,“道德講堂”活動226場,教育引導搬遷群眾感恩黨、聽黨話、跟黨走,把黨的恩情轉化為脫貧內生動力。盈江縣指導舊城鎮採取“就近務工+外出務工”方式,解決群眾搬遷后就業難的問題,實施綜合型扶貧車間項目,引進煙草收購、大米烘干加工、馬鈴薯收購等企業,每年為搬遷安置點群眾解決固定就業100余人,安置點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的夢想。梁河縣及時兌付九保鄉勐宋村群眾搬遷補助360萬元,投入460萬元完善易地搬遷水利、電力、道路、擋牆、排水、公廁、活動室、垃圾箱等基礎配套設施,用愛心資金幫助15戶農戶建設廚房,持續發展甘蔗、草果種植、畜牧養殖、姬鬆茸種植等產業,讓群眾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瑞麗市指導思源小區單獨成立黨組織,雷允安置點、等嘎安置點、幫碗安置點、勐典安置點的搬遷黨員納入遷入地黨組織管理。 

(責編:孟哲、羅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