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的追夢人——遼寧省鐵嶺縣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於險峰 張仁軍

2019年12月05日08:14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黑土地上的追夢人 ——遼寧省鐵嶺縣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遼寧省鐵嶺縣腰堡鎮湯牛村的路旁開滿了美麗的格桑花,村委會前是以長城為背景的文化廣場,取名為“湯牛印象”,成為村裡的標志性建筑,從前讓人鬧心的垃圾場變成了村民乘涼娛樂的好去處。

湯牛村變美了,村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村裡環境好了,安裝的路燈特別實用,老百姓晚間出行方便,更願意到廣場遛彎健身,這都是村第一書記王群到來后帶領大家奮斗的結果。”湯牛村村民劉樹朋向記者講述了村裡的變化。

王群聯系村裡的10戶種植大戶,壯大村級農民合作社,承包土地種植農作物3000余畝,轉變村民創富思路,拓寬致富渠道。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王群不忘為民初心,牢記自身使命,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發揚“老黃牛精神”,為湯牛村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鐵嶺縣有217個村,去年4月以來由省市縣三級選派274名鄉鎮及村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鐵嶺縣在選派干部工作中,嚴格按照省、市委關於選派干部到鄉村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讓他們承擔起黨建指導員、產業信息員、項目引薦員、村部管理員、民風引領員、糾紛化解員、工作監督員‘七大員’工作職責。”鐵嶺縣委書記孫永東向記者介紹,選派干部能夠克服各種困難,迅速進入角色、沉下身子、實干真干,在促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脫貧攻堅、壯大村集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鐵嶺縣的鄉村振興。

主題教育擔主力,確保黨員“不漏學”

今年9月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正值農村的大忙時節,如何既不耽誤大家收稻子,又能讓大家受到教育,鐵嶺縣腰堡鎮大康屯村第一書記王汝興主動來到田間地頭,利用農忙間歇時間對黨員進行主題教育宣講。

這期間,王汝興不但到田間地頭,還來到黨員工作集中的工地、不方便出門的黨員家中,利用晚上時間給大家宣講。還把學習材料寄給在外打工的黨員,確保每名黨員都能參加主題教育。

腰堡鎮黨委書記李俊岩向記者介紹:“第一書記綜合素質高,原來農村開會能把文件念順溜就不錯了。第一書記能把國家政策很好地解讀給大家,特別是在主題教育中第一書記是主力軍,他們能講黨課、做輔導,給黨員帶來思想理念上的變化。”

大甸子鎮三家子村黨支部書記崔恩勝告訴記者,農村黨員歲數大學習費勁,“鎮上的第一書記組成黨建工作指導組,到村裡手把手教我們怎麼記錄、記錄在什麼地方、流程有哪些,大甸子鎮黨委第一副書記梅曉岩給村裡黨員上黨課,有時天剛亮,有時晚上,利用兩頭時間,不影響黨員村民干活。”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鐵嶺縣緊扣主題教育總要求,超前謀劃,精心部署。結合主題教育重點工作任務對第一書記進行業務培訓,明確10個方面重點任務,組織第一書記開展交叉互檢。形成互檢報告14篇、問題台賬217個,並以此為重要依據,由第一書記牽頭制定本村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腰堡鎮沙坨子村第一書記姚海軍與村黨支部書記一起走出去與企業洽談,為村裡招商引資來一個鋼模板加工廠,吸引投資300多萬元。為了使企業盡快落地,他們幫忙找廠房、辦執照、安裝動力電。目前該企業已經投入生產,並順利完成了第一筆訂單。

目前,各級選派干部共向鐵嶺縣引薦項目18個,投資總額達8億元。以“學雷鋒、爭先鋒、樹新風”活動為載體,成立了第一書記志願服務隊,聯合鐵嶺市委組織部等6部門開展“情暖鄉村大型公益活動”,捐獻物資5萬多件,受益農戶達1000余戶。成立講師團,依托鄉村文化大講堂,開展“先進文化進萬家”活動,採用“點單式”教學,重點圍繞農業、水利、醫學常識、科普等貼近農村生活實際的內容為主,同時涵蓋黨課等內容。

整治鄉村環境,助力脫貧攻堅

在李千戶鎮柴家村村委會前廣場的涼亭裡,幾位老人在悠閑地打牌。說起村裡的變化,大伙兒都直夸村裡的第一書記詹立華:“詹書記到來后維修了村委會,修村路、小廣場,給安上了自來水,我們都不想讓他走了,現在他已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了。”

