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筆者來到宜黃縣神崗鄉軍峰有機茶園。茶農們搶抓晴好天氣採茶,以滿足春茶市場需求,在明媚的陽光下,翠綠的茶壟隨著地勢起伏連綿,嫩綠的新芽擠滿枝頭,採茶工們的手指上下翻飛,山間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這片美麗的山谷茶園背后,是種茶人拓荒種茶的故事。這位拓荒種茶的茶農就是撫州市人大代表、宜黃縣軍峰山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春秀。徐春秀與丈夫曾雙雙下崗。2009年,徐春秀經常在浙江、江西兩地跑,經過多日考察,徐春秀發現宜黃縣神崗鄉的山地氣候條件和浙江安吉差不多,適合種植安吉白茶,於是,徐春秀決定把茶葉種植場設在神崗鄉羅坊村下南山水庫附近,在羅坊村村民手裡承租了1000畝荒山。緊接著,不到一年,徐春秀又將軍峰山腳下蘆坊村的1000畝野生茶葉園也承包下來了。
“這裡沒有工礦企業,遠離城鎮、農田農舍、交通干線,而且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晝夜溫差較大、四季氣候分明,是實施生態農業的天然寶地。”徐春秀介紹道,茶園日常由工人手工鋤草,茶樹隻施用有機肥菜籽餅,從未使用農藥化肥、植物生長素等,另外還在茶園裡散養了生態土雞吃虫,雞糞可以當肥料,從而確保軍峰山茶葉無公害、無農殘,成為天然的雲霧有機茶。
茶基地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通過精心栽培,培育出了高品質的有機茶,於2016年在第四屆“萬裡茶道”中蒙俄市長峰會茶產品博覽會評比活動中榮獲金獎第一名。茶基地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增加了農戶和貧困戶的收入。
如今,基地茶業種植、生產及銷售日趨完善,加工生產區佔地30畝,其中名優茶葉加工廠房4200平方米,名優茶葉加工機械流水線8條。公司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產業的發展還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就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為了搶摘茶葉,茶園每天至少聘請400多名採茶工,最多時達600多人,多是周邊村庄貧困家庭的勞動力,每人每天有150元的務工收入。”徐春秀談道,除了臨時用工,茶園還聘請了80多名農戶和貧困戶作為長期工。據介紹,羅坊村的一個貧困戶到茶園做長期工后,在這裡採茶、鋤草、炒茶,有什麼事做什麼事,去年領了2萬多塊錢,平均每月有2000元的固定工資。由於茶園的工作時間彈性大,貧困戶還能在家種地,照顧家裡。
在宜黃縣軍峰觀光茶園、堯坊百合花和神崗蓮花採拍基地等旅游產業也已見成效。神崗鄉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21家,農民電商2家。據神崗鄉干部介紹,綠色產業的興起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神崗鄉有百分之八十以上農戶留在老家就業、創業,外出打工的人較以前少了很多。(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