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军:八年战贫路 一腔为民情

2020年08月31日11:05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2015年,结束了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戴家埔乡清秀村为期两年的定点帮扶工作,方敏军来到该县泉江镇集合村担任第一书记;2016年,由于组织的信任,他继续被派驻该县雩田镇村口村担任第一书记;2019年,他主动请缨留任驻村第一书记。

从机关到农村,从驻村队员到第一书记,他先后驻了3个贫困村,担任了5年驻村第一书记,用青春和奉献坚实地走过了8年艰苦的扶贫路。八年的坚守,他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事当“家事”,把驻村工作当“事业”,用脚步丈量为民情怀,在“第一书记”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实实在在惠民的作为。

党建引领,带强班子才能出战斗力

“脱贫奔小康,支部要担当。提高党支部的组织动员力、高效执行力,是第一书记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摘自方敏军扶贫日记

村口村是“十三五”贫困村,矛盾纠纷多、工作协调难、发展底子薄是该村的基本村情。方敏军刚到村里就发现,村“两委”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抓党建意识不强,村党组织威信不高;在自身发展上,存在“等靠要”思想,不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村集体经济薄弱。

面对现状,方敏军深知,只有思想脱贫,脱贫攻坚才有坚实基础,乡村振兴、发展稳定才会有可靠保障。

为此,方敏军创新党建促脱贫攻坚模式:抓书记引导,抓班子引路,抓党员引策,引导村干部“唱主戏”。在他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规范了村“两委”运行机制、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并增强了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感召力。

修通村口自然村通组公路,村民们盼了20多年。但因为沿路涉及到多家的房屋和田土,矛盾深、纠纷多,村干部不愿去啃这块“硬骨头”。“这是一次既能解决民心实事,又能锤炼支部一班人的攻坚能力,能提升村干部威信的机会。”方敏军抓住这次机会,把征地拆迁工作任务分到每位村干部身上,要求他们谁的片上谁负责,在规定时限内必须交账。

调度会上,有的村干部以自己片上任务重、干不了为由推拖工作,方敏军一边进行思想上的动员,一方面帮助村干部找解决方法,做到既下任务又教方法。在他反复的思想搅动、调度推进下,后来很少有人说工作做不通、推不动,并逐渐形成了大家一条心、先进帮后进的良好风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钉子户”最终让出了门前地,水泥路修通了。

五年来,村口村完成了改电、改水、改厕,村庄亮化等多项民生工程,还通上了往返于县城的公交车。一件件惠民的好事、实事,让方敏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还记得2018年6月的抗洪,支部一声号召,在家的党员和群众,自发地聚集在党旗下,顶着炎炎烈日,挖的挖、扛的扛,有的群众甚至出力又垫资,把自家的木头扛出来、农用车开出来,免费运输沙土,支部的先锋引领作用在那一刻得到彰显。”方敏军回忆,从一盘散沙到握指成拳,这就是“支部有凝聚力,才能出战斗力”的最好诠释。

产业引领,抓好产业才能有发展后劲

“产业找对头,脱贫有奔头。只有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才能找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摘自方敏军扶贫日记

村口村有丰富的山泉水。怎么让优质山泉成为村子发展的源头活水?是方敏军一直在谋划思考的事情。

趟着连绵数百米齐人深的荆棘实地探测;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水质检测;处理11户被征地农户的矛盾纠纷;化解村民对饮水水量不足的担忧……2019年3月,村里成功引进江西正元饮用水有限公司,今年6月26日,水厂实现投产,不但为村民提供了多个长期就业的岗位,还预计每年村集体可增收50万元。

此外,700余亩的脐橙基地、200余亩的小龙虾养殖基地……村口村村民的致富门路变多了,村子发展的后劲更足了。

只有产业引领,才能让村民生活脱贫。

刚到村口村,面对村里没有产业发展项目,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现状,方敏军经过调研后,决定村民要脱贫致富得从土地上想办法,从种养上找出路。

通过“大户+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村里成功引进脐橙种植和小龙虾养殖项目。一开始,群众对项目并不看好,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不肯把土地流转出来、对产业发展没有信心。在大户和党员的带头种植下,第三年就产生了经济效益。慢慢的,发展到现在,全村已种脐橙700余亩。

但在这期间,方敏军却经历了人生中最煎熬的时光:为了协调水厂建设土地征用工作,父亲因癌症去世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妻子高龄生育二孩需要陪护,上学的孩子需要陪伴照顾,而他却在坚守在扶贫一线……

“扶贫只有产业旺,脱贫才有含金量。”方敏军就这样带领村民,一步一步从脱贫迈向致富路。

温润民心,化解群众心结才能有引领力

“第一书记必须真正扑下身来、沉下心去、蹲到村里,扎实工作,才能和群众心贴心。”

——摘自方敏军扶贫日记

“刚来时,村民们经常说我是市里下来的,还是个警察,能干什么,无非就是来镀镀金的。”方敏军说,当时,他就决心要干出几件像样的事来,要让村民认可。

在走访中,方敏军得知80岁的老党员杨君坦很羡慕邻村已经装上了自来水,而且“不断水,随时能用上自来水”是全村群众多年的心愿。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村民们的心愿,方敏军与县自来水厂联系,但由于水路长,且水压不够,只能放弃。之后,他又领着村干部花了3个多小时,徒步七八公里的山路寻找水源,决定在村里建设集中供水项目。经过近1年的努力,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们终于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渐渐的,村民们有事喜欢来跟他反映、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向他诉说:老支书郭湖运打开了“心门”,成为他无话不谈的好参谋;“懒汉”张南生在他的劝导介绍下,丢掉了酒瓶子成为了企业工作标兵;贫困户杨丁生在他的引导下,主动发展生态养殖,实现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每次任期期满的时候,我既感高兴又觉得难舍。高兴的是,我有机会可以回机关工作,能够和家人天天在一起;难舍的是,很多事起步了,却没有做完,离开会留下遗憾。”2019年6月,方敏军的第二个任期到了。有一天,村书记递给他一个信封,打开一看,那是一张按了15个红手印、村民代表请求他留任的联名信。“群众的这份信任让我久久不能平静,那15个鲜红的手印坚定了我的信心,让我选择了继续留任。”

从来真情最动人。从初心抉择到真情融入再到坚守留任,方敏军懂得了“倾入真心,自然赢得民心”。

如今,方敏军仍坚守在扶贫一线,他说,将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毅力,一鼓作气带领村民们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推荐单位:吉安市公安局)

(责编:实习生、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