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發展為鄉村產業賦予新動能

2019年12月23日09:14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融合發展為鄉村產業賦予新動能

《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指出,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增強鄉村產業聚合力。近年來,各地著力培育規模農業、特色農業、專用農業的“融合點”,產業鏈價值鏈延伸拓展的“融合線”,產業園區和產業聚集區的“融合面”,各類大中小產業化聯合體的“融合體”,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高位嫁接、交叉重組、深度融合,將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的二三產業盡量留在鄉村,將就業崗位和產業鏈增值收益盡量留給農民。

融合主體不斷壯大。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組織開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認定,支持各地培育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大力推進農村創業創新,不斷壯大融合力量。目前,全國已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7萬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542家。注冊登記農民合作社217萬家,家庭農場60萬個,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累計達850萬人,其中82%創辦了融合類項目。產業融合從數量增加到質量提升、從單純生產到綜合帶動、從收益獨佔到利潤共享轉變,形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產業融合格局。

融合業態豐富多樣。融合主體聚焦農業兩頭、生產兩端,跨界配置農業和現代產業要素,積極探索產業融合模式,催生新產業新業態。農業內部“內向”融合,促進種植與林牧漁交叉重組,催生鴨稻共生、蟹稻共生、漁稻共生等業態。產業延伸的“順向”融合,催生中央廚房、直供直銷等外部延伸型農業。功能拓展的“橫向”融合,推動農業與文化、教育、旅游、康養等產業重組,催生鄉村休閑旅游業。新技術滲透的“逆向”融合,促進農業與信息技術交互,催生在線農業、數字農業等智慧型農業。農業與城鎮的“萬向”融合,催生農業產業強鎮、田園綜合體,形成了鄉村多種業態互促互進、城鄉產業之間互聯互通、多元主體競相發展的態勢。

融合載體集群發展。各地積極推進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業集中,建設標准原料基地、集約加工轉化、體系網絡服務、緊密利益聯結於一體的產業融合集群,打造地域特色鮮明、業態類型豐富、創新創業活躍、利益緊密聯結的鄉村產業發展高地。目前,已支持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62個、農產品加工園1600個,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200個,農業產業強鎮552個,各類鄉村產業園1萬多個,形成原料生產、精深加工、體驗展示、物流銷售的有機銜接和交叉融合。

利益聯結不斷緊密。各地健全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拓展功能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重組供應鏈,積極發展企農契約型、利益分紅型、股份合作型合作模式,引導融合主體通過“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固定租金+企業就業+農民養老金”“土地租金+務工工資+返利分紅”等多種方式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將產業鏈打造成為利益共享、命運與共的產業融合共同體,讓農民分享更多產業鏈條增值收益,實現產業在鎮、基地在村、增收在戶。農民“獲農金、收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的跨界增收、跨界獲利格局基本形成。專家初步測算,產業融合使農戶經營收入增加67%,採取訂單方式帶動農戶增收的佔55%。

融合成效顯著增加。目前,我國鄉村特色產業品牌達10萬余個,打造了一批“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的品牌。稻漁綜合種養面積超過3000萬畝,中央廚房和主食加工業年營業收入達2萬億元。農產品加工企業7.9萬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4.9萬億元,成為“離農業最近、聯農民最緊”的產業。鄉村休閑旅游營業收入達8000多億元,接待游客達30億人次。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1.3萬億元。(王壹

(責編:王瑤、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