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合作助力脱贫攻坚

——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扶贫案例

2020年09月24日14:03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1、项目建设特点

第一、真正是京蒙合作的“产品”。2016年公司在京蒙两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北京挂职干部团队和当地政府高效、保姆式的服务推动下,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第二、优势互补、双方共赢。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将代表中国乃至世界最先进水平的休闲马铃薯、果蔬加工技术引入内蒙,与当地马铃薯、冷凉蔬菜种植优势相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双方共赢。

第三、涉及面积大、带动农户多。示范园总投资32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加工马铃薯和冷凉蔬菜67万吨,豆类6万吨,涉及种植面积50万亩,带动至少3万种植户,全部以订单方式固定价格收购,能确保长期稳定增收、脱贫、奔小康。

公司采取三项措施、两个方式帮扶模式,截止到2019年底,共带动3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是,采取订单帮扶措施。实行“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保护价与农村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签订购销合同,由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贫困户种植。公司先后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三岔口乡、察右中旗宏盘乡、土城子乡、察右后旗大六号镇、兴和县丰裕村等15家合作社(村集体)签订订单3.5万吨,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52户,1824人。

二是,采取就业帮扶措施。公司预置出多个就业岗位,专门接纳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薪资待遇上采用固定底薪+绩效工资的方式,鼓励多劳多得,实际收入达到4000-9000元/月。

三是,采取爱心帮扶措施。公司时刻关注周边弱势群体,针对因贫辍学的贫困生,给予经济上的精准帮扶。与察右前旗三中签订了“扶贫帮困100”计划,五年内每年资助20名贫困学生,目前已帮扶80人次。未来公司还将建立长期助学模式,帮助更多因贫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

四是,采取参与“万企帮万村”的帮扶方式。公司积极响应并参与万企帮万村,先后与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共计6个深度贫困村结成了帮扶对子,结合各村特色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贫困村早日摘帽。2019年共带动帮扶2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东油坊村采取两种扶贫方式:一是公司结合东油坊村农田多的特点,出资110万为村集体无偿捐献一批农机具,包括进口的拖拉机、植保机、马铃薯收获机等5台农机具,壮大集体资产,发展村集体经济。农机服务队在保证本村、本合作社耕作的同时,还向周边合作社及农户提供服务,村集体经济2019年纯收入可达15万元。2019年农机队运营成熟后,预计未来十年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20万元,确保村集体能够长期稳定脱贫增收。

二是公司帮助东油坊村建立合作社,并且订单采购。公司与东油坊村集体合作,指导并建立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以订单方式每年向东油坊村提供农产品订单需求,组织贫困户参与订单种植,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贫困户种植高产、高质、高价果蔬产品,并常年以稳定价格收购,精准控制种植成本,目前在东油坊村发展订单种植面积1000亩,每亩纯收入可达1200元以上,确保本村脱贫并能够长期稳定增收。

三是,采取建设扶贫车间的帮扶方式。京蒙帮扶资金,用于购置30套果蔬生产设备(油浴锅及附属设备),采取资产托管方式进行产业扶贫,设备所有权归30个村集体经济所有,村集体经济以资产租赁的方式委托给公司生产经营使用,公司采取连续10年向村集体经济支付租赁费的方式进行分红,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分红10万元,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红利给贫困户,并且公司优先收购村集体经济的农产品,村民优先就业,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本项目共带动1900多户贫困户,分享产业带动红利。

作为来自北京的民营企业,在国家重度贫困地区,将公司资金、科技、市场优势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进一步引领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推动农民脱贫、增收、奔小康的标杆示范企业。(供稿单位: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

(责编:实习生、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