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非遺擁有更好未來

2019年11月01日17:07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讓非遺擁有更好未來

  近日,華夏文化促進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會會長常月紅在山西省壽陽縣參觀考察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壽陽縣文化旅游局局長王海德陪同參觀考察。

  王海德向常月紅介紹了壽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傳承、保護、振興等方面的工作情況,壽陽縣目前已經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一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五項,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一批,縣委縣政府對非遺工作高度重視,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傳統舞蹈儺舞壽陽愛社專門建設有展覽館,結合福田寺的修復,將福田寺開辟成了壽陽縣非遺展覽陳列館,把整個文化遺產有機地統一了起來。

  愛社儺舞俗稱耍鬼,是山西省壽陽縣的一種古老而稀有的漢族民間舞蹈,它借助祭祀鬼神的儺舞形式,表現了“軒轅大戰蚩尤”的創世傳說和遠古人類狩獵時代自然崇拜、人神崇拜、鬼神崇拜的信仰風俗,寄托了勞動人民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反映了中華民族由狩獵文明的“神鬼圖騰”向農耕文明的“動物圖騰”的演變,蘊含著遠古神鬼信仰和祭祀儺舞的重要信息,具有獨特的文化研究價值。

  五項省級非遺項目,包括老壽星傳說(民間文學)、壽陽竹馬(傳統舞蹈)、壽陽油柿子技藝(傳統技藝)、壽陽剪紙(傳統美術)、壽陽耍叉(傳統體育、游藝和雜技)。

  老壽星傳說,壽陽縣流傳著大量與老壽星南極仙翁有關的傳說和歌謠,並且保留了大量與傳說相關的遺跡、風俗,這些紛繁的民俗事項共同構成了壽陽縣以壽星傳說和遺跡為核心的民間工藝品制作、壽星祭祀儀式,以及弘揚忠孝慈善為主旨的“壽星”文化。

  壽陽竹馬,是壽陽平頭鎮罕山腳下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 它集高蹺、竹馬、武打於一身,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民間樂舞,具有歷史文化與藝術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壽陽油柿子技藝,是壽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同時它還牽系著“壽星會”、“過百日”、“百壽衣”、“吃壽山”、“做壽”等諸多民俗活動,反映了勞動人民對生命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壽陽剪紙,借助方寸天地,以歷史傳說為內容,以朴素的五色彩紙為原料,創作了大量的剪紙作品,這些作品表現了華夏民族勇於斗爭、愛國愛家、堅強勇敢的民族精神,表現了壽陽古老的山川文化積澱。

  壽陽耍叉, 在壽陽,人們把民間雜技武術耍叉作為健身鍛煉和民俗表演的一種方式,每逢重大節慶日都要進行活動;它不僅是一種民間雜技,也是“壽文化”的重要內容,對研究壽陽地區的歷史、民俗、傳統雜技等方面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市、縣級非遺項目更是琳琅滿目,壽陽縣結合城市建設,用非遺文化和其它文創形式填補城市空間,建設文化壽陽,不斷增強壽陽的文化自信。

  常月紅向王海德介紹了中國其它省、市、縣(區)在非遺工作方面的進展和特點、華夏非遺在全球推廣過程的經驗,以及對國家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政策理解等。

  雙方還就非遺工作的其它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責編:王靜、初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