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西藏篇
拉鲁湿地:用心呵护的“拉萨之肺”
2020年10月22日10:29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作为拉鲁湿地的主要“掌门人”之一,梁剑豫这几年最骄傲的事,莫过于来到湿地越冬的候鸟从五年前的6000余只,增加到目前的15000余只,足足翻了两倍还多。
红脚鹬、棕头鸥、白骨顶、云雀、白腰雨燕、赤麻鸭、斑头雁、黄头、黑颈鹤……这些常常出现在湿地的珍稀鸟类,梁剑豫早已如数家珍。担任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的这些年,越来越多的陌生鸟类开始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航拍拉鲁湿地 陈博文/摄
拉鲁湿地,藏语为“当惹钦波”,意为一大片芦苇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内陆天然湿地。这里被95%的沼泽草甸植被所覆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湿地生物基因库。12.2平方千米的湿地中,生活着高等植物332种,陆生野生动物43种、水生野生动物152种、昆虫101种。
拉鲁湿地 陈博文/摄
也正是这样一片广阔的湿地,拉萨市区的供氧能力得到提高,高原缺氧的环境得到改善。数据显示,拉鲁湿地周边夏季氧气含量约80%,冬季也高于城区同期水平约10%。它对于拉萨在调节气候、补充氧气、涵养水源、蓄水防洪、平衡地下水、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拉萨之肺”。
拉鲁湿地航拍 陈博文/摄
拉鲁湿地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得益于持续多年、坚持不懈的修复和保护。从2001年至今,国家先后实施了拉鲁湿地保护区的一、二、三期工程,内容涉及透视围栏及沉砂池建设,沙化湿地恢复、生态区的扩展、核心区的生态搬迁、巡护步道的建设、拉鲁湿地的调查监测以及防护林的建设。
2008年,为了进一步保护湿地,拉萨市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立。从最初出现湿地功能退化、人为破坏到如今得到有效恢复与保护,十余年间,拉鲁湿地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拉鲁湿地 陈博文/摄
梁剑豫介绍,经过修复和保护,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水域面积大大增加,平均水位上升3厘米,水域面积比保护区建立之初扩大三分之一,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保护,主要动、植物种群和生物资源都得到恢复和发展。2019年,越冬候鸟已经增长到6种15000余只,常年栖息的湿地鸟类21种7000余只。
今年四月,拉鲁湿地正式敞开大门,对外开放。行走在巡护步道上,眼前湖光山色,草长莺飞,远处雄伟的布达拉宫与浩渺的水面交相辉映。梁剑豫说,希望把湿地保护的成果,与老百姓共享。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开放的方式,让大家近距离地接触到湿地,更加了解和热爱它,从而更用心地保护它。
相关阅读:
(责编:车柯蒙、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