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粮集团:探索产业扶贫的新模式

2020年10月12日16:43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2017年省扶贫办将辽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列入省定点扶贫单位以来,集团积极响应辽宁省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定点帮扶工作“六个精准”要求,努力探索产业扶贫的新模式、新思路,尝试将贫困地区生产模式与集团产业链相结合。截止2020年上半年,集团共投入和协调落实扶贫资金超过200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480万公斤,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北四家村和凤楼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47户356人,目前仅剩北四家村1户2人未脱贫。

一、多次实地调研,明确产业方向

至2017年2月起,集团领导班子多次深入贫困村现场调研、组织研究扶贫工作方案,组建扶贫工作队。集团党委先后5次专门听取、研究定点扶贫工作。主要领导和负责定点帮扶工作的分管领导先后10次深入扶贫点,开展帮扶调研工作驻村工作队深入走访贫困户。与此同时,集团扶贫工作队积极联系当地政府,了解当地人民收入、土地使用情况及当地现有产业结构。通过不遗余力的走访、调研,为集团明确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二、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开展粮食产业化延伸服务

(一)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模式。由于北四家村和凤楼村有截然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集团对两支驻村工作队部署不同的工作任务。北四家村驻村工作队经过反复考察调研,向村民宣传推广适合当地水土种植的“辽粘3号”高粱。凤楼村工作队通过走访当地大农业从业者了解情况,并请教相关农业经济学专家,确定当地环境更适合发展畜牧业,于是投资凤楼村黄牛养殖场扩建项目。

(二)发挥企业优势提供帮扶。驻村工作队按照集团对扶贫产业发展方向的部署安排,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开展粮食产业化延伸服务。在粮食成熟期以合理的价格进行收购,至今累计帮助贫困户收购粮食480万公斤,有效帮助贫困户解决卖粮难问题。在北四家子村扶贫工作队协助村委会建立北四家村国峰土地专业合作社,实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行模式。有效发挥出集团自身产业优势。

(三)增扩建产业项目保就业。为增加贫困村就业岗位,集团通过直接投资、协调资金等方式,增扩建凤楼村黄牛养殖场、养羊合作社、恒利源养猪合作社、北四家村国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苹果采摘园、“庭院小养殖”等多个农业经济项目。这些项目带动贫困户的就业,年底分红也成为贫困户的稳定收入来源,逐步实现“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

凤楼村和北四家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对两村村民生活、工作都有所制约。集团累计投入协调资金120万元用于完善两村基础设施,在凤楼村投资16万元修建凤楼村上红石至凤楼屯砂石路3公里;修建凤楼村“幸福院”彩钢房一座。投资3万元,改扩建党群活动室,捐赠0.1万元的办公、电教、文体设备等,建设公示厅,开通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设备,多方协调桌椅等办公用品。在北四家村为村里新建一座桥(桥长17米宽8米),新修一条村路(1.5公里)。协调省民政厅投资25万元,集团投资8万元,建成400平米村民服务中心。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构建精神文明

(一)集团协调投入资金为两村新修建村部、党员活动室等党员群众学习活动场所,现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两个村子的驻村工作队分别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参加党员大会学习宣传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发展村青年入党。为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基础,让脱贫攻坚工作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更好开展,两村扶贫工作队在各村第一书记的配合下,选培后备村干部多名,使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为更好的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党的富民政策,驻村工作队在集团大力支持下,在新村部广场组织开展了两届北四家村村民文化艺术节,并举行大型文艺演出,充分宣传了党的政策,及集团党委对精准扶贫的决心。根据先进文化进乡村活动精神,结合凤楼村没有文化活动的实际情况,集团下属子公司出资7000元为凤楼村组建了一支广场舞队,并购置了服装、音响等设施。广场舞队成立后,使凤楼村的文化广场有了用武之地,村民有了观看舞蹈的新场所,参与跳舞的人也越来越多,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供稿单位:辽宁省粮食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责编:实习生、勾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