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紧扣“精准”二字 聚焦重点贫困地区

2020年09月16日16:37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或“平安”)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号召,创新理念、机制和方式,紧扣“精准”二字,聚焦重点贫困地区的产业、健康、教育三大根源性致贫问题,打造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的“三村工程”(以下简称“三村”)。

消费扶贫方面,中国平安在今年5-6月启动“平安消费扶贫月”活动中,针对广东省对口扶贫协作地区、三区三州地区以及中国平安“三村工程”项目落地区县的扶贫农产品,进行线上推广销售,通过构建“金融流量转换成农产品销量”的消费扶贫场景,促进农产品销售。同时,中国平安还将通过“平安扶贫保”为广东省产业扶贫项目提供2亿元贴息贷款,贴息金额达1000万元;利用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支持扶贫农产品“三品一标”追溯体系建设,对符合条件的扶贫农产品提供包含溯源保险的放心码品质认证。

此外,5月底,中国平安还通过旗下“三村晖”APP推出“平安云农场”消费扶贫项目。平安集团高管带头认购农产品,以实际行动号召平安员工、客户和志愿者加入“云农场”,以“云”种一棵果树等形式,在农产品生长期即提前认购农产品,积极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助农扶贫,帮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助力农户增收。

平安“三村工程”项目落地的8个省份30逾种农产品将上线中国平安旗下金服淘宝店等电商平台,组织开展直播带货联动,发掘互联网用户消费潜力,助力消费扶贫云上行。中国平安还将在“平安三村工程”致富带头人培训班项目基础上,在广东省参与帮扶的中西部104个县,以及平安“三村工程”项目落地区县村,面向贫困地区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大学生、有创业经历的返乡人员,开展“消费扶贫·直播带货培训”,让每一位致富带头人都能用直播带货。

今年8月,“平安产业扶贫及乡村振兴基金”“妈妈的针线活”“平安健康守护者行动”等一系列“三村工程”扶贫项目落地凉山州。其中,“妈妈的针线活”创新设计扶贫模式,以艺术扶贫、金融扶贫为核心,探索环保生态扶贫模式,将“输血”转变为“造血”,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截止6月底,中国平安已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资金227亿多元,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036人,消费助力扶贫农产品销售达2.36亿元。

健康扶贫方面,平安集合优势医疗资源,以健康领域的精准扶贫为切入点,通过移动检测义诊、智能远程诊疗系统、送药下乡和村医培训等方式,深入农村开展系列健康扶贫活动。针对乡村基础医疗设施及人才培养提升等难题,中国平安为贫困地区捐赠医疗设备,截止到2020年6月末,平安已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升级乡村卫生所949所;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培训村医11175人;通过“健康守护行动-医行千万里,康护亿万人”项目,共组织移动健康检测车深入贫困乡村组织体检,免费进行各类脏器疾病和肿瘤常规筛查,先后在全国17省开展移动健康检测车巡诊554场,覆盖贫困地区人口近9万人次。

近年来,“三村工程”落地地区包括广西百色、四川凉山、云南昭通等地在内的广东东西协作对口扶贫地区以及江西寻乌、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等重点扶贫地区。中国平安在广西百色打造的产业扶贫“田东模式”入选国务院扶贫办《2018年中国企业精准扶贫案例》。自2016年起,中国平安承接了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连塘村、洋头村的结对帮扶任务,总计投入845.2万元。目前,两村可开发贫困户38户226人均达到100%脱贫标准,实现脱贫。

在扶贫道路上,中国平安用自身金融+科技的优势,在扶贫理念、扶贫机制以及扶贫方式三个层面不断探索创新,成功打造了平安特色的“三村工程”扶贫模式。未来,平安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为决胜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供稿单位:中国平安)

(责编:实习生、张晓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