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决胜2020:播撒希望的种子

李美桦
2020年12月23日09: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片为会理县民族实验中学。
  黄正伟摄

  一

  和10年前相比,余阿英依然一开口就笑。

  作为布拖初中女子班的生活老师,孩子们的生活起居、思想动态全由余阿英负责。在这个岗位上,她一干就是10年,已经由过去孩子们眼里的余老师,变成了她们的“余妈妈”。

  前些年,按照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委统一安排,州内县与县之间开展结对帮扶。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会理县,对口帮扶大凉山腹地的布拖县。会理县为布拖县援建了一所小学,还在会理县民族实验中学开办布拖初中女子班,每年从布拖农村招收贫困家庭品学兼优的女孩到会理就读。

  这年春天,余阿英带着48个布拖籍女孩,告别亲人,来到会理。她也由布拖县俄里坪中心小学的老师,变成会理县民族实验中学布拖初中女子班的生活老师。

  每天早晨6点,余阿英会准时出现在学生寝室门口,督促孩子们起床、洗漱、做早操、吃早餐、整理内务;晚上,值日的老师查了寝室,余阿英不放心,还会到寝室里面察看。

  这些从农村选拔出来的孩子,很多是第一次走出大山,要让她们融入现代文明的生活,需要时间与耐心。余阿英手把手地教她们,就连洗脸洗脚等生活细节,她也会带着她们反复训练。孩子们每天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鞋子摆得规规矩矩,水杯牙膏牙刷排成一条线,在学校成为“标杆”。

  这个漫长的冬季里,曲布嫫总是畏寒、腹痛,吃药、打针,折腾若干次还是不见好转。余阿英带着曲布嫫找到当地的中医。医生说,要治好她的病,得用中药调理很长时间。曲布嫫很着急,眼里噙满了泪水。

  余阿英读懂了孩子的心思,说:“曲布嫫,有老师在,你不要怕!”余阿英说到做到,帮曲布嫫挂号、去做检查、开药、煎药,成了她的日常工作,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多。

  女儿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余阿英把女儿带到会理,想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优越的学习环境。可是,这个最朴素的愿望最后仍然打了折扣。每天,余阿英从一大早就开始为布拖初中女子班的孩子们忙碌着,根本挤不出时间照顾女儿,只好把女儿送到校外托管班。

  一天傍晚,余阿英拖着疲倦的身子接上女儿。路上,突然接到学校的电话。来不及多想,余阿英叮嘱女儿别乱跑,便匆忙赶往学校。

  可等她回来时,发现女儿不见了。余阿英的脑袋顿时嗡的一声,她在附近的街上四处搜寻,又打电话给女儿的老师、学校的同事,希望得到女儿的消息。看着路灯下来来往往的人流,余阿英急得哭了起来。

  好在终于找到女儿了。那一刻,孩子正在街边的广告牌下做着记号,她说:“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打好记号,以后就可以自己回家了!”

  10年来,余阿英从来没有缺席过布拖初中女子班的课外活动,她和班里的孩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愉快的假期。可是她却很少陪在家人的身边,甚至连丈夫在成都做心脏手术,也没能陪同前往。每当想起这些,余阿英满是愧疚,她常常自责地对家人说:“请你们原谅,因为布拖初中女子班这个大家庭更需要我……”

  二

  黄天燕是个娇小柔弱的女子,虽在乡村中学任教,但每年所教班级成绩在全县都顶呱呱。因此,她被选中担任布拖初中女子班班主任。

  黄天燕非常珍惜到城里任教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班级的教学和管理中。可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她发觉面前的困难不小。孩子们入校的成绩排在全县6000名左右。而且,当中有12名是单亲家庭。

  黄天燕知道,这些女孩能够到会理读书,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她感到身上的这副担子沉甸甸的,甚至因为这个而失眠了。

  基础差、理解能力弱、自信心不足,这是孩子们给她的第一印象。怎样才能让她们树立自信?黄天燕苦苦想办法。

  和孩子们接触多了,她们身上的朴实、勤奋,骨子里的那股韧劲,让黄天燕看到了希望。黄天燕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拔河比赛,并向同年级的男生发起挑战。在欢呼声呐喊声中,姑娘们找到了自信。

