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鄉村脫貧圖景:“留下來日子更好”

2019年07月25日16:12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翻過秦嶺,陝西的鄉村又是一幅新的圖景。在這裡,農家院的煙火正旺,鄉野公園的草木正盛,社區工廠裡一個個零件正在拼裝,電商平台上一單單貨品等待寄送……

“留下來日子更好。”脫貧“摘帽”的村民不再想著外出務工,更願意守著家鄉,過紅火日子。

發展旅游產業 農戶多種方式增收

在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有一個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這裡滿目蒼翠,芳草鮮美,田屋錯落,曲徑曼回。美麗鄉村的打造,旅游產業的發展,讓豐收村村民的生活日新月異。

方啟祥有一門做根雕的好手藝,以前自己做自己賣,賣得多就能“吃得好”,賣得少就僅夠“吃得飽”。自從2016年村裡興起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磨石溝休閑旅游,方啟祥就有了一份旱澇保收的工作——成為“童話磨石溝”旅游項目的園藝工人,每月領2000多元工資。根雕還照做,不過銷路完全不用愁,通過磨石溝的渠道售賣出去,現在已經供不應求。雖從“個體戶”變成了“打工仔”,但是參與家鄉建設,提升生活水平,讓方啟祥對現在的日子很是滿意,“以前我家是三間土房,現在是三層小樓。”

發展旅游產業,將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是不少美麗鄉村因地制宜的脫貧路徑。在陝西省漢中市佛坪縣耖家庄村有一片稻田,田地旁有一座裝修精致的客棧,游客可以坐在裡面一邊品茶一邊欣賞窗外的滿目蒼翠﹔想溜達,便起身沿著蜿蜒曲折的白色棧道,走向田壟深處。佛坪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王曉剛介紹,為打造水稻公園,耖家庄村流轉土地316畝,以每畝每年750元的價格付給農戶租金,農戶到水稻公園幫工,還能取得一份勞動收入。水稻公園每年吸引游客1500人次,旅游旺季,村民足不出戶就能銷售蜂蜜、香菇、木耳等土特產。

村裡有了產業,有了人氣,有了營生,讓一些外出務工的村民不再漂泊。在漢中市佛坪縣長角壩鎮沙窩村,村民代輝結束了輾轉多個省市從事焊工的經歷,回村開起農家樂,投入40萬元給自家平房加蓋一層,裝修出三間屋子當作客房。其中,自籌20萬,貸款20萬,享有三年貼息貸款優惠,由政府貼息7%。代輝還有烹飪手藝,村裡辦紅白事總請他當主廚,因此,農家樂既是旅店又是餐館,生意一點不愁,“旺季一天能有30來人,住宿總是滿員,至少提前一周預定,一年下來能賺7-8萬塊。”

像代輝這樣嘗到甜頭的不在少數,許多村民都從旅游產業中發現機遇,鼓起干勁,不再走到外面尋找出路,而是留在村裡謀求發展。

互聯網+ 助力脫貧攻堅 農民變農商

一間十余平方米的辦公室,一塊實時顯示的大屏幕,操縱著兩個香菇大棚,一個冷庫。在耖家庄村袋料香菇生產基地,香菇的生長不用人力照料,全靠電子監控。

2018年,佛坪縣西岔河鎮耖家庄村成立集體經濟合作社,吸納全村農戶入社,建成香菇生產基地,同年年底,陝西省委網信辦將其打造成為智慧農業試點示范項目。基地1號大棚2400平方米,2號大棚800平方米,每年可以培育15-20萬袋食用香菇,可年產30萬斤優質新鮮香菇,年產值可達130萬元左右。

智慧平台就是這個基地的“大腦”。隻見在大屏幕上可以觀察到大棚內的實景畫面,還可以看到一組顯示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度的數據,是由棚內安裝的傳感器採集傳輸而來。一旦棚內環境發生變化,不適宜香菇生長,系統就會自動報警,管理者從手機、iPad、電腦等各種端口都可以接到提醒,可以選擇手動人工調節,也可以系統自動控制噴淋、風機、濕帘、通風卷帘、遮陽卷帘等設備,將棚內環境調到最佳狀態。

“以前採用傳統的大棚種植方式,全靠經驗和感覺,現在依靠智能化手段,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合作社成員都享有分紅。”耖家庄村扶貧干部王根平說。

種植出來的農產品不愁賣。迅猛發展的農村電商帶動農產品越來越方便地銷出田間地頭,擺上城市餐桌。

在安康市漢濱區互聯網產業園,記者看到,一間教室裡坐得滿滿當當,一位講師正在投影大屏前講授電商平台操作技能,分享運營推廣經驗。

在這裡,越來越多的農戶學到手藝之后,投入到電商運營崗位,不再被動等待貨品收購,而是主動尋找渠道,擴展銷路,有的還成為電商服務點負責人,從傳統農戶變成新型農商。例如31歲的一級殘疾人張龍海就在接受了免費的電商培訓后,在果園社區開起電商服務點。

該產業園裡已入駐了20家左右電商。為助力扶貧攻堅,漢濱區引導電商企業與貧困村開展產銷對接,組織43家電商企業與貧困戶簽訂購銷協議,通過訂單生產、產品回購等方式,帶動687戶貧困戶發展魔芋、核桃、蔬菜種植。其中,僅魔芋一樣就實現網絡零售額2000萬元,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530元。

扶貧先扶志 從滿足“吃得飽”到追求“吃得好”

商洛市鎮安縣豐收村,村民們原來種植玉米和小麥,近兩年變成了烤煙和板栗。“一畝玉米收入1000塊錢,一畝烤煙有4000塊錢。”豐收村黨支部書記吳相琴說,“但是一開始,鄉親們不會算經濟賬,覺得玉米能當飯吃,烤煙卻不行。”

改變傳統種植,首先得要改變思路。誰來做這個思路的動員者呢?鎮安縣2017年推行戶長制,村裡選出幾位戶長,每人負責幾戶人家。

“戶長也是村民,在拉家長之間,能讓其他村民把話聽進去。”吳相琴說。如今,烤煙已經成了村裡的一項產業,成立了烤煙合作社,今年種植面積達到1300畝,預計產值可達300萬元。

通過產業項目帶動,豐收村發展小微企業3家,組建種養殖專業合作社8個,開設農特產品店9家,開辦農產品加工作坊7家,建成標准化體驗採摘園3處2000余畝。

除了留守村民過上了好日子,外出務工的,也在返鄉中找到更好出路。

安康市紫陽是典型的秦巴山區深度貧困縣,人口35萬,全縣有貧困村147個,佔行政村總數的83%﹔有深度貧困村35個,佔貧困村總數的26.3%﹔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6萬,每年8萬多外出務工人員,大多從事礦工、建筑工人等。受限於勞動技能,大多人就業不穩定,收入水平低,甚至安全隱患大。

為解決這一問題,紫陽縣重視對本地村民的技能培訓,探索出一條“龍頭企業+免費培訓+定向輸出+就業安置”的技能扶貧之路,由人社部門牽頭,財政部門整合資金,教育部門提供場地,龍頭企業提供師資力量,為學員免費培訓,待其“出師”后幫助尋找對應崗位,實現穩定就業。

在此參加修腳、電商、特色烹飪、家政月嫂等培訓的學員,通過自主創業和入職就業,都獲得穩定收入。目前,紫陽縣累計免費培訓3.2萬余人,其中培訓貧困勞動力1.3萬余人,幫助其穩定就業,人均年收入5萬元以上。

(責編:王宇鵬、杜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