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扶贫 三年攻坚

格家网络·中国田的一千个日夜

2020年10月16日11:07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传统农产品供应链进行电商化改造,结合平台在品牌孵化上的优势,是实现产业升级、自我造血最快的路径......”

9月6日,在由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电子商务大会电商扶贫论坛上,来自浙江杭州的电商企业格家网络,其助农扶贫团队“中国田”带来的“宁陵扶贫车间电商化改造”案例登上了主旨演讲台,收获了现场热烈掌声。

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进入第三年,格家网络“中国田”也将迎来第一个三年计划完成节点。

目标:3年30亿

在2017年12月乌镇互联网大会上,青年女性创业者代表、格家网络创始人沈丹萍公布了助农计划,“中国田”3年将助力100个县乡销售30亿农副产品。

在沈丹萍看来,助农扶贫与企业成长实现了互相成就,共创共赢。三年扶贫路,格家网络打造了个性化的特色供应链、在用户群中建立了品牌心智、锻炼出一支勇于创新,敢闯实干的执行团队;而合作的县域则成功实现了品牌孵化、通过电商标准化打开了更广阔的的消费渠道、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2小时售出250万斤东方小台芒、13小时售出104万斤瓜州蜜瓜、48小时售出200万斤永顺椪柑......3年时间,“中国田”成为电商助农领域知名爆款收割机,也成为由商务部电商司牵头成立的中国电商扶贫联盟成员之一,在农民丰收节、国家扶贫日都有着“中国田”的身影。

精准助农 共走扶贫路

2019年3月,受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老人的邀请,沈丹萍飞赴山西平顺县石闸村,为当地解决潞党参滞销难题。

在深入走访中,作为一名对市场、产品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沈丹萍发现了当地党参滞销的症结所在,并结合自身企业优势,给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

在沈丹萍的推动下,平顺潞党参在格家网络旗下电商平台斑马会员上线首日,90分钟销售额即突破百万元,此后持续热销不断。基于潞党参开发出的“芙蓉茶”,暖心滋补,同样备受女性消费者欢迎。

沈丹萍(左一)在平顺县石闸村贫困种植户家中调研

而在平台千万消费者中,对“中国田”的支持也不仅仅停留在订单上。朋友圈转发、直播卖货、向更多人推荐是平台用户的日常操作,还有的自筹资金参与到地方的扶贫产业发展中,深圳姑娘许丽芳就是其中之一。

许丽芳是格家网络旗下产品的忠实消费者,在甘孜州经营着一家民宿。眼看着当地的树椒,因为地理偏远,市场营销滞后等原因,少人问津。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走访,许丽芳卖掉了自己位于深圳罗湖区的房子,筹集启动资金。2018年,藏乡味道食品加工厂在许丽芳以及多方推动下开工投产,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重要项目。

许丽芳(左)自筹资金参与到甘孜州的扶贫产业发展中

解决了生产加工,销售渠道怎么办?许丽芳第一时间想到“中国田”。在她的奔走联系下,2019年农民丰收节当天,“中国田·丰收节”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洞松乡树椒采购签约仪式正式举行。在采购现场,“中国田”联合多家企业,首批签约订单超30吨,直接为村民带来36万元收入。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仅是帮助农户们卖货,更需要带给他们电商思维、运营能力。”在深入各个县乡的过程中,格家网络“中国田”从助力地方滞销农产品销售,逐渐成长为集农村电商运营团队培训、农产品电商标准化制定与辅导、地区农产品牌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团队。

宁陵孙迁村国家扶贫车间,就是经过“中国田”团队辅导后成功实施电商化改造的一员。

物流原因退换货率由2.7%降至0.2%。网络订单占比提升至73.2%,最高日销量由不到500单提升至15000单,月均销售额由13.73万元提升至230万元......

疫情期间,“中国田”团队助力兰考红薯销售

自格家网络助农扶贫项目“中国田”启动以来近3年的时间里,团队深入89个县乡推动了103个精准扶贫项目,助力农副产品销售逾28亿元,为1400余家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实现创收,带动产业链近20万人就业。

(责编:庄红韬、史雅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