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三扶”路上的行者——金寨县教育扶贫案例

2020年09月22日14:53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金寨县地处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高山相连,水库相间,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因生态保护、战争、移民等因素,在这38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的68万人中,有13万人为建档立档贫困人口,让金寨县成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深度贫困县。

金寨县共有学生8.6万人,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达2.1万,这些学生就读于全县400余所学校(教学点)中,如群星点缀在这个山区县的各个角落,5000余名教师为他们的成长耕耘在教学前沿,这其中,3300余名教师结对帮扶97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队伍建设,奠定了教育扶贫之根本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为此,金寨县教育局从四个方面,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壮大教师队伍。我县从2009年开始实施特岗计划,截止2019年已11年,共招聘特岗教师近2000名。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从2016年开始已实施4年,积极争取省招标倾斜,共招生573名,2020年陆续分配到乡村学校任教。

二是保障教师待遇。积极落实在乡村任教30年且仍在农村任教的教师不占岗位结构比评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乡村教师待遇极大提高;从2015年开始,按照“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规定,增核教师一次性增量绩效工资;从2013年开始实施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乡村教师人均年收入提高3000元以上。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把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全县4600多名中小学教师全部参加并通过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校本培训、集中培训等方式,强化师德师能建设。从2013年开始实施城乡交流计划,通过安排城区和乡村薄弱学校的教师相互支教,推动岗位培训。

四是强化管理队伍建设。为加强学校管理,金寨县教育局一直坚持对学校管理人员岗前培训。针对学校管理队伍老龄化现象,为防止管理断层,金寨县2014年和2017年开展了两期校长后备人才培训,共98人参训,现已走上管理岗位的有37人,其中7人在正职岗位,为金寨教育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优秀人才。

通过强化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为扶贫扶智垫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内“三扶”,有效阻止了贫困代际传递

学生资助,让贫困学生就学有了保障。近年来,金寨县累计投入各类教育资助资金11119万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12156人次,资助项目包括学前教育幼儿资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阶段助学金和免学费、大学新生资助等;累计为7995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6419万元,真正做到了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标准最高档”,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

控辍保学,让贫困学生积累知识财富。通过完善制度、建立机制、重点监测、对标施策,突出工作重点,采取“送教上门”、实施孤儿集中就读工程等形式保障适龄孤儿、残疾少年儿童全额入学。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我县“控辍保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61%,达到省规定标准。

资助育人,让贫困学生走上强者之路。我县始终把“资助育人”作为扶贫扶志工作的重点,通过宣传扶贫政策、开展“诚信教育”、“感恩励志”等主题教育活动,传导资助和自立自强并重理念,树立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诚信、感恩、励志理念,激发学生立志成才。

校内“三扶”工作的开展,背后是全体教师的辛勤工作:从资助对象的精准摸底识别、信息收集、资助过程的办理,到控辍保学措施的落实、育人教育活动的开展,每一个细节上都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汗水。因为他们的努力,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为现实。

结对帮扶,成功摘掉了贫困户头上的帽子

自2014年以来,全县3300余名教师结对帮扶9700余户贫困户,在教育脱贫攻坚督导组的指导下,他们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因人而异,因户施策,因地制宜,通过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产业助销和拉动外援等方式,让帮扶对象摆脱了贫困的困扰,走上小康之路。在扶贫的同时,他们不忘对贫困户进行扶志引导,通过政策宣传、邀请文艺队慰问演出,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并先后推出脱贫致富典型刘朝富、桂启江等,用身边的人影响身边人,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2020年,励志贫困户黄丙刚被评为“六安好人”。通过扶贫扶志,让贫困户不仅从生活上脱了贫,更从思想上脱了贫。

2020年,金寨县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退出了贫困县之列。这里面凝聚有教师的辛劳和智慧,他们不仅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推动这段历史的参与者,他们是金寨“三扶”路上的行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基层人民脱贫的时代初心。(供稿单位:金寨县)

(责编:实习生、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