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都一樣——扶貧筆記66

楊一楓

2020年01月13日10:09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記得剛來灤平的時候,便去承德市開了一個會,是交流匯報會,由副市長王成主持。

當時應該是我到灤平的第三天,一切都還是陌生的。在路上我抓緊時間閱讀資料,一抬眼,但見天邊旭日東升,一片璀璨。一路過去,山高水長 ,心胸一爽,未來變得那麼近。

匯報時,我如實匯報了自己剛來的情況,同時介紹了我到灤平前和來灤平所了解到的報社的幫扶情況:一是領導高度重視,李寶善社長、庹震總編輯、王一彪副總編輯、許正中副總編輯、海外版總編輯王慧敏十分關心脫貧攻堅情況,進行重點調研並作出指示﹔二是加大新聞宣傳力度﹔三是全社總動員,共同扶貧﹔四是動員社會力量,形成幫扶合力。匯報完后,我開始認真聆聽其他同志發言。

我發現到場的大多是中央、國家機關到承德市各縣區的挂職干部,初次相逢,看到這麼多共同奮斗的同志,心裡既感到踏實,又感到親切。

會后,大伙兒沒有立即走,找了個地方又進行了充分的溝通。談完工作和經驗后,人們開始聊起了生活,聊起了到地方來的感受,我大多時間是傾聽,因為我挂職的時間最短,所以傾聽和學習是必須的。在那個下午的斜陽裡,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同時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發現,到一個地方工作,面對一個新的領域,多參加會,尤其是交流會,是盡快進入角色的一個特別好的途徑。交流會往往都是“同行同業”,他們的報告和發言就是你最好的學習材料,他們和你的聊天就是你最好的工作生活“指南”。這個時候,一定多聽,多問,多聯想。當然別忘了,要留聯系方式,之后工作中弄不懂、想不通的時候還可以和這些同志通話,尋求建議和幫助。

人干事要有定力,要有主意,但一定要多聽取意見,然后選擇判斷。聽取意見時要虛心,也要內心清明保持定力,不要讓別人來決定你怎麼干,但要多詢問他面對類似工作問題時處理的過程。一定要多聽過程。

后來,一次去外縣學習交流,在報告廳的過廳裡竟然又碰到了上次承德開會認識的同為扶貧挂職的一位同志。兩個人一見面,心裡就自然生出一種親切感,絲毫不勉強也不別扭。我們互相把著臂膀,站在春天的窗前聊了許久,窗外草地的小草正在努力地從地下往出鑽。

還有一次,在外地參加扶貧大會,會議幾天一直與同是報社挂職干部的一位同志在一起。我們一起去參加大會,一起參觀扶貧成果展,一起侯車,這個過程中,我感覺是一種“享受”,享受共同奮斗的時光。在阿裡巴巴集團總公司參加培訓了解阿裡的扶貧項目的時候,認識了更多扶貧同仁,他們都是在祖國各地的扶貧一線奮斗的同志。

每每在這種短暫的相聚中,我都有一種平實的興奮感。什麼叫平實的興奮感,這是我想了許久才想到的詞,我覺得隻能這麼形容,好像這種感覺既不是激動,也不是踏實,而且還讓人特別提神。

這種感覺同時發生在我看到當地任職干部工作的一點一滴時。一次開會,看到前排灤平縣常務副縣長曾慶鵬的頭頂的頭發白了一大片,我剛來的時候,他一頭的黑發曾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他正在認真地看資料,他正在調配相關工作,他頭上的白色就像窗外的白色,正在陽光下閃亮。

我們都在奮斗著,都在為這個偉大的事業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作者簡介:楊一楓,人民日報高級編輯,海外版總編室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在河北省灤平縣挂職任縣委常委、副縣長。)

(責編:王瑤、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