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搭把手 攻坚硬骨头

——中国电信探索滇黔桂石漠化山区扶贫新模式

2020年08月20日15:20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田林县浪平镇属滇黔桂连片石漠化地区,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落后,人均收入低,贫困发生率高,是田林县脱贫攻坚的“硬骨头”。2015年底,全镇贫困发生率达39.58%,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全县贫困人口23.18%,经过2016-2018年的努力,全镇有3个村2382户10743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7.72%,未脱贫户人口仍占全县未脱贫人口22.95%,2019年贫困发生率预降到3.12%。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合作伙伴捐助1420万元,做实姬松茸产业扶贫,探索出一条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新路子,使当地群众逐步从“环境脆弱-生活贫困-掠夺资源-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怪圈中走了出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

一、找准产业,靶向精准施策

2018年,经深入调研探索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的路径和方法,结合田林县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浪平镇党委、浪平村“两委”试水种植姬松茸的内生动力,在浪平村引进姬松茸项目基础上,在2018年底援助资金75万元,推进项目建设种植大棚达到55个规模。

该项目自2019年6月开始产菇,到9月底出菇8茬,累计产量35万斤、产值158万元,预计全年平均产菇1万斤/棚、产值4.5万元/棚、农户纯收入2万元/棚、村集体收入3000元/棚。项目带动11户贫困户种植,贫困户增收约6万/户,吸纳就业人数83人,其中贫困户就业人数57人,受益贫困户达40户,带动贫困人口临时用工150人次,有效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开启了石漠化山区发展产业和脱贫致富新路子。

二、定准机制,个人集体并扶

推广采用“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合作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由镇政府组织项目实施,合作公司负责提供菌种、技术指导和保价回收销售,农户负责种植、管护、采收,专业合作社负责生产经营管理,按照《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村“三变”改革原则进行经营运作。一是成立以村集体领办的专业合作社,让村集体成为专业合作社的主心骨,并以合法合规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将捐助资金捐给村集体,村集体以这笔资金入股到专业合作社,成为大股东参与分红,把控经营方向,掌控集体资产;二是输血造血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村集体、合作公司、农户三方都分别出资,确保项目资金来源,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实现三方共赢;三是严格执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计提大棚固定资产折旧分摊,作为3年后(大棚寿命3年)第二轮种植的资金来源,确保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三、集中发力,形成规模效应

浪平镇姬松茸种植项目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带贫效果明显,是石漠化山区脱贫攻坚的一条好路子。2019年5月28日,中国电信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桂清带队,深入浪平镇开展产业扶贫调研活动,在田林县召开定点扶贫调研工作座谈会上,与田林县委、县政府达成一致,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将浪平姬松茸扶贫产业园种植大棚扩大到510个,之后又增加建设平塘乡250个大棚,并携手华为和中兴公司合作伙伴共捐助1420万元,投入田林县姬松茸产业扶贫项目,复制扩大产业规模,助力决胜田林县石漠化片区脱贫攻坚战。

目前,新增的705个大棚(其中已完成500个,全县总共已建成555个)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签约租地和搭建当中,复制扩大到浪平村、唐合村、群众报名预定种植非常踊跃,预计到明年,可实现760个种植大棚、年产姬松茸4000吨的生产规模(一个大棚一年产值4.5万元),将成为全国较为集中的姬松茸生产基地,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是央企落实国家《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具体探索实践。(推荐单位: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脱贫攻坚战指挥部)

(责编:实习生、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