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力在村裡查看路燈使用情況。
“跟著我干活的村民中有的已自立門戶開公司,有的當了小老板,我特別開心。”6月2日,固原市原州區中河鄉中河村72歲的村民馬志力說,帶著村民干活幾十年,現在還有30多個人跟著他,他必須親眼看著這些人退休並領到退休工資才能安心。
帶領鄉親外出打工掙錢,自掏腰包改善村子公共設施,慰問村裡老弱病殘,資助困難家庭,用自己的力量讓鄉親們的生活好起來,這是古稀之年的馬志力的初心,也是支撐他永不停歇奮斗的精神動力。
甘做城市的“縫補匠”
“小馬,你把腳底下的水泥抹平,干活用心點。”5月28日,在固原市賀家灣水廠供水管道施工現場,馬志力戴著安全帽,指揮工人搶修管道。離開賀家灣,馬志力馬不停蹄趕往原州區寨科鄉自來水入戶施工現場。之前實施的東部引水工程,由於主管道水壓原因,部分農戶至今沒有通自來水。這次施工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馬志力有個朴素的致富經——“隻有勤勞苦干,才能有好日子。”
1983年,海子峽混凝土自來水管老化更換鑄鐵管。馬志力領著20多人肩扛人抬,硬是把直徑35厘米、長6米的鑄鐵管道抬到現場,然后一截一截焊接在一起。“那時缺衣少食,大多數工友一年四季穿一件棉襖,干熱了脫了棉襖,光著膀子干活。”他記得抬鑄鐵管道時,很多工友的肩膀上磨出血泡、擦破皮。
管道試水,自來水嘩嘩從管道涌出,止水閥突然出了故障,大水將管道兩邊的土渠沖垮。情急之下,馬志力顧不得刺骨冷水,光著身子堵在水管口,叫人跑著去通知關閉總閥門。
海子峽供水管道16公裡,彭堡水源地供水管道24公裡,賀家灣水庫供水管道30多公裡……馬志力對固原市自來水主管道如數家珍。“固原城80%以上的自來水管都是我帶人安裝的。”馬志力自豪地說。
1987年深秋,固原下暴雨,導致西門水廠淨化池直徑35厘米的鑄鐵管被淤泥堵塞,居民家自來水停供。時間緊,任務重,為施工方便,馬志力脫掉外衣,隻剩一條短褲,在腰間系了一根繩子后,由工友在管道外拽著繩頭,他鑽進水管內清淤。“當時天氣特別冷,隻顧著干活,也沒感覺到冷。清淤完准備鑽出時,感覺呼吸困難、頭暈腦漲。”馬志力回憶說。他急忙拉扯腰上的繩子,外面的工友接到信號后,將已經昏過去的馬志力拉了出來。等他醒來時,已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全身多處擦傷。
“我的胳膊就在清淤過程中患上風寒,幾十年來見風便疼。”馬志力卷起衣袖,指著右胳膊說。
1991年,馬志力離開自來水公司,成立工程隊,領著中河村30多人承接城市各種管道維修活計。城市防洪搶險、清理管道淤泥、處理路面塌方、維修爆裂水暖管,哪裡有臟活累活,哪裡就有馬志力帶著村民干活的身影。
2007年,馬志力帶領工友建設固原西門水廠5000噸水池,為防止水池滲漏,池底和池壁必須用混凝土一次性澆筑。在沒有大型攪拌站的情況下,馬志力把混泥土攪拌機安在池邊,用木架車一車一車將混凝土澆灌在池壁模板中,連續一天一夜沒有休息。
馬志力自喻為城市的“清道夫”,人們卻稱他是城市的“縫補匠”。
2018年冬季,固原市區一級供暖管道破裂,造成全城停暖。馬志力接到搶修任務后,立即到現場搶修。雖然供暖管道閥門已關閉,但管道內的熱水依然不停流出,馬志力帶著工人一邊抽水一邊查找管道破損處。工人在泥潭中,全身被水浸濕,臉上沾滿了泥。在嚴寒中,馬志力和工友們堅持20個小時晝夜不停搶修,最終修好管道。
既是工友又是親人
