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和旅游——扶貧筆記10

楊一楓

2019年06月28日07:56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下了公路,走不了幾步,就進村了,村子就這樣長長地沿著山谷“走”進綠色裡面。東山村,是鏵子爐村的一個自然村。

沿著唯一的村路,蜿蜿蜒蜒地再走幾步,公路上的車聲就聽不見了,取而代之是滿耳的鳥鳴。一位大娘正蹲在院門口的一棵大榆樹下,打理她剛摘的野菜,看到我們笑了笑,沒有任何驚奇陌生的表情。我們向她問路,她不慌不忙地給我們詳細地介紹,慢慢地站起身,伸出手指著我們前面的方向。

村子的盡頭,沒有了水泥的村路,隻有有一場大院和一所小房,站在那裡守望,小房旁邊,一條小土路曲曲彎彎地鑽進山溝裡面。一位大爺正坐在小路旁的大樹下,休閑地抽著煙。

我們看到他擺弄著一個彈弓,就忙著問他,是不是打鳥,他告訴我們,以前他喜歡打鳥,而且百發百中,后來提倡環境保護、愛護動物,於是他也就“金盆洗手”了。平時喜歡自己“繃”彈弓子,然后對著石頭、廢瓶子練。說著,還對著山谷裡的一塊石頭,打了一發。

我們又和大爺聊了一陣,便掉頭往回走。回過頭去,老人在樹下拿著彈弓悠閑的身影漸漸變成了一個小點兒。前面,村路旁干涸的河溝上,出現一座自己搭建的小橋,說不上別致,卻和這裡的山水非常契合。據說對面山上有田地,我便過了小橋,上山。

一條山間小路,很陡,我幸好穿了一雙較舊的登山鞋,結實的鞋底正在塵土飛揚中奮力向上。“小心蛇和野豬!”同行的當地人在山下沖我喊,我放慢了腳步,一邊小心翼翼地拿著一枝木棍探路,一邊在心底對這裡的自然環境產生了一種恬淡的喜悅之情。

樹枝在與我的衣服糾纏了一陣之后,柳暗花明,一片坡地出現在眼前。我蹬著一塊岩石,爬上了坡地,一片荒蕪躍入眼帘。這是一片廢棄的玉米地,隻剩下秸稈的尾端,一撮撮地站在陽光下,露出地面的一小節還在展示著曾經的郁郁蔥蔥。

我用手捏起一小撮兒土,看了看色質,又聞了聞,“土應該沒問題,”我對趕上來的當地人說,他喘著氣回答:“是農戶不種了的地。”

來灤平以后,多次向人詢問起這裡的種植情況,一位滿臉風霜的大爺的話最有代表性:“灤平山溝溝多,平整的地少,有點兒地,就種玉米,這裡比較適合種玉米,但現在賣玉米賣不了幾個錢兒,好的時候一畝地一年賣個三四百塊錢兒,不好的時候,也就賣個一二百塊錢兒,所以我們過去窮啊!因為離縣城近、離北京近,很多人都去打工。”

看著眼前的地,我思緒萬千。如今,通過各種政策的有效推進,灤平的老百姓已經基本擺脫了貧困,但鄉村振興就擺在眼前。如何讓有效環保的發展帶動鄉村“騰飛”起來,是擺在每一位基層干部面前的機遇和挑戰。

太陽似火,正在發呆的我被灼傷的感覺驚醒,趕緊下了坡台,站在一棵大樹下向四處瞭望。此時湛藍的天空中,一朵白雲悠閑地飄過,四處枝葉繁茂,毫無人聲,隻有虫叫和鳥鳴組織著一首交響。小房、小橋以及打理野菜大嫂和繃彈弓大爺的身影此時都一股腦地融入到這首宏大的樂曲中,奏響我對未來灤平開發原生態旅游的暢想曲:也許,不久的將來,這片玉米地又郁郁蔥蔥了,很多游客正在山下的農家院裡品嘗著那老玉米的香甜。 

(作者簡介:楊一楓,人民日報主任編輯,海外版總編室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在河北省灤平縣挂職任縣委常委、副縣長。)

(責編:王瑤、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