駐村以來,詹立華始終把為村民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放在首位。出行難與吃水難問題是村民的兩大心病,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多次到市、縣交通部門協調修路事宜,爭取到80萬元村公路修整項目。鋪設黑色路面2.9公裡,新修路邊溝4.2公裡,新建農田作業橋1座。又先后到市、縣水利部門咨詢和解決村民飲用水問題,為村民們安裝自來水。

柴家村開展村屯環境集中整治后,在主要位置設立了垃圾箱,著力清理路邊零散道路,綠化栽樹500棵,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環境好了,夏天蚊子都少了。”村民柴記昌告訴記者。

到村裡時記者正趕上貧困戶於佔文來報銷危房改造的費用,於佔文告訴記者:“詹書記幫我家進行了房屋改造,房子剛剛全部完工,買水泥沙子等材料錢及工錢一共給我報銷4.5萬元。我家因病致貧,全家四口人村裡統一的脫貧資金分紅一年能得2000元。”

雞冠山鄉長寨子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少俊養的30隻鵝快出欄了,“今年6月,沈陽聯勤保障中心給我和其他4戶貧困戶每戶無償提供了30隻雛鵝,他們負責以一隻100元的價格回收。經過近半年的飼養,眼看就可以賣出去了,刨去養殖成本,一隻鵝能掙50元。”

長寨子村是鐵嶺縣六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也是全縣最后三個沒有脫貧摘帽的貧困村。徐維澤自覺擔起第一書記脫貧的職責,把精准扶貧工作放在心裡。經過多方協調和努力,全村建檔立卡戶已脫貧37戶。

他任職以來,除了派駐單位援助外,還積極尋找幫扶單位,早日讓貧困村脫貧摘帽。當得知沈陽聯勤保障中心有意向幫扶時,他先后7次進行溝通對接,介紹長寨子村貧困現狀,最終促成了一對一幫扶意向。沈陽聯勤保障中心的幫扶物資和幫扶資金共計89.62萬元。

發展鄉村產業,壯大集體經濟

“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就要想辦法,讓百姓富起來,讓老百姓可信。”白旗寨鄉孤家子村第一書記郝政君到村后,想盡辦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白旗寨鄉孤家子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收入低。為破解難題,孤家子村第一書記郝政君多次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商議,確定了大果榛子套種中草藥的思路。

“不能端著金飯碗要飯。”經過多方考察研究,郝政君發現鄰近的清原縣英額門鎮種植中草藥很成功,而孤家子村的條件與他們相似,可以考慮種植中草藥。

“這個第一書記到我們村能干點啥,瞅著挺大歲數了,開始我對郝書記也抱著懷疑的眼光,沒想到他把產業做成了。為了勸導老百姓進行結構調整,他晚上能講到10點多鐘,他比咱農民有文化,懂的也多。”孤家子村黨支部書記佟明芬說。

按照“黨建引領,合作帶動,產業承載,富民強村”的工作思路,村黨支部號召黨員付洪濤等5人牽頭,村流轉土地150畝,成立了大果榛子中草藥種植合作社。郝政君指導和鼓勵村“兩委”人員、村民代表大膽創新,大家集思廣益,在遼寧省首創了大果榛子套種中草藥的新模式,做到一地兩用,破解了耕地少發展受限制的難題,走出了孤家子村產業發展的新路。

在扶持產業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他積極幫助村裡協調爭取20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有力促進了村產業發展。村民金作棟種了5畝多的蒼術,他告訴記者:“我是去年4月種上的,到明年豐收一畝地能賣2萬多元。”

目前孤家子村已有120多人參與栽種,大果榛子套種中草藥450多畝,大果榛子種植近1000畝,今年春天合作社賣蒼術苗100萬棵,收入20萬元,今年秋天合作社賣藥根、賣大果榛子收入達到40萬元以上,老百姓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大甸子鎮英樹溝村第一書記羅春戰,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地瓜書記”。羅春戰上任以來採用股權分配制度,完成50畝甘薯種植,栽植兩個品種薯苗28萬棵。與昌圖食品加工企業聯系,達成銷售意向,銷售地瓜梗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

同時,為進一步創新產業項目,他帶領村“兩委”、村組長、村民代表赴沈陽、撫順等地考察地瓜、工業辣椒、中草藥種植等項目,准備來年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探索﹔同時准備利用村裡的老宅、泉水及古樹等旅游資源,探索民宿經濟、認養農業、分享農業等新興業態在該村發展的可行性。

(責編:王瑤、初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