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鄉處處煥新顏——甘肅省天祝藏區高質量和諧發展紀實

焦宏 吳曉燕 魯明

2019年12月06日08:12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藏鄉處處煥新顏 ——甘肅省天祝藏區高質量和諧發展紀實

“團結是不變的初心,幸福是永遠的追隨,養育白雲般的牛羊,生長七彩的藜麥,和諧融入鍋庄舞中,感恩唱在酒曲歌裡,喜迎藏鄉美好的明天,千年華銳走向新的時代……”

隆冬時節,行走在河西走廊東端、烏鞘嶺下的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的高山牧場、移民新村、社區鄉鎮,一首雄渾悠揚的《千年華銳》在各族群眾中傳唱,讓人的思緒在“英雄部落”的歷史與現實中不斷閃回。天祝,藏語稱華銳,意為英雄部落,地處甘肅省中部、祁連山東端、河西走廊門戶,是周恩來總理命名的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全縣聚居著藏、漢、土等28個民族,因青藏、黃土、內蒙古三大高原在此交匯,有“青藏之眼”之稱,是黃河中上游流域和祁連山地區重要生態涵養區。

“天祝藏區和諧穩定發展與新中國發展進步緊緊相連。”天祝縣委書記李鵬說,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史,也是天祝各族干部群眾開拓進取、戰勝困難、團結奮進的進步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縣委、縣政府堅持民族團結進步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一體謀劃、一體推進,開啟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新篇章,實現了政治安定、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在自治縣成立70周年之際,脫貧攻堅勝利在望、產業結構成功轉型、高質量發展打開新局面,一個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天祝正在三大高原交匯處崛起。

著力培育發展與資源稟賦、各族群眾生活習慣、生產能力相適應的特色產業,實現人與產業發展和諧匹配

天祝縣位於青藏高原東北緣,海拔在2040-4874米之間,自然條件較為惡劣,屬國家確定支持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是天祝實現生態美、百姓富、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第一道“坎”。

“堅決打贏藏區脫貧攻堅戰,做到‘不讓任何一個兄弟民族、不讓任何一名貧困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天祝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扛牢脫貧攻堅主體責任,當好“一線總指揮”,統籌做好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工作,全縣脫貧攻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從2014年到2019年,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3.38億元,減貧14336戶54616人,3878戶15114人易地搬遷,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3.8%下降到0.07%,今年將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從攻堅深貧到即將實現脫貧摘帽,沉甸甸成績的背后,是天祝縣各族干部群眾的艱苦努力和辛勤付出。

“生活在高海拔山區的農牧民生活十分艱苦,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天祝縣縣長馬扎西說。

怎麼辦?經過反復研判,縣裡決心大力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啃下這塊“硬骨頭”。眾所周知,易地搬遷最難的是,搬遷群眾離開世代生活的地方后,常年形成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生產方式以及精神狀態,與新地方難以適應。

“要‘搬得出’,更要‘穩得住、能致富、可發展’,必須讓易地搬遷的各族群眾在新環境共享發展成果,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馬扎西說,縣裡按照“規劃先行、產業支撐、基礎優先、穩定發展”的思路,在建好移民新村的基礎上,把移民搬遷和產業培育結合起來,著力培育與地方資源稟賦、各族群眾生活習慣及生產能力相匹配的特色產業,實現搬遷群眾與增收產業之間和諧發展。

“剛開始我擔心搬下來不適應,生活沒來源,待不住。”55歲的鬆山鎮德吉新村村民蘇萬祿原本居住在海拔2900多米的安遠鎮南泥灣村,搬遷前他靠種植青稞、油菜花和養殖山羊維持生計,年收入不足1萬元。在鎮村干部的鼓勵下,蘇萬祿決心搬下山:“政府幫助蓋了新房子,建了新村,還給選好了我能干的產業。”

德吉新村是天祝縣為解決高深山區貧困農牧民的脫貧致富問題,實施南陽山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的12個安置點之一。天祝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徐潤全說,為解決好搬遷群眾后續發展問題,縣裡及早制定了適合搬遷群眾能力的產業扶貧方案,搬出群眾人均分配耕地1.5畝,戶均建成一座種植或養殖棚,著力發展以舍飼養殖、設施蔬菜種植、食用菌栽培等為主的產業,確保搬遷群眾有穩定可靠、可持續的收入。

“現在我和老伴兒搞了兩座食用菌生產大棚,種植了9畝藜麥。這些活兒對庄稼人來說,學起來不難,干起來順手,在家門口就能收入近5萬元,日子過得很舒心。”蘇萬祿說,搬到新村后,家裡的生活越來越好。

