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有你們——扶貧筆記65

楊一楓

2020年01月06日09:55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我們馬上就會去,就在最近。”海外網總編輯姚小敏說得干淨利索,海外網黨支部一行27人來得也干淨利索。不久,一輛大巴車便奔波在初冬去往灤平縣西溝滿族鄉的路上。

西溝滿族鄉,位於灤平北部,路程相對較遠。經過金溝屯的灤河沿村和荒地村,一條山路曲曲彎彎,穿山越嶺,經溝過田,遠遠地便看到一個岔路口。往右手走,便是清水泉村了,往左手,繞過一個山彎,便到了西溝村。主村的路很寬,兩旁都是平房,這一排平房中間便是鄉政府所在地,它的旁邊便是西溝滿族鄉中心校。

進入校門,孩子們便圍了過來,給來賓戴上紅領巾。有一個小女孩兒,拿著紅領巾,站在后排,怯生生地看著別人,我招手讓她過來,她沒聽見,團縣委副書記趙琳又召喚她,她還是沒聽見,我繞開人群走上前,她才踮起腳尖為我戴紅領巾,我看著她踮著腳尖才意識到是因為自己個子高,於是蹲下身,讓她為我戴好紅領巾。此時,我不知道,姚小敏、徐雷、王丕屹,正都微笑著在背后看著我們,而這一幕被同事郝博然和彭明釗用手機搶拍了下來。

那時的陽光非常好,正像我的心情,雖然是初冬,卻那麼溫暖那麼燦爛。“娘家人”來了,來和我一起投入到扶貧工作中,而眼前這位可愛羞澀的小姑娘又和我們這群人一起組成了這麼一副溫馨的畫面,現在想起,依然歷歷在目,依然溫暖如春。

儀式的進行始終沐浴在這溫暖裡,旁邊同樣沐浴溫暖的還有海外網給孩子們捐贈的100套桌椅。

他們捐贈的還有打印機和投影儀,已經投入使用了,於是儀式結束后,大伙兒決定看看這些已經提前寄來開始為老師同學們服務的“禮物”了。路過三樓的時候,團縣委書記李鵬提議看看學生們制作的剪紙,據介紹,此項手工在老師的帶領下已經被市裡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步入教室,那一張張剪紙躍入眼帘,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剪紙的內容:裡面有老師有學生,而這老師學生據說有特點,那特點就是剪紙就是他們自己﹔裡面還有農村有田野,而這農村這田野也有特點,那特點就是剪紙就是這學校周圍的村子。站在冬天的窗子前,可以想象這些生動的剪紙走入農戶家,走上他們窗子上的情景。

進入另一間教室,看見桌子上擺著一個個筆架,筆架下是一張張宣紙,宣紙上有大大小小的字。看得出來,雖然字很稚嫩,有的甚至歪歪扭扭,但孩子們用心了。那溫暖的陽光正透過邊窗照在窗旁桌子上的一張習字上,上面寫的是百家姓,這個孩子寫了一個大大的楊,難道他也姓楊?恍惚間我彷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正坐在窗下練字,時光就這樣從那裡流過來,像一條河,圍繞在我和我的老同事周圍。

下午,一行人來到了國歌廣場重溫入黨誓詞。當他們嘹亮的聲音回蕩在四周群山之間的時候,我的心突地猛跳了一下,那是因為強烈的觸動,這觸動來自於集體。

當他們的大巴離去的時候,我再次登上車和大伙兒說再見,同時開了個玩笑:“我趕緊下去了,要不會哭的。”在笑聲中我下了大巴,站在路旁,看著他們紛紛貼在窗子上和我擺手,我心底升起一種莫名的感動。

當車子絕塵而去,慢慢消失在遠方斜陽外時,我想到了孩子們的集體,想到了我這個集體,想到了我們扶貧這個大集體,想到了我們的國家,這種感動更加強烈,那共同奔向前方的勢頭,讓孤獨遠去,讓寂寞遠去,讓力量與我同行!

(作者簡介:楊一楓,人民日報主任編輯,海外版總編室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在河北省灤平縣挂職任縣委常委、副縣長。)

(責編:王瑤、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