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九载风雨驻村路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20年09月08日15:03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森布村位于西藏的西南部,距离拉萨15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森布村是一个纯牧业村,也是西藏的深度贫困村之一。2013年底,西藏分行驻村工作队正式入驻阿里地区革吉县森布村。

截至2019年末,森布村贫困户人数已降为零,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年人均收入达到近14000元。

自2011年末开始,西藏分行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驻村)工作。9年多时间,一批又一批西藏分行的驻村队员扎根在阿里地区基层一线,办实事、解难事,拔穷根、摘穷帽。

助力脱贫 做增收的“领路人”

森布村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36%,经济结构单一,村民受教育程度偏低,脱贫攻坚成本高、难度大。2013年末驻村初期,全村990人的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

是什么原因致穷?当地可以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又有哪些相匹配的优惠政策?带着这些问题,工作队员走村入户、现场勘查、查阅资料,制订《革吉县森布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他们发现,当地群众依靠传统粗放型养殖模式,收入不稳定,劳动力无法转移。基于现有资源,“牧业改革”是关键突破口,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在推进牧业改革中,村民不理解,他们就一遍遍讲解改革的好处;村民遇到困难,他们就一次次拿出解决的方案。通过鼓励联户放牧,工作队成功将48户无畜户的草场经营性流转,将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建立了养殖合作社,集中对牲畜“托管代养”,没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可入股分红,受益群众达110户360人。

同时,工作队将精力投入到产业化人工种草建设项目运营上,2019年,全村204人参与其中,共带动56名贫困户就业增收。村民桑嘎将自家草场经营性流转,自己主动参加县人社局组织的驾驶员培训,考取了资格证书,每月开洒水车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

资源变资金,村民变股民,收入翻了好几倍。尝到了改革甜头的村民,对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赞叹不已。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绵羊短期育肥、人工种草基地等一个又一个产业项目在森布村落地开花,为群众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增强了“造血”功能,群众的思想观念也逐渐从“要我富”转变为“我要富”。如今,村子里人人有事做、天天有收入,到处是红红火火的场面。

为帮助森布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缓解后期项目资金短缺问题,近五年来,西藏分行党委向森布村累计捐赠193万元,其中2019年9月,向革吉县政府捐赠“巩固脱贫成效 建设美丽家园”专项资金100万元,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实现零返贫,巩固脱贫成效。

真情为民 做群众的“贴心人”

驻村工作队肩负帮扶责任,带着对群众的真挚感情,以村为家真帮实扶,俯下身子做群众的贴心人,扎下根子当群众的知心人。不论大事小情,只要是村里的事、老百姓的事,他们总是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村支部书记多吉曲旦说,这些年,村里来了好几十名驻村干部。尽管有些人的名字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村里处处都是他们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第一年,村里加宽了道路;第二年,完成了土地整治的项目;第三年,村居环境更加优美了;此外,工作队还建立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机制,动员所有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还积极协调投入资金10万元修建高标准村级医务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医看病……

点点滴滴的小事改变着森布村,也温暖着村民。慢慢的,老百姓越来越信任和喜爱这支队伍,谁家煮了肉、酿了酒,都不忘给队员们捎上一份。队员们也和老百姓融在了一起。时间久了,汉族同志还能说出几句藏语,“突几其”(谢谢)、“秀巴德勒”(早上好)……略显生硬的发音却让群众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

强化党建 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自驻村以来,工作队依托党员活动室,创新活动形式,以建设“五个好党支部”活动为主线,引导村干部自觉加强作风建设。

利用52名党员力量对110户建档立卡户进行一对一帮扶,讲清惠民政策,鼓励群众外出务工,创造收入,起到传、帮、带作用;多次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带头、走前头、我示范、促脱贫”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爱国歌曲大家唱”红歌比赛等,激发森布村党员的使命感,增强了班子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驻村工作队员们用行动诠释党员担当,用一份份朴素的情怀坚守脱贫攻坚、振兴乡村、服务群众,真正让驻村“住”进了群众心里。

(责编:杜燕飞、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