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王瑤)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成就,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絕大多數實現脫貧,但一些脫貧人口仍存在返貧風險,一些邊緣人口存在致貧風險。為鞏固脫貧成果,確保高質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近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必須把防止返貧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並對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作出安排部署。
《意見》強調,要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標,統籌政府、市場和社會資源,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要堅持事前預防與事后幫扶相結合、堅持開發式幫扶與保障性措施相結合、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堅持外部幫扶與群眾主體相結合。
《意見》明確監測方法:關於監測對象,以家庭為單位,主要監測建檔立卡已脫貧但不穩定戶,收入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邊緣戶。關於監測范圍,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准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殘、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監測對象規模一般為建檔立卡人口的5%左右,深度貧困地區原則上不超過10%。關於監測程序,以縣級為單位組織開展,通過農戶申報、鄉村干部走訪排查、相關行業部門篩查預警等途徑,由縣級扶貧部門確定監測對象,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
《意見》提出五種具體幫扶措施。一是產業幫扶。對具備發展產業條件的監測對象,加強生產經營技能培訓,提供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動員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等帶動其發展生產。二是就業幫扶。對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加強勞動技能培訓,通過勞務扶貧協作、扶貧車間建設等,幫助其轉移就業。統籌利用公益崗位,多渠道積極安置監測對象。鼓勵監測對象參與農村項目建設。三是綜合保障。對無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進一步強化低保、醫療、養老保險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綜合性社會保障措施,確保應保盡保。對因病、因殘、因災等意外變故返貧致貧的家庭,及時落實健康扶貧和殘疾人、災害、臨時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四是扶志扶智。引導監測對象通過生產和就業脫貧致富,對自強不息、穩定脫貧致富的監測對象,探索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積極開展鄉風文明建設,發揮村規民約作用,倡導贍養老人、扶養殘疾人。五是其他幫扶。鼓勵各地創新幫扶手段。多渠道籌措社會幫扶資金,為監測對象購買保險,及時化解生活生產風險。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助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