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道光》扶貧人物系列報道——

八零后扎根貴州碧江 打出“三張牌”興業富農

人民網記者 勾雅文

2020年05月29日14:30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收官之年,在決戰攻堅的前線,那些奮斗在基層的扶貧人以他們的行動和信念為武器,向“貧困”發起了總攻。他們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貧困地區的發展之路,也照亮了人們的心。面對扶貧這樣一項復雜且系統的工作,他們有什麼想法,又是如何解決了一個個困難,完成了自己使命?人民網扶貧頻道記者近期對四位扶貧人進行了採訪,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的故事。

“青山巍巍水纏綿,武陵之都正巨變。綠色發展走在前,創新拼搏實干先。”2018年末,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區委常委、副區長孫道尋在碧江古城拆遷改造,舊貌換新顏后,有感而發地寫下了這首“打油詩”。彼時,他已在碧江區挂職工作滿一年。

碧江區隸屬於貴州省銅仁市,是武陵山扶貧規劃重點建設的中心城市之一。2017年10月,接到赴貴州挂職的任務時,從來沒在異地工作過的孫道尋,也曾有過猶豫。

作為一個在昆山“土生土長”的八零后,孫道尋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家鄉工作,任昆山張浦鎮鎮長。初到碧江,他經歷了很多不適應——氣候不適應,特別潮﹔飲食不適應,特別辣﹔語言不適應,特別“繞”﹔下鄉不適應,特別遠。孫道尋坦言:“開始的時候難免心裡有點難受,但必須主動去適應環境,並且盡快地融入環境。”

扎根貴州,幫扶碧江。孫道尋和同事們相互鼓勵,漸漸地適應了貴州的山水地貌,聽懂了“銅仁普通話”,也適應了碧江的工作環境。兩年半來,通過打好“三張牌”,孫道尋所在碧江區以“零漏評、零錯退”,群眾滿意度97.64%的成績,順利通過考核,實現“出列”。

圖為孫道尋(中)走訪陳家寨貧困戶,了解貧困戶家庭和收入情況。

項目牌:產業+電商攜手 帶領黔貨“出山”

2019年,碧江區還有78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為落實扶貧工作,孫道尋走遍了挂鉤聯系村所有的村民小組,摸清了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基本情況。

在走訪漾頭鎮時,孫道尋得知葡萄上市季節的滯銷問題,影響了當地農民的收入。為此,他把原來工作過的張浦鎮上的食品企業引入碧江,讓合作社與企業合作種植藍莓,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

這些藍莓基地的年利潤都歸合作社,然后按“622”模式分紅——60%歸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歸村級集體經濟,剩下的20%進行再投入。目前,當地合作社共聯結建檔立卡貧困戶188戶734人,其中43戶168人獲土地流轉費5.52萬元﹔121人獲勞務費17.3萬元。

為了帶碧江的農產品“出山”,孫道尋還引入“大數據+電商服務站點+市場”模式,緊密鏈接碧江與昆山的市場。目前,碧江已建立了從村、到鎮、再到區的電子商務服務網絡,多個農業大數據和物流公司正在籌劃為碧江建設大數據平台和物流體系。昆山“昆意濃”、“郵政與你有約”等電商平台正在積極幫助碧江推行線上銷售,碧江農產品“出碧進昆”等項目也成功助推了“黔貨出山”。

感情牌:“精准結對”助推扶貧 細致到每個家庭

兩年多來,孫道尋白天干工作,晚上到貧困戶家裡幫扶,雖然辛苦,但他對碧江的感情卻越來越深。

“這裡的老百姓特別淳朴,每次到村裡和貧困戶家裡了解情況,他們總會問我‘飯吃了沒’、‘到家裡搞個飯(到家裡吃個飯)’”,面對碧江人的熱情,孫道尋直言“特別感動”。

孫道尋的家鄉昆山與碧江盡管相隔1500多公裡,也在結對幫扶過程中,愈加頻繁密切地交往起來。數據顯示,通過結對幫扶,今年碧江爭取到了各類幫扶資金8700多萬元,涵蓋項目27個。

昆山對碧江的精准幫扶已經順利深入到了各個角落,從縣、到鄉鎮、再到村,最終甚至落實到了兩地的家庭之間。去年,昆山發動了1024名黨員干部群眾與這788戶貧困家庭建立結對關系,捐助的結對幫扶資金超過100萬元。目前,碧江區已經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清零”工作。

孫道尋表示,今年精准扶貧的工作還要進一步推進,要鼓勵更多商會、協會、志願者組織、社會組織和企業及企業家、社會愛心人士等,廣泛參與到社會幫扶結對之中,進一步擴大結對面和幫扶范圍。

圖為孫道尋(右二)走訪壩連村村民小組,與退伍老兵交談,了解危房改造情況。

組合牌:“組團幫扶”遍地開花 彼此契合有共鳴

怎麼將家鄉昆山的一些先進理念和項目帶到碧江來,怎麼將兩地的發展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一直是孫道尋在思考的問題。

鄉情、風情、民情的差異,是擺在孫道尋面前的現實問題。“必須因地制宜地去尋找契合點、結合點和共鳴點。”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昆山缺工和碧江勞動力就業難問題。這兩個“問題”,成了孫道尋推進組團對口幫扶的切入點,他主動收集昆山大型企業的用工需求,通過包機、包專列的形式,向昆山輸送了碧江759名新就業的勞動力,其中296名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通過動員各行各業,昆山與碧江進行組團幫扶的模式,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成功。在教育方面,昆山與碧江實現了55所學校結隊全覆蓋,其中被幫扶的銅仁(碧江)八小,綜合評估從全區墊底上升為全區第三。

醫療領域,銅仁中醫院在昆山的重點扶持下,今年初步通過了三級乙等醫院的驗收……

兩年多夜以繼日的工作和走訪,讓碧江成為了孫道尋的第二故鄉。過去不常吃辣的他,已變得“無辣不歡”,每次節假日回昆山都必須打包好辣醬帶回去。如今,這個八零后皮鞋西裝穿得越來越少,球鞋和夾克穿得越來越多,下鄉走訪不知道磨壞了多少雙鞋。而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昆山人,如今孫道尋在與人聊起碧江時,總會說“我們碧江”、“我們那”…… 

(責編:勾雅文、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