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產業聯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2019年02月19日08:36  來源:廣西日報
 
原標題:“產業聯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老周,春節后要不要一起干?”這幾天,梧州市龍圩區新地鎮訓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錦堂走家串戶,了解村民的新年打算。

  去年,訓村的500多畝土地租賃給一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羊肚菌、東北黑木耳種植產業,不僅村集體經濟年增收4.5萬元,還提供20多個就業崗位,為周邊貧困戶提供了學習種植技術平台,拓寬致富渠道。

  近年來,龍圩區實施“東融”戰略,學習借鑒廣東先進經驗做法,通過“黨組織+合作社+黨員骨干”模式示范帶動,盤活村集體資源,探索跨省、跨村、社村聯建的“產業聯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區去年實現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共35個,總投資近9000萬元,26個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達3萬元以上,5個非貧困村達10萬元以上。

  跨省聯建,惠及6000多貧困戶

  初春的早上,寒意逼人,座落兩廣交界處龍圩區勝洲村的梧州市溫氏家禽產業核心示范區,卻熱鬧起來。挂著粵字牌的貨車,進進出出,十分忙碌。

  “這些車輛,都是來拉雞蛋的。”梧州市溫氏家禽產業核心示范區的廠長羅濤說,每天這裡有20萬噸雞蛋銷往珠三角市場,隻要品質好,不愁沒銷路。

  該核心示范區是粵桂生態農業合作示范區的首個項目,佔地1500畝,去年7月核心區正式投產,目前蛋雞存欄60萬羽,日產雞蛋30萬噸,年產值達1.1億元。

  “溫氏雞蛋按照5.5元市斤的批發價在村集體的淘寶超市賣,銷量還不錯。”勝洲村委主任鐘逸謀說,溫氏家禽產業是龍圩區跨省聯建產業項目之一,帶動了21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近年來,龍圩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與毗鄰廣東省郁南縣簽訂《跨省黨建聯建合作框架協議》,除了建設蛋雞基地,還將建設9個高效生態肉雞養殖小區,由郁南廣東溫氏家禽有限公司承包經營。項目投產后,每年按政府投入扶貧資金5000萬元的9%作為分紅返還給該區26個貧困村的村民合作社,惠及貧困戶6000多戶。

  跨村聯建,打破發展瓶頸

  “村裡將建設900平方米電子廠房,以后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賺錢了。”近日,回龍村黨總支部書記莫桂南指著回龍村綜合大樓建設規劃圖介紹,電子廠房由回龍村、雁村等9個村整合資金235萬元聯合投資建設。

  目前,電子廠樓已通過招商引入電子公司,發展電子產業。建成后,僅租金一項,每年就可以收入達20多萬元。同時,還能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優先錄用9個村的村民就業。

  “跨村聯合發展產業項目,為村庄發展注入新活力。”龍圩區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跨村聯建產業,實行“抱團取暖”,讓多個村庄在政府的帶領下,以強帶弱、弱弱結合、資源互補,把分散在各村的各種資源得到綜合利用,打破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

  在大坡鎮規劃2.7萬畝的龍之稻田園綜合體試驗區,由合洞村、新龍村相鄰兩個村的土地整合而成,目前已流轉1600多畝,建立了超級稻、海水稻育種出口、抗鹽產品生產、有機無機肥生產等基地。“土地流轉后,不僅村民有分紅,而且村集體經濟也獲收入。”新龍村黨總支部書記黎柱漢說。

  社村聯建,拓寬增收渠道

  春節上班后,龍圩區新鋪村第一書記徐國良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與后盾單位市供銷聯社對接,推進社村共建大樓項目建設事宜。

  這裡的社村共建,指的是各鎮的供銷社以土地資產入股、村委以村級集體發展資金入股,合作建設和經營村級項目,通過“黨組織+合作社+黨員骨干”示范帶動,壯大村集體經濟。

  “有了社村共建,按照合作協議規定,村集體經濟通過收取租金、管理服務費獲得收益5萬元,超出部分由村民合作社與供銷社按比例分成。”徐國良介紹說,社村共建,打破了傳統思路,給農村的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多發展與機遇。

  目前,梧州市鎮級供銷社已分別與新地鎮新鋪村委、廣平鎮平樂村委簽定合作協議,將130萬元村集體建設資金投資建立“社村共建大樓”,用於商業經營或開辦幼兒園、扶貧車間等經營活動,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記者 梁乾勝 通訊員 盤丙英

(責編:張玫、張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