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大縣,平均海拔2200米以上,高原空氣稀薄,輻射波短,日照時間長。受交通、地理區位、自然條件的客觀限制,經濟發展緩慢,現在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和烏蒙山片區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縣,也是雲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2018年,會澤縣被列為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縣。如今,這裡生產的優質高原特色產品如鹽水石榴、蘋果、樂業辣椒、老家洋芋等已經搭載電商的快車駛向全國的全家萬戶。
“第一書記電商平台”助力扶貧
2018年3月,中國工程院、自然資源部、曲靖市商務局、會澤縣委組織部等多家挂鉤幫扶單位在會澤縣共同建設成立了“第一書記電商平台”,探索整合幫扶資源、抱團取暖,形成電商扶貧合力。平台現獲得會澤縣政府的地理標志產品授權並已建成2個線上店鋪和1個實體店鋪。
“一根網線,能聯通大千世界﹔一台電腦,能打開增收之門﹔一部手機,能把大海鄉乃至會澤縣農特產品銷往全國,這就是電商扶貧的魅力。”會澤縣大海鄉駐村工作隊大隊長晏黎介紹。
據介紹,會澤縣在崗扶貧工作大隊長、駐村第一書記、駐村隊員帶頭發動貧困戶種植農產品,將本地的農特產品收集起來統一在“第一書記電商平台”上銷售,或者向食品加工廠供給初級農產品。目前,“第一書記電商平台”已在京東、微店上線運營。
第一書記電商平台從無到有也經歷了很多的挫折。晏黎向記者介紹道,以大海和娜姑的軟籽石榴為例,由於缺乏包裝經驗,很多顧客投訴收到的石榴受損,有的汁水都已流出。為保持產品口碑,平台針對毀壞的石榴重新補發。今年,平台已經根據石榴的特點進行箱內網格氣泡膜發貨。為更好地幫助老百姓脫貧致富,像晏黎一樣的“第一書記”們一直在努力完善著“互聯網+電商扶貧”富民模式。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第一書記電商平台”訪問人數11172人,交易客戶3164名,完成銷售訂單5521單,線上銷售額126.6萬元,線下銷售額49.1萬元,有效地拓寬了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渠道。
創業園區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第一書記電商平台”只是曲靖市眾多電商平台中的一個代表。2015年曲靖市啟動了“互聯網+農村電子商務”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2017年,宣威市、師宗縣、羅平縣3個縣(市)被評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3個示范縣(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已全部完成,園區O2O體驗館、眾創空間、企業服務中心、路演大廳等均運營良好,行政村、建檔立卡貧困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覆蓋率均已達到50%以上。富源縣、會澤縣被列為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目前已完成選址和招投標工作。
截至2019年6月底,曲靖市已建成1個市級電子商務創業園,12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208個鄉鎮、村級服務站(點)。
目前,創業園區示范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據介紹,曲靖市電子商務創業園目前已引入企業330余戶,已入駐中通、郵政、百世匯通、韻達,菜鳥物流等8家物流企業,日平均出港包裹量達4000余件。累計開展電商普及培訓1633人,直接帶動就業1700余人。共承接了來自省內外參觀考察300余次3000余人。曲靖市電子商務創業園已初步形成了以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創業孵化、電商人才實訓和物流體系為一體的綜合型電子商務產業園區。
目前,曲靖市運用電子商務轉型發展的企業有571家。宣威浦記、羅平萬興隆、雲南禾農等一大批傳統零售、制造企業紛紛觸網,借助電子商務轉型發展。通過借助淘寶、天貓、京東、一號店等平台開展營銷,取得了顯著成效。
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創新了農產品銷售渠道,使得農產品上行成效顯著。沾益辣子雞、沾益小粑粑、陸良撒子等農特產品成功上線銷售,本地特色生鮮類土豆、石榴、蘋果遠銷北上廣等一線城市。2015年至今,曲靖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累計銷售額50余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