“馬文科、王愛武、張九平、拜明章,這些人跟著我已經干了幾十年,從小伙子變成了中年人。”馬志力說起跟著他一起干活的“老伙計”,眼淚浸濕了眼眶。在馬志力心中,這些昔日玩伴,既是工友又是親人。
“我16歲跟著老馬干活,整整干了24年,我今年40歲了。”在施工現場,拜明章邊用鐵鍬鏟混凝土邊介紹,自他跟著馬志力干活以來,收入有了保障,一年掙五、六萬不成問題。
讓拜明章感動的是,去年他家建房購買材料缺錢,馬志力得知后,二話不說就拿出2萬元給他。“當時老馬說你先拿去用,就當預先支付的工資。”拜明章說。
沒有干活,先支付工資,這樣的事在馬志力身上經常發生。“去年預支付工人工資100多萬元,今年5個月已預先支付工人工資50多萬元。”馬志力拿出賬本說,寧可虧待自己,也不能虧待工人。跟著馬志力干活的人,隻要誰家中有紅白喜事急用錢時,他總會毫不猶豫預先墊付。“帶著人賺錢致富,就是積德行善。”馬志力這樣叮囑子女。
中河村建檔立卡戶何志雲,患有先天性語言障礙疾病,家中三個孩子都在上學,一家人一年各種開銷要兩三萬元,僅靠種地難以維持生計。1999年,何志雲找到馬志力,表示想跟著他干活,馬志力安排何志雲到輕鬆崗位,讓他干力所能及的輕工。“一年掙4萬多元。”何志雲用手比劃著說,三個孩子上學不用發愁,而且一年還有結余。
奮斗了大半輩子,馬志力最放心不下的是那些跟著他干了幾十年活的村民。隨著年齡增加,子女們都勸他休息,但他總是說:“我不干了,跟我干活的上百號村民怎麼辦?誰來發工資?”“我要對跟著我干了幾十年活的村民負責到底,直至他們拿到退休金。”馬志力態度堅決。
散盡千金行善鄉裡
馬志力共有兄弟姐妹9人,早年由於家中人口多,吃了上頓沒下頓,父母辛苦勞作還不夠一家人溫飽。一次,村支書得知其家裡的情況后,主動捎來半袋糧食,一家人省著吃了兩個月。從那以后,馬志力下定決心:等自己有能力賺到錢后,一定報恩。
“如果沒有馬叔叔資助我看病,我現在還躺在床上。”中河村村民蔡成忠說。2015年,蔡成忠患上胃病,先后花費十多萬元,病情沒有好轉不說,還背上沉重的債務,令蔡成忠失去生活的信心。
馬志力在村口看到蹣跚而行的蔡成忠,詢問得知其患病沒有錢治療后,立即趕回家拿來4萬元給蔡成忠。在馬志力的幫助下,蔡成忠返回醫院治療,病情得到控制。
每年夏季,馬志力都會拿出一部分資金,給中河村90多名老年人購買防暑冰糖、茶葉,連續5年從沒斷過。
1991年,自馬志力帶著村民干活那天起,給工人免費管飯從未中斷。現在,馬志力的工程隊平均每兩天宰一頭牛,用來改善工人生活。僅給工人免費管飯一項,一年支出70萬元。工人們都說,跟著馬志力干活,有錢賺,有飯吃,遇到困難還有幫助,活雖苦,但大家心裡甜。
中河村沒有路燈,晚上黑燈瞎火,村民走夜路不安全,馬志力得知后,決定出資安裝路燈。每盞路燈4000多元,從訂貨到安裝,所有69萬元費用全由馬志力個人承擔。馬志力說,他原本計劃安裝太陽能路燈,后來考慮到村道兩邊樹木遮擋陽光,照明不穩定,便改用與城市相同款式的路燈。路燈點亮后,每年近萬元的電費也由馬志力支付。
“我爺爺給自己舍不得花錢,一斤桂圓10元,爺爺都說貴,舍不得買多﹔一身衣服不足300元,穿了好幾年舍不得換新衣。但對村民卻非常大方,成千上萬捐贈也不心疼。”馬志力的孫子馬小龍“抱怨”馬志力對自己太苛刻。
“看著大家好過,我就開心,我個人要那麼多錢干啥!”馬志力笑呵呵地說。臉膛黝黑,穿粗布上衣和一雙沾滿了泥土的手工布鞋,一條褪色的褲子,這就是馬志力。(記者 王玉平 剡文鑫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