  “我也是棒棒的!”这是黄天燕激励孩子们时经常说的一句话。

  黄天燕和同事们从基础知识入手,给孩子们反复讲、反复练,然后进行检测。看到成绩后,孩子们都激动得睁大了眼睛。黄天燕鼓励她们:“学习,就这么简单!”她还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分别给她们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黄天燕都了然于心。在孩子们的眼里,黄天燕是慈祥的好老师,更是知心的大姐姐。

  那天,黄天燕看到阿妞嫫垂着头,脸上挂着泪痕。深入了解后,黄天燕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因为各种原因,阿妞嫫家里急需一大笔钱。阿妞嫫无法安心在学校读书,她准备回到家里,帮助父母撑起这个家。黄天燕拉住阿妞嫫的手,三番五次掏心掏肺地交流,并请学校联系孩子家所在地政府,想办法解决她家所面临的困难。阿妞嫫上学的热情终于又一次被点燃。几年后,这个大山里的女孩走进了大学校门。阿妞嫫说,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导致黄天燕甲状腺肿大,不得不住进医院。回到讲台上的那天,教室里特别安静,孩子们齐刷刷地看着她。整洁的讲台上放着一台崭新的扩音器,上面有一张别致的卡片。黄天燕看到后,心里顿时涌过一股暖流:“敬爱的黄老师,有了这台电动小蜜蜂,你讲课就用不着那么费劲了!您放心,我们会努力学习的……”

  中考成绩终于出来了。黄天燕自己也吓了一跳:她所带的布拖初中女子班,很多孩子都考入了全县前100名。全校前5名,班上就占了3个!

  2019年,连续送走三届布拖初中女子班后,黄天燕又成了新一届女子班的班主任。

  黄天燕、刘宇娟、韩先敏、康继红、王文艺、田玉发……这些会理县民族实验中学布拖初中女子班的老师们,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着山区女孩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人生道路。

  三

  阿依的家在布拖县地洛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里以种包谷、洋芋等为生。哥哥外出打工后,父母成天累得直不起腰,上小学三年级的阿依不忍心,曾辍学回家帮他们操持家务。后来,在哥哥和老师的劝说下,阿依又回到了久违的校园。

  当阿依将自己被会理县民族实验中学录取的好消息告诉父母时,这对朴实的夫妇沉默了。阿依的父母不识字,他们深知没文化的苦,最终下决心支持阿依到会理读书。

  到了学校,阿依本来以为,节假日校园里空荡荡的,她一定特别想念亲人。可每当临近这个时刻,就会有好消息传来,像春风般温暖着大家的心:“同学们,明天我们去郊游,自己动手剁肉做丸子,煮火锅。”“同学们,明天是端午节,我们自己包粽子煮粽子……”

  到了节假日,老师们换着花样,带着孩子们走出校园。沐浴着暖融融的阳光,阿依和同学们爬山、郊游、野炊,用欢笑把孤寂的日子变成了美好的记忆。

  阿依的小学基础打得不牢靠,刚到会理县民族实验中学的时候,她感到学习上有些吃力,特别害怕数学。想着辛勤劳作的父母,关心呵护自己的老师,阿依暗暗着急。没想到,老师居然让她担任数学课代表。阿依的心里直打鼓:“我……行吗?”“行!”老师鼓励她。老师的鼓励,很快变成了阿依学习上的动力。

  从布拖初中女子班毕业后,阿依继续在会理县民族实验中学读高中。2019年,她步入了西南大学的校门,成为村里人人羡慕的大学生。

  阿依的父母为女儿高兴,也为女儿骄傲。他们和村里的乡亲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

  2016年,石榴缀满枝头的时节,阿依的二妹阿呷来到会理,进入民族实验中学布拖初中女子班就读。

  2019年,同样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阿依的三妹阿作又进入布拖初中女子班……

  摆脱贫困愚昧,阻断代际传递,靠的就是教育。

  为贫困地区培养一个孩子,改变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命运,几代人的命运都会由此改变。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在走出大山通往外面世界的大路上,布拖初中女子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3日 20 版)

(责编:勾雅文、杜燕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