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菊:南疆維吾爾族農戶脫貧致富花

2019年08月06日13:51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南疆大地驕陽似火,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脫貧摘帽僅剩150多天的時間。汽車一進入喀什市莎車縣內,一片一片金黃色的萬壽菊花海,吸人眼球。一朵朵嬌艷的萬壽菊,彷佛穿了黃色裙子的小姑娘,惹人喜愛。對莎車縣維吾爾族農戶們來說,萬壽菊不僅美麗養眼,在國際商品市場上還具有非常高的商業價值,是他們脫貧致富花。

新疆莎車縣維吾爾族農民忙著採摘萬壽菊。戴軍攝。

  萬壽菊每畝收益高達2500元

  莎車縣是南疆著名古城,當地人口90%以上是維吾爾族群眾。

  這裡的日照、土壤都非常適合種植萬壽菊。萬壽菊是提取天然色素葉黃素的重要植物原料,廣泛應用於化妝品、醫藥、食品等行業中,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

  2012年,莎車縣決定引進種植萬壽菊,將萬壽菊打造成繼巴旦木之外又一個頗具特色的優勢產業。同年,莎車縣就還引入了晨光生物科技集團(以下簡稱晨光生物),為農民們提供萬壽菊種植技術輔導和市場支持。

  莎車縣開始入戶宣傳種植萬壽菊時,農民們的積極性並不高。因為之前誰都沒種過萬壽菊,很多農民並不敢冒險嘗試,當年全縣萬壽菊種植面積僅為3萬畝。為了推廣種植萬壽菊,莎車縣、晨光生物的技術員免費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講解萬壽菊種植要點,指導農民組建專業合作社,並在各鄉鎮設收購點,保証萬壽菊的銷路。

  晨光生物莎車有限公司副經理武勝學說:“每畝萬壽的收入在2500元左右,比單純種小麥、玉米經濟價值高很多。”

  專業的技術指導和可靠的收入令不少農戶們心動,紛紛種植起了萬壽菊。23歲的阿布都合力力·阿布力克木是莎車縣依蓋爾其鎮依乃克帕塔村村民,家裡有23畝地。3年前試種了萬壽菊,每畝收益2500元,所以今年擴大了種植面積到18.7畝。2019年6月至今,他家的萬壽菊已採摘了兩次,拿到了1.2萬元的原料收購款。

  2019年,莎車縣萬壽菊種植面積比去年增長30%,達到了13.8萬畝,整個南疆地區萬壽菊種植突破16萬畝。預計2019年全縣可收購萬壽菊近40萬噸,實現增加值2.6億元;帶動種植戶6萬多戶,其中貧困戶佔一半,約3萬戶。

  “萬壽菊是富民花,是促進我縣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突破口,更是促進我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莎車縣副縣長樊海濤說。

  目前,莎車縣在發展萬壽菊產業方面還成就了兩項“世界第一”:莎車縣集中連片種植萬壽菊13。8萬畝,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萬壽菊種植、生產基地;晨光生物莎車有限公司日加工鮮菊花3000噸,是世界上最大的菊花加工生產線。

  特色經濟作物助力脫貧

  選擇種經濟作物、還是糧食作物,有切身體會的農民最有發言權。

  阿布都合力力·阿布力克木高興地說:“我家以前種小麥每畝收入400-500元,棉花每畝收入才1200-1500元。”

  “種萬壽菊增收快,訂單農業真是好!”莎車縣巴格阿瓦提鄉巴格吉格代村村民阿布力米提·賽麥提說,去年他隻種了2.5畝萬壽菊就掙了5000元。據悉,莎車縣像阿布力米提這樣的不少貧困戶,依托萬壽菊產業,2018年就有3萬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的“花路”。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莎車縣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多贏“訂單種植”模式發展萬壽菊產業,將其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突破口。規定收購保底價,由晨光生物與農民簽訂保護價收購合同,帶動農民規模化種植,進行集約化生產管理,統一使用現金收購萬壽菊,從而切實保障農民的收益。

