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授人以漁”——我國推進漁業產業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韓超

2019年11月20日08:45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扶貧路上“授人以漁” ——我國推進漁業產業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近年來,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把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與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有效銜接,把推進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定點扶貧地區、深度貧困地區、大興安嶺南麓片區、環京津貧困地區、新疆和西藏等地區為重點,加強協調配合和上下聯動,形成整體合力,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漁業力量。

哈尼梯田疊加“立體產業”

漁業扶貧是最直接、見效最快的產業扶貧方式之一,這是不少深度貧困地區人們的共識。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的元陽縣,對許多攝影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這裡的稻作梯田系統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也是我國首個以民族名稱命名的世界文化遺產。而元陽的另一面,卻是集邊疆、山區、少數民族、貧困於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屬於深度貧困地區。全縣貧困人口達2.5萬戶、11萬人,貧困發生率26.74%,居全州第一位。

近年來,元陽縣因地制宜,把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保護利用與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品牌打造相結合,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廣“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實現脫貧攻堅和哈尼梯田保護“雙推進”,走出了一條符合元陽山區特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稻魚鴨”綜合種養,就是利用稻田的淺水環境,使稻田內的水資源、雜草資源、水生動物資源、昆虫以及其他物質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養殖魚鴨所利用,並通過魚、鴨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雜草排泄糞肥,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為稻田除草除虫、疏土和增肥,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是一項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提高稻田綜合效益的技術措施。

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的指導幫扶下,元陽縣按照每畝發放3公斤紅米種子、投放10公斤魚苗、16隻鴨苗的標准開展“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試驗示范,總結形成了品種選擇、魚苗和雛鴨投放、病虫害防治、適時收獲等一整套“稻魚鴨”綜合種養技術。短短3年時間,建立了一個周期短、見效快、增收穩的扶貧新產業。

在此基礎上,2017年,元陽縣以“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或種植大戶”帶動等方式打造“稻魚鴨”綜合種養連片示范點13片2萬畝,輻射帶動3萬畝,覆蓋22個貧困村、4792戶貧困戶﹔2018年,在除南沙鎮以外的13個鄉鎮實施稻田綜合種養面積5萬畝,其中示范3萬畝、輻射帶動2萬畝,涉及農戶8634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347戶。

原本單純依靠種植水稻,畝均產值僅僅2000元的梯田,搖身一變成為“百斤糧、百斤魚、千枚蛋、萬產值”的聚寶盆。

天南地北再造“魚米之鄉”

如今,稻漁綜合種養與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已經深深結緣。

在廣西,三江縣按照“山山有茶、田田有魚”的生態目標,大力推廣“優質稻+再生稻+魚+螺”模式。在傳統稻田養魚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升級創新,推行“坑溝式”,即加高、加固田基,在田間開挖魚坑、魚溝,保水保肥、抗旱減災的同時,提高了魚的產量﹔同時,實行“優質稻+再生稻+魚”多品種立體開發。水稻品種主推“野香優3號”“中浙優1號”﹔水中放養本地鯉魚,部分田塊還試驗性地混養羅非魚、泥鰍、田螺等,形成了“水上有稻、水中有魚、水底有螺、泥中有鰍、坑上有瓜果”的立體種養模式。

“一季稻+再生稻+魚”的“三江模式”下,2018年實現高山稻魚年產量3122噸,產值1.3億元,高山魚稻(再生稻)年產值1500萬元,稻田綜合種養已覆蓋70%以上的貧困戶,貧困人口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以上。

“目前,各地逐步形成了稻魚、稻蟹、稻蝦、稻鱉等19種典型新技術模式,成效顯著。實踐表明,稻漁綜合種養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優勢,‘一水兩用、一田雙收’,能有效促進糧食生產,極大促進農漁民增收﹔同時具有巨大的生態效益,是產業扶貧的有效手段,是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說。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在雲南元陽、紅河及湖南永順、廣西三江、黑龍江泰來、內蒙古興安盟等地開展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示范。各地也紛紛出台專門的扶持政策。

從全國范圍來看,調查表明,稻漁綜合種養比單種水稻畝均效益增加90%以上,增加產值524.76元,採用新模式的可增加產值1000元以上,如稻蟹模式增加2484.33元,效益增加351%。稻漁模式下的稻米和水產品品質優良,較普通稻米和水產品價格高,稻米普遍比普通稻米每公斤多賣約0.4元,根據示范點測產驗收結果,每畝增加效益最低941.86元,最高13584.71元。

鹽鹼地上興起“漁農小鎮”

位於甘肅省中部的景泰縣,是土地鹽鹼化的“重災區”,全縣近27萬畝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鹽鹼化危害,並以每年5000畝的速度蔓延,因鹽鹼化棄耕撂荒的土地達到6.5萬畝。全縣3.4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29%分布在鹽鹼危害區。“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是景泰曾經的寫照。

為了治理、改善土地鹽鹼化,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以及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等科研單位助力下,景泰積極開展水質化驗、品種試驗、數據分析、培訓推廣,探索出一條以漁還田、漁農並重的治鹼治貧相結合的路子。

2016年,景泰縣鹽鹼水首次養殖試驗喜獲成功,投放的鯉魚、鯽魚、鱘魚等品種生長良好,蝦苗成活率達60%以上﹔2017年,景泰縣對虹鱒、金鱒、七彩鲑的孵化獲得成功﹔2018年,鱘魚魚苗培育成功,對南美白對蝦進行大批量淡化,蝦苗不僅滿足本地市場,還銷往酒泉、張掖、銀川、內蒙古等地。

漁業增效的同時,“三降”的出現讓景泰人更堅定了信心。“三降”即:在鹽鹼區開挖魚塘后周邊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再造新田pH值由8.8下降至8.2、鹽分由1.40%下降至0.60%,符合各種耐鹼植物的生長。據測算,每開挖100畝魚塘,就可抬田60畝,周邊耕地可逐步恢復耕種,起到“挖一方池塘,改良一片耕地,修復一片生態”的作用。目前,全縣已抬田恢復耕地1200畝,改良治理鹽鹼地2萬余畝,形成了“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漁農並重、修復生態”的治理經驗和思路。

“以漁治鹼”不僅釋放出巨大的生態效益,“帶動脫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開始顯現。立足甘肅及西北水產品市場需求旺盛的實際,景泰積極培育特色富民產業,著力打造“戈壁魚蝦蟹”品牌。以龍頭企業、合作社為主體,以貧困村和貧困戶為扶持重點,每戶扶持資金2萬元,在條件適宜的貧困村和非貧困村建立戈壁漁業脫貧產業園和特色產業園,貧困戶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入園務工等途徑,多渠道增加經濟收入。

目前,全縣已建成脫貧產業園4個、特色產業園3個,輻射帶動貧困戶1600多戶。發展戈壁漁業19處,承載企業28家,累計帶動鹽鹼區2000多名貧困人口脫貧。

(責編:王瑤、初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