“培育發展特色富民產業不光是在生態移民村。”天祝縣發改局局長王海峰說,近年來,天祝縣搶抓國家支持“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政策機遇,完善落實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牛羊雞馬菜菌藜藥”八大特色產業,爭取各類產業扶持項目43項,總投資5.04億元。全縣特色農業種植面積達56.02萬畝,貧困戶完成特色農業種植8.76萬畝。扎實推進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旅游扶貧,引進培育德青源、純潔高原、甘肅天美等31家龍頭企業,建設天美白牦牛產業園、藜麥扶貧產業園、臣祥滑子菇產業園、金雞產業園等12個農業產業園。

記者在投資3.58億元的藜麥扶貧產業園裡看到,除了剛剛收獲的藜麥,還有藜麥餅干、藜麥茶等休閑食品產業,甚至有藜麥白蘭地、面膜等,藜麥的秸稈也在做青貯養殖試驗。“全縣種植藜麥6.4萬畝,佔到全國種植面積的40%,年產值達1.26億元,涉及貧困戶7300戶3.01萬人,戶均增收8000元,人均增收2000元。”徐潤全說,園區裡建設了種質資源中心、種植中心、生產加工中心、技術標准中心(研發中心)、產品交易中心,促進藜麥全產業鏈高附加值發展。

“目前,在天祝,縣有產業體系、鄉有特色產業、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王海峰說,天祝縣有“中國高原藜麥之都”“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中國高原夏菜之鄉”的美譽﹔“天祝原生”區域公共品牌叫響藏區﹔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七屆農交會上,“天祝白牦牛”入選了“甘味”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獨一份”,“天祝藜麥”入選“特別特”。一大批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布局已經形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

同時,天祝縣堅持把法治扶貧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推進依法治理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互促共進,農牧民群眾法治意識明顯提升,尊法守法、崇尚文明蔚然成風,天祝藏區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以綠色發展理念守好祁連山生態屏障,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天祝縣森林覆蓋率達34.26%,61.4%的國土面積位於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石羊河流域6條內陸河和黃河流域2條外流河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和水源補給區,生態安全屏障作用十分重要。

“像蘇萬祿等德吉新村的村民一樣,數以萬計生活在林緣區、生態脆弱區、高海拔區的貧困農牧民群眾搬下大山,既改變了‘靠山吃山’的傳統生產方式,走上轉型發展的新路,更減輕了遷出地區生態壓力。”馬扎西說,實施生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減少人畜對遷出地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壞,人地、草畜矛盾得到有效緩解,讓祁連山綠水青山常在,永久造福藏區各族群眾。

“天祝縣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既發展了產業,又保護了生態,還促進了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王海峰說,縣裡專門編制了《天祝縣推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構建農牧民、產業與自然生態和諧共贏的發展格局,實現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和農牧民致富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現在,村裡大力發展特色旅游產業和中藥材種植,家家戶戶都搞旅游服務和中藥材種植。”天堂鎮本康村村民秦金花說,她種了7畝藥材,丈夫就近靠旅游務工賺取收入。記者了解到,這幾年,天堂鎮充分發揮臨近天堂寺大景區的優勢,深入發掘民族特色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優勢,將文化、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我們堅持立足生態保護培育發展產業,發揮地域優勢,發掘藏傳佛教文化、丹霞地貌、峽谷景觀、藏土民俗文化等各族文化特色旅游資源,發展苗木培育、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實現人、產業與自然的和諧。”天堂鎮黨委書記張曉宏說。

位於祁連山自然保護試驗區的石門新村是個多民族聚居村,少數民族人口佔76.9%。“過去住在山溝裡,以放牧為主。”村黨支部書記郁元更說,前兩年村裡實施生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到了公路沿線,交通方便了,村裡除了發展特色種養業、跑運輸外,還發展鄉村旅游,開辦農家樂,全村走上了綠色發展的新路,各民族的生活條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守好祁連山生態環境綠色屏障,堅決扛牢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李鵬說,在構建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中,全縣大力推進全域生態文明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完成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移民659戶,推進安置區、遷出區防護造林、礦山恢復治理、廢舊宅基地復綠等,切實修復了生態創傷。

在天祝縣炭山嶺鎮境內的千馬龍煤礦,記者看到,昔日煤礦作業區和生活區早已變成了郁郁蔥蔥的林區。天祝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任作鴻說,千馬龍煤礦位於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古城保護站轄區內,礦區面積達1.0235平方公裡,其中99.4%的面積為實驗區。該礦歷經40多年的開發,於2017年8月關閉退出,拆除了設施設備,封閉了硐口,種植樹木進行了生態修復。

“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僅是天祝縣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項目之一。”天祝縣政協副主席、自然資源局局長趙明軍說,為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基礎,天祝縣還實施了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水土保持等18類生態保護重大項目,實施了生態移民搬遷安置工程、廢舊宅基地整治復墾工程、林業生態恢復治理工程、重要水源涵養林保護建設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草原綜合治理和封禁工程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在石門水庫庫區道路保護和修復上,採用先進的疊砌式蜂巢格室和直接覆土種草相結合的方式,恢復植被107畝,造林50畝。”天祝縣水務局局長馮守杰說。