  莎車縣農民在巴旦木果樹行中種植萬壽菊,畝均收入達2000多元,每人種一畝萬壽菊基本可實現脫貧。為了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萬壽菊單產,從2012年到2015年,晨光生物莎車有限公司每年補貼萬壽菊種植戶化肥30公斤/畝,四年來共補貼農民化肥價值達到了1200萬元。

  2015年以來,在萬壽菊種植管理季節,莎車縣農技中心還聯合晨光生物公司每月在縣電視台“農廣天地”欄目定期播出萬壽菊種植、採摘和病虫害防治技術要點等,提高了種植戶的技術水平,進一步增加了農民收入。

  據統計,自2012年來,晨光生物累計帶動當地農民增收6億多元,實現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使5萬多貧困戶20萬人擺脫了貧困。

  面對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晨光生物還將以莎車縣為中心、帶動輻射喀什地區的葉城、澤普、麥蓋提、英吉沙、疏附及和田地區的於田、策勒、皮山等縣,將萬壽菊種植面積擴大至16萬畝,帶動周邊更多的經濟發展。

  循環農業反哺農民增收

  “萬壽菊沒有浪費的地方,依靠我們自主研發的提取法,葉黃素提取率達98%以上。”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自豪地說,農民們採摘的萬壽菊鮮花直接由公司收購,在專門的生產線上經過發酵、脫水、烘干、造粒、低溫浸出等工藝處理后,制成葉黃素浸膏銷售至國內外。

  據介紹,萬壽菊這條規模化產業鏈,降低了溶劑損耗和生產成本,適應了建設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提高了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通過葉黃素晶體系列產品規模化生產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創新出萬壽菊深加工的成套工業裝備,能生產品質領先的葉黃素晶體系列產品,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帶動行業技術和裝備國際領先。

  “對於萬壽菊花,我們利用自主創新的技術,不僅提取了葉黃素,還對其加工過程中的菊花粕、青儲液等加工成生物有機肥和液體菊花素活性菌肥,進一步延伸產業鏈,使之實現了循環農業可再生生產。”盧慶國說。

  據悉,菊花粕是萬壽菊花經過提取葉黃素后而得到的副產品,呈灰綠色、帶纖維狀,其性質與苜蓿草粉類似,廣泛應用於畜、禽、魚等飼料中,在各種飼料配比中可替代糠、麩類原料,是綠色保健型飼料原料。菊花粕的主要成分:蛋白含量約12%,灰粉含量約8%,水分含量約14%。菊花粕本屬色素飼料,可改善動物的皮膚顏色以及蛋殼的顏色,並含有豐富的 VC、VB等各種維生素。

  萬壽菊在發酵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青儲液,含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等作物所需的營養成分。晨光生物運用自主研發的特種技術,通過添加其他有效成分,將青儲液做成了液體菊花素活性菌肥,一方面提供給莎車縣種植萬壽菊的農民使用;另一方面以每噸3000元左右的價格對外銷售。“因為產品是綠色環保型的,且價格實在、效果好,目前市場供不應求。”晨光生物工作人員說。

  晨光生物公司還打算與科研機構加強創新,從葉黃素加工過程中提取更多有價值的物質,服務市場和消費者,並將更大的利益返還給農業產業端。

  深耕於植物提取行業近20年的晨光生物公司認為,農業產業化企業是在田間地頭成長起來的企業,與農民有著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系,二者合則兩利、分則俱傷。因此,任何時候都要讓利農民。隻有充分調動他們的生產積極性,企業才能筑牢發展根基。

  葉黃素能夠延緩老年人因黃斑退化而引起的視力退化和失明症,以及因機體衰老引發的心血管硬化、冠心病和腫瘤疾病等。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重視,葉黃素市場前景很好。“晨光生物目前正向大健康領域進軍,葉黃素的藥用和保健價值較高,我們也在生產和銷售與葉黃素有關的軟膠囊等產品。”盧慶國說。(夏維蘭)

(責編:張桂貴、杜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