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巩固拓展非遗扶贫成果

2020年11月06日20:56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繁荣兴盛,事关实现民族复兴,事关人民美好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经济资本,更是文化资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了新的保护传承路径。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会场

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等有关文化部门和相关企业,通过非遗保护传承、文艺文化宣传等形式与脱贫攻坚融合。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和文旅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正式启动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支持各地以传统工艺为重点,支持各类文学艺术创作为载体,依托非遗项目,设立了一批特色鲜明、带贫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019年,又印发了《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扶持,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纳入产业、就业等各项扶贫政策支持范围,按照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遴选程序和标准,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培学员中,遴选一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加大扶持力度,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生命力的产业优势,是孕育于基层、扎根于群众的精准扶贫方式,有力地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来看,至少实现了三个“双丰收”。一是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和扶贫产业的双丰收。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盘活了当地的文化资源,不仅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带动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扶贫产业,也让非遗保护传承基础更牢靠、发展更长远。二是实现了传承人和贫困群众的双丰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一头连着传承人,一头连着贫困群众。在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过程中,传承人得到系统“充电”,提升了能力,拓展了市场,同时让贫困群众学会了传统技艺,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加了劳动收入,成为新的非遗传承人。三是实现了扶贫和扶智扶志双丰收。通过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实现了“农民变工匠”“厅堂变车间”的转变,提升了能力、增强了自信,逐步起到了扶贫扶智扶志的作用。尤其给留守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了就业渠道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家庭和谐,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还鼓舞了干劲,受到了基层和贫困群众的欢迎。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打造“天才妈妈×东乡绣娘”公益品牌。

如何用好政策,因势利导打好“非遗+扶贫”这张牌,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需要处理好六个关系,抓好五个方面。

六个关系为:一是处理好传承和开发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开发和利用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四是处理好保护和弘扬的关系;五是处理好弘扬和参与的关系;六是处理好参与和特色的关系。

五个方面是:一是从完善评估手段着手,运用大数据来统计、研判、分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增收作用。二是从提高传承能力着手,培养传承人、开拓市场,条件适合时,瞄准高端、发展精品,更好地保护传承非遗。三是从汇聚多方力量着手,联合更多的领域和地区,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传承人、村落社区、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协同发力,构建完善的培育体系和机制。四是从坚持带贫目的着手,在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上下功夫,把贫困群众嵌入非遗传承人创办项目的产业链中,更好地服务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五是从讲好中国故事着手,充分认识非遗文化的符号意义和价值,通过非遗扶贫符号引出中国文化故事,通过文化故事打造中国商品品牌,通过中国商品品牌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脱贫攻坚故事。

(此文整理资料来自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刘晓山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编:李源、杜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