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平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貧困的原因多樣而復雜,但肯定和一點有關,那就是地形多山。
初到灤平時,發現從縣城走回宿舍要上坡,從縣城走到辦公室也要上坡,每天上下班就是下了一個山坡,再上一個山坡,夜晚甚至可以站在縣城裡某個角度俯瞰整片的燈火。剛到這裡,我就發現,北京隨處可見的小黃車、小藍車,在灤平幾乎是看不見的,這裡的人大多數騎的都是電瓶車。有人說是共享單車的運營問題,我覺著,很大程度上和地形有關,在這裡騎自行車還是比較費勁的。
灤平縣屬於“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位於燕山山脈中段,是內蒙古高原與燕山山地的過渡帶,全縣平均海拔700米。這裡以山地景觀為主,高低差較大。全縣山地面積佔總面積的87.6%,所以可使用的平地面積相對較小。這對於千百年的農耕經濟結構來說,肯定是一大劣勢。
來灤平后,下鄉入戶成為常態。下鄉時,我發現這裡鄉村的一大特點,那就是,很多村子都位於山谷或叫山溝之中。有的是一谷一村,比如行政村鏵子爐村的自然村東山村﹔有的是一谷數村,比如庄頭營村、東營村和北馬圈子村。村子位於山谷中,交通不便,信息也相對閉塞,可供大面積耕種的土地也較少,所以這一點的致貧原因是由來已久的。
俗話說,有一弊必有一利。辨証地看,有的特點帶來某一項劣勢,但從其它方面,我們加以開發改造,可以“變廢為寶”,甚至可以創造奇跡,化劣勢為優勢。我每每徒步在山谷之中,邊走邊會陷入思考,如果是我來布局,我會怎麼做。今后,我會在《扶貧筆記》中繼續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構想,同時努力聯絡各方面力量,得到更多的支持,爭取將構想變為現實。
說到山谷、山溝,其實灤平縣城也是在一個大山溝裡,仿佛是兩山夾的一條通道。不錯,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就是一條通道!
清朝前期,因滿族人好騎射、善漁獵,於馬上得的天下,所以皇家為了保持勇武的傳統,大行春漁秋狝,而去避暑山庄避暑更是家常便飯。從北京去承德、去避暑山庄、去壩上草原,皇室北行,要過灤平。據載,康熙、乾隆、嘉靖、咸豐四位皇帝往返灤平230次,目前發現的5條御路、8座行宮、8座敕建廟宇便是實証。御路文化、驛路文化,如今是灤平一張亮閃閃的名片。
我第一天到灤平,便去了於營村,當時我就對這個“營”字,留了一分意。后來頻繁出入鄉村,發現灤平到處都是“營”,什麼馬營子、下營子、孫營、東營子、陳營、官營子等等等等,可以說是不勝枚舉。一開始,我在談話時,經常會向當地人包括工作人員、專家和村裡的老人,詢問營字的由來,結果眾說不一。比如,有人說這就是村子的一種叫法,也有人說,和古代軍隊有關。查閱古代漢語詞典發現,“營字”作為建筑名謂和地名時隻有軍營一解。后來我查閱了一些文史資料,參照其它地方的營、屯名謂的由來,基本斷定地名中的“營”大多都是和軍營有關。
別忘了,這裡是清朝皇帝的“御道”。古時,皇帝出行,必然攜帶家眷、大臣、太監以及各種工匠,當然護衛和軍隊是必不可少的。軍隊,一走一過,必然安營扎寨,而且有一部分人就此留了下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營”的稱謂。
在鄉間徒步,走過一個個“營”,穿過一條條溝,看著天上的浮雲,聽著谷中的溪水流淌,你會有一種穿越的感覺,感覺歷史和自然離你都是如此得近。一次,炎日當頭,我走得累了,干脆坐在一片樹蔭的地上休息,聽周圍虫聲四起,我又陷入思考:未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將是無縫對接,這裡的一切寄托著一方百姓的生存和發展,而這谷這“營”,這自然這歷史,這座山這條水,到底怎樣整合,才能融合成一股洪流,流向光輝燦爛的明天……
(作者簡介:楊一楓,人民日報主任編輯,海外版總編室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在河北省灤平縣挂職任縣委常委、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