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构建“隔离墙”防止脱贫户“返贫”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扶贫案例

2020年09月24日14:19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部,全县总区域面积4488平方公里,辖12个镇(场)、1个街道办事处、261个行政村(分场)、1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0万,有汉、蒙、回、满等14个民族。开鲁县是《大刀进行曲》作者、革命烈士、著名音乐家麦新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是自治区级贫困县,革命老区。

开鲁县地处西辽河冲积平原西部,土质肥沃,平畴千里,年平均气温5.9℃,平均降雨量338.3毫米,无霜期148天。是国家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北方县域最大的红干椒生产集散地,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的美誉。

近年来,开鲁县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市场需求产业、金融支持产业开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推动简单的产业扶贫向高端的全产业链化扶贫转型升级,确定了“三三二”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即:依托以玉米种植为代表的金色农业、以红干椒种植为代表的红色农业、以瓜果药蔬种植和牛羊禽猪养殖为代表的绿色农业等“三色产业”基础,培育壮大玉米生物科技、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新型能源“三大主导产业”,推动商贸物流、红色文化旅游等两大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实现三次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构建产业化扶贫大格局,把农民嵌入全产业链稳定增收,确保高标准、高质量脱贫不返贫,实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富裕、乡风文明的“多赢”。

项目实施

开鲁县在实施全产业链扶贫,构建相对贫困群体“隔离墙”,建立扶贫长效机制,防止已经脱贫的群体返贫中,坚持聚焦精准,提高脱贫质量;坚持聚焦产业,持续助农增收;坚持聚焦长远,补齐发展短板。巩固了扶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的群体再次返贫,意气风发走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具体措施如下:

(一)坚持聚焦精准,提高脱贫质量。开鲁县坚持以解决贫困群体基本生活难题为目标,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工作标准,确保相对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有抓手、见成效。制定印发了《开鲁县有致贫返贫倾向一般农牧户帮扶实施细则(试行)》,建立健全县委领导、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职能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协调机制,推动帮扶举措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大病救助等制度以及县本级出台的教育、健康、就业、产业等扶贫政策有机衔接,确保帮扶工作靶向精准、聚焦精准。在帮扶中坚持因人施策、分类帮扶,对有种养能力发展产业的,政府协调金融机构为其办理小额扶贫贷款;对重大疾病患者,政府给办理大病救助二次核销;对因为意外突发事件、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困难的家庭,政府给予临时救助,形成覆盖全民,高质量的防止返贫的保障网络。

(二)坚持聚焦产业,持续助农增收。开鲁县坚持把推动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助力防致贫返贫的根本之策,实施“1+ N”带动型产业扶贫模式,让一个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一个特色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N户贫困户建立产业联合体、嵌入“三色产业发展链条”,为有致贫、返贫倾向的家庭擎起“保护伞”。依托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140万亩,年产30亿斤,打造全国玉米生物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基地,发展“金色产业”。先后引进玉王生物、华曙生物、开药集团、华北制药、圣雪大成、精晶药业、玉锋集团等玉米生物科技企业20余家,优先安置有致贫返贫倾向贫困家庭劳动力进企业就业,让他们拥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发挥开鲁县红辣椒种植历史久、规模大、技术成熟、品质优良、市场利好、前景广阔的比较优势,着力延伸红辣椒产业链,做大“红色产业”。依托晶山、蒙椒都、红源祥等15家红辣椒加工企业,带动2000多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践行生态文明,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依托伊赛肉牛、洪泰基础母牛、牧原生猪等龙头企业,带动16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4500元;依托田园蔬菜、骏腾马业、悠夫肉鸽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带动贫困户”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

(三)坚持聚焦长远,补齐发展短板。开鲁县将发展集体经济、庭院经济与扶贫开发、绿色生态建设、种养殖业结构调整、种养殖产业化发展相结合,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思路、分定制的原则,制定了《开鲁县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实施意见》《开鲁县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发展庭院经济“3+X”实施方案》,做到一村一方案、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一户一项目。先后投入5400万元扶持54个贫困嘎查村,年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万元以上,现村村集体有产业有收入,庭院经济让脱贫户的房前屋后成为“小银行”。

建设“隔离墙”防止返贫的成效

一是通过创建相对贫困“隔离墙”,提前介入,主动帮扶,使边缘户和不稳定脱贫户远离贫困。因病、因灾和意外事故等造成致贫、返贫倾向的一般农牧户,通过实施前端贷款贴息、医疗救助等措施,及时变“输血”为“造血”,使有致贫或返贫倾向的一般农牧户人均纯收入始终保持在贫困线以上,有效阻断致贫或返贫路径。通过落实相关政策已有效帮扶一般农牧户151户。

二是发展“3+X庭院经济”助力。打好家庭产业扶贫牌。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法,对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发放贴息贷款、免费提供农资等多种措施,引导帮助发展庭院经济、建立“扶贫车间”,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和红干椒、药材、林果、香瓜种植等特色产业,使每户贫困家庭都有1—2个产业收入支撑。对没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采取托管代养、资产收益等扶贫模式,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有产业,无劳动能力的有分红,户户都有增收项目”。全县发展庭院经济种植、养殖贫困户1895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三是实施“1 +N”带动型产业扶贫。全县通过发展玉米、红干椒、肉牛、肉羊、生猪、林果、蔬菜、肉鸽等“十大扶贫产业”,让一个产业带动一批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2200户贫困户通过肉牛、生猪产业,实现年均增收4500元;2000户贫困户通过嵌入红干椒产业实现户年均增收5000元;500户贫困户通过嵌入肉鸽等特色产业实现年均增收3000元。

四是通过就业,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设置卫生保洁员、政策宣传员、法制调解员、护林员等村级公益岗位,安置村级公益性岗位1518个,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五是社会效益。开鲁县构筑相对贫困“隔离墙”,真正体现了脱贫攻坚“干着前三年,想着后三年”的理念,建立起脱贫之后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有效地防止了脱贫户返贫现象的发生。(供稿单位:开鲁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责编:实习生、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