同時,天祝縣對核心區59戶農牧民群眾進行了搬遷安置,對確權到戶的4.76萬畝草畜平衡草原全部實施禁牧﹔嚴格落實了草原休養保護政策,大力宣傳草原禁牧、草畜平衡減畜和生態保護相關政策法規,使牲畜存欄量減少了4.11萬頭(隻),存欄數同比下降4.2%。

“為打好全域生態文明建設主動仗,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天祝縣堅持全縣動員、全民參與,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成為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共識。”李鵬說,全縣上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顯著提高,新時代生態文明理念在華銳大地落地生根。

發揮好長期以來形成的和諧共生的民族關系,構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載體,實現各民族團結和諧穩定

天祝縣地處河西走廊門戶、絲綢之路要塞,是絲綢之路上佛教東進、中原文化西抵的重要節點,是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融合的鮮明地帶,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華銳文化。

“回溯歷史,察古觀今。天祝各民族之間呈現著和諧共生的民族關系,不同民族成員在居住地上交錯分布,在生產方面團結協作、經濟互補,在生活中形成親密的社會紐帶,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包容與影響,在情感上相互交流交融,具有多民族融合發展的顯著特點。”李鵬說,回顧自治縣近70年的發展歷程,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各族人民堅持團結統一和依法自治相結合,堅持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推動天祝縣藏區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加強民族團結、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民族凝聚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天祝縣著力營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和諧環境,積極創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載體。”馬扎西說,無論來自高原牧區還是來自河谷農區,每個民族、每個人都從事自己喜歡、與能力相適應的產業,相互尊重風俗習慣,相互學習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各民族群眾宗教信仰自由,形成了人與產業、自然和社會發展相和諧的局面。天祝縣先后5次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2018年被甘肅省命名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用發展的辦法維護藏區穩定,用發展的成果鞏固民族團結。”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大鎮,天堂鎮始終堅持以經濟發展為后盾,以文化活動為載體,筑牢各族群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該鎮本康村居住著漢、藏、土、蒙4個民族的群眾。村民馬佔彪說:“我第一個辦農家院,先后帶動村裡各民族群眾興辦了14家農家樂和7個農家客棧。”

一開始,村裡鼓勵各民族群眾參與鄉村旅游,馬佔彪帶頭辦了農家院,一年純收入達6萬多元。然而,富起來的他並沒有忘記村裡的各族群眾,他幫助大家辦農家樂,並在自家客流量大時,主動將客源分流給其他農家樂,“我這樣做就是要讓村裡各族群眾共同發展、互助共贏。”

“我為全村的發展忙前忙后,就是為了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本康村黨支部書記段全順說,這些年村裡人居環境好了,旅游、中藥材等富民產業發展起來了,各民族群眾也富了,村委會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讓各民族群眾共享共樂,團結互助。

在華藏寺鎮寺灘村社區的居民心願欄裡,記者發現雙眼有殘疾的土族居民韓存選的心願是希望享受殘疾補貼。社區干部王尕妹了解后,及時與民政部門溝通,將韓存選納入殘疾人補貼范圍。社區居委會主任王雲丹卓瑪說,寺灘村社區堅持推動民族團結進小區、進樓院、進家庭、進校園、進企業,深化民情流水線,心願欄讓居住在社區的各族群眾都能享受到民族團結的好處。

多年來,天祝縣民族中學每學期開學都舉辦“民族團結開學第一講”活動,向全校師生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提高師生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意識,讓民族團結工作進校園、進課堂,入腦入心。天祝縣藏醫院積極傳承和發揚藏醫藥文化精髓,以優質、價廉、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贏得各族群眾的認可。為健全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天祝縣在打柴溝鎮創立了全縣首家“道德儲蓄所”,通過對道德量化積分,建立關愛回饋機制,激發各民族群眾崇德向善的內生動力,厚植文明向善的道德土壤,積極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

“講好民族團結好故事,唱好民族團結好聲音,傳播民族團結正能量。”天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童瑜善說,目前,天祝縣在抓喜秀龍鎮、安遠鎮、教科局、民族中學、天堂鎮本康村、寺灘社區、石門寺等20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點上,進一步建成民族團結進步展廳、文化長廊、文化牆、文化廣場、文化活動室、農家法治書屋等實體化宣傳陣地,各創建點依托鄉鎮黨校、道德講堂、文體活動等平台,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理論宣講、主題征文、書畫展、文藝匯演、運動會及傳統賽馬會等系列活動,各民族團結進步的氛圍在藏區日益濃厚。

站在新起點,面向新未來。天祝縣藏區將依托地理起點優勢,打造河西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走廊展示窗,努力把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建設成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示范縣,藏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責編:王瑤、初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