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开:军魂在这里延伸

2020年09月03日16:41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王熙开,男,灌阳县新街镇马山村人,197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年后服役期满,退役回家乡务农,后到新街镇治安联防队任治安员,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任工作员、股长、副主任、副主任科员。2017年派驻灌阳镇鱼塘村任第一书记。

“有什么问题,我担着”

灌阳镇鱼塘村位于海洋山,海拔1000多米,山高路陡,属高寒山区,交通闭塞。该村有2000多人,38个自然村屯,村屯分散,田少地瘠,村民收入少,原集体经济薄弱,是灌阳县深度贫困村。2017年4月,中共灌阳县委委派王熙开担任灌阳镇鱼塘村第一书记。年近退休的他,初到这个村,看到这里贫穷落后,犹豫,彷徨。但是,“这里的工作哪由你多想,开弓没有回头箭”,“我要热爱这份工作,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王熙开自己给自己打气鼓劲。同时,骨子里的军魂也在激励他,鼓舞他。他说:“我要让军魂在这里延伸,脱下军装我依然是个兵。”

他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发现,鱼塘村虽然是高寒山区村,自然条件差,但这里具有茂密的森林,优质的水源,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等自然优势,很适合发展冷水鱼——鲟鱼养殖。

前几年,该村委在本村的老山屯曾组织村民养殖了鲟寻,但由于人心不齐和经营管理不善,这个干部群众期望能致富的项目便夭折了,使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积极性受到了重创,群众怨言多多。

王熙开得知此情况后,与扶贫工作队员及村两委干部另辟蹊径,爬山越岭,多次踩点,最终确定大华山屯作为养殖鲟鱼基地。又要养殖鲟鱼的消息一传出,当地群众有些不露声色,有些予以阻拦。为此,王熙开与村干部一道多次召开村民和党员代表大会,反复强调项目的可行性。“这个项目由村两委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请群众放心。”王熙开斩钉截铁地说:“我作为第一书记,我保证,如果出什么问题,我担着。”通过反复宣传,最后项目尘埃落定。

项目落地后,但缺启动资金。王熙开带领该村干部到县直单位争取资金,筹集资金10万元。他们事不宜迟,利用此笔资金在大华山屯建起面积约600平方米的鱼池8个,并铺设2000米长的水管,从高山上接来泉水。随后,带领村民到灵川县和临桂区学习养殖鲟鱼技术和经验,并于2018年购回鲟鱼苗3000多尾,由两户贫困户负责养殖,并成立鲟鱼合作社进行经营和管理。

经过两年多的养殖,鲟鱼长势良好,每尾重达3.5公斤左右,市场售价每公斤在50元以上。

2018年,正当王熙开正当思虑如何发展和壮大鱼塘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筹莫展时,此时灌阳县委和县政府却送来了东风,给该村下拨了1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他与村两委干部坚持“四议两公开”原则,研究决定将此笔资金用在刀刃上,采取两条腿走路。

一是将70万元入股电站,参与分红;二是将30万元用于扩大鲟鱼养殖场和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增收。随后,该村又给电站追加入股资金15万元,又给鲟鱼养殖场追加投入资金20万元,使项目不断壮大,效益大增。通过此一举措,使该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增加6万多元,该村于2018年正式脱掉“空壳村”的帽子,全村138户贫困户于2019年有133户顺利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为0.84%。王熙开说:“全村还有5户17人没有脱贫。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脱贫路上我们绝不落下1户1人。”

“有什么事,我扛着”

2017年以前,鱼塘村无村级服务中心,无娱乐场地和设施。王熙开进驻鱼塘村后,与扶贫工作队员、村干部商讨决定建一个功能设施齐全的村级服务中心。经过反复调查和论证,瞄准村委会附近一块约1亩左右的场地,当时与户主洽谈,户主开价4万元。过了几天,户主说要8万元。此时,王熙开心急了,“不能再等了,再等就建不成了,必须马上购买,有什么事,我扛着!”他铮铮有声。于是他带领村干部立即与户主签订了协议。

协议签订后,征地和建设资金从何而来?当时县里有关部门只承诺资助5万元。为此,王熙开绞尽脑汁,先从自己微薄的第一书记工作经费中挤出6000元,该村党支书范隆荣垫支几万元,付清了征地款。随后,他与村干部多次到县直有关部门争取资金50多万元,建起了一个较好的村级服务中心,给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广大群众非常感谢王熙开书记和村干部。

架桥修路,是群众最关心和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王熙开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传承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精神,反复做群众思想工作,并调处和化解了各种纠纷、矛盾,使群众自觉地、无偿地让田让地,出工出资架桥修路。同时,他与扶贫工作队员、村干部多次到县直部门“化缘”,争取资金。三年来,他为该村争取各项资金共830多万元,共修建公路13条、桥梁2座、饮水工程6处。

王熙开吃苦耐劳,敢闯敢干的精神,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点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退伍军人和第一书记的担当和责任。(推荐单位:中共灌阳县委宣传部)

(责编:实习生、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