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东:支部引领唱响产业脱贫主旋律

2020年10月27日13:47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近年来,衡东县聚焦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坚持党建引领、实体带动,成功探索出一条把“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的产业扶贫新路子。目前,全县在扶贫产业链上新建党组织34个,联合企业党组织21个,建强原有村党组织181个,带动贫困户3200余户9650余人增收。

一、围绕“建在哪”,精心绘制产业扶贫“路线图”。制定《关于开展“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密集部署,高位推动。一是产业遴选精准。确定产业扶贫以“一椒(黄贡椒)一茶(油茶)一补(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参与产业扶贫奖补)”为主要内容。同时,所选产业帮扶单位要求具有较强的实力,帮扶渠道和平台较多,贫困户能以多种形式参与到生产经营中来。

二是政策支持给力。县财政为6个试点单位提供了200万余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对采取委托帮扶的单位,按贫困户收益的60%予以配套资金支持,对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的新型经营组织,按所支付贫困对象劳动报酬的40%予以资金扶持。三是工作指导到位。农业农村局、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等单位负责对专项扶持资金使用和产业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构,确保及时防范化解风险,贫困户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成立技术指导团队,对产业扶贫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处理到位。

二、围绕“怎么建”,精准建强基层组织“桥头堡”。按照“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的思路,选准“领头雁”,选派“指导员”,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

方式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性质的企业或合作社由村党组织负责,并由村党总支书记(没设党总支的,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负责人。比如,大浦镇青鸦村党总支牵头成立“衡东县清雅田园生态种养合作社”,由党总支书记兼任合作社法人,村“两委”干部兼任合作社理事会成员,采取“一个支部管理一个项目,一名党员带动一片群众”的方式,下属一支部负责油茶种植项目管理,下属二支部负责水果采摘项目管理。

方式二:个体私营性质的企业或合作社,设置非公企业党支部(采取单独成立党支部和成立联合党支部两种模式)。支部成员主要由企业及合作社成员、贫困户、所在村党员等组成,支部书记一般由企业或合作社的负责人担任。比如,兆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支部书记引领下,带动261户贫困户、821个贫困人口种植黑木耳330余亩,每亩收益达8560元。

方式三:企业或合作社已建有支部的,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完善支部功能,明确支部成员岗位职责,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分工。同时,加大对“产业链”上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从产业扶贫单位所在乡镇党政班子、驻村联点干部、分管和从事扶贫与经济发展的工作人员等群体中,选派精干力量担任党建指导员,联点指导支部开展好各项工作。

三、围绕“建什么”,精细打造党建引领“主引擎”。依托扶贫产业链建立股份合作型、自主发展型、劳动务工型三种类型的扶贫党支部。一是“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分红”模式。贫困户以资金、土地、技术、生产资料等形式入股到合作社中,年底根据合作社收益情况按股分红。入股模式具体为:扶贫资金入股,将上级财政扶贫资金、后盾单位帮扶资金,转化为贫困户股金入股;动员村里有经济实力、有帮扶意愿的成功人士,或企业、合作社捐助一部分资金,作为贫困户的股金入股;自筹资金入股,贫困户将土地流转出去,以土地流转金入股;贫困户在企业或合作社务工,务工所得除支取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剩余部分转化为股金入股。

二是“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自主发展”模式。由合作社或企业将土地流转到一起,设立各类种养基地并承包给贫困户,同时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贫困户在基地按指定的品种进行种养,合作社保底(或稍高于市场价)收购产品;或者由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支持,贫困户在自己的土地上、栏舍中就近种养,合作社或企业保底(或稍高于市场价)收购产品。

三是“党支部+龙头公司(或合作社)+扶贫车间+贫困户务工取酬”模式。选取成熟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部分扶持资金,帮助企业单独设立生产车间,专门招收贫困户务工,并实行差别化的薪酬待遇。湖南聚味堂有限公司实行“党支部+龙头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务工取酬”扶贫模式,在三樟镇和平村黄贡椒基地上,聘用61名贫困户劳动力季节性务工,从栽种、整枝、施肥、除虫、采摘、精选、晾晒、装运等环节取得报酬,年度发放薪酬超过50万元。通过采取上述三种模式,衡东县实现了贫困村农民合作社覆盖率、贫困户入社率和富民产业覆盖贫困户三个100%目标。

四、围绕“建长效”,精巧走活乡村振兴“大棋局”。把党建引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深度融合,达到同频共振、互助互兴。一是聚焦“村集体经济空白”痛点。制定《衡东县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2019-2021年)行动方案(试行)》,精心打造了洣江生态软条白沙枇杷、兆丰农业黑木耳、湘源生态健康养殖、聚味堂黄贡椒加工销售4个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

二是投资樟黄贡椒、新塘胜任果园等16个县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帮扶贫困户1720户3860人。二是紧盯“扶贫扶志扶智”难点。选派科技特派员入驻省级贫困村支部,采取“科技下乡”、送培训上门、田间地头教学等形式,培训贫困户群众3200余人次;村级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农民夜校”“讲习所”“文化室”“道德讲坛”等教育阵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扶贫扶志扶智宣传教育6000余人次,实现了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双同步”。

三是突出“人才示范引领”热点。从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种养殖大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负责人等人员中,选拔有创业带富能力和产业扶贫积极性的农村党员,培育了800多名农村党员创客。在农村党员创客的带领下,“大众创业”热潮不断,全县共有247名农村党员创客进入党支部班子,202名农村党员担任扶贫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组长,发展产业合作社1000余家,产业扶贫示范基地34个。(供稿单位: 衡东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责编:实习生、勾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