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碧江:“六化联动”助推乡村振兴 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08月19日15:04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苏州昆山与铜仁碧江自2017年12月签订《东西部帮扶协作脱贫攻坚合作协议》以来,两地党委政府在项目扶贫、农业扶贫、民生扶贫、旅游扶贫、消费扶贫、劳务扶贫等六个方面持续用力,探索公司加园区、公司加合作社、政府支持加社会力量、旅游加扶贫、生产加销售、劳务加扶贫的共建模式,将项目变产业、帮扶资金变村级资产、单一帮扶变多元帮扶、生态优势变旅游资源、农产品变商品、劳动力资源变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在2018年的脱贫攻坚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中,碧江区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7.64%”的成绩精彩出列。2019年底,累计脱贫7033户24922人,贫困发生率“清零”。

一、推进园区产业化,携手做深项目扶贫

昆碧双方以园区共建为载体,狠抓项目带动、产业发展,铜仁·苏州产业园先后获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省级清洁生产示范园区。一是突出项目带动。承接苏州和昆山产业转移初具规模,开设扶贫车间7个,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45人。支持正光、矮屯、打角冲等6个安置点建设,助推5万人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二是夯实合作基石。出台《苏州对口帮扶铜仁实施计划》《铜仁·苏州产业园合作共建工作实施细则》,签订《苏州铜仁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苏州铜仁人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深化东西协作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注重规划先行。邀请苏州工业园设计团队编制《铜仁·苏州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已获批复,规划面积扩容到46.5平方公里。邀请同济大学编制《铜仁·苏州产业园核心区城市设计规划》,6.18平方公里核心区已通过论证。四是释放发展活力。铜仁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铜仁·苏州产业园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十四个方面对园区进行授权管理和政策支持。建成铜仁·苏州产业园一站式服务大厅,正在推动“二号章”审批和封闭管理运行模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五是创新开发模式。昆山高新集团入驻园区,成立铜仁锦峰开发有限公司,注册基本金1亿元。公司投资收益5年不分成,全部用于共建园区滚动发展,确保共建园区发展后劲足。目前,该公司全额出资的200亩高端装备产业园正在建设。六是完善功能载体。实施同心湖大坝、人才公寓、规划展示馆等22个单体项目,支持园区新建中学1个、小学5个、幼儿园5个、卫生服务中心(站)6个,倾力打造“产城融合”新典范。

二、推进产业联动化,携手做优农业扶贫

整合政府帮扶资金、村企有效资源、社会帮扶力量等资源,在深度贫困村高坝田村实施蓝莓种植项目,激活乡村“造血”功能。一是探索“公司+合作社”的合作模式。高坝田村成立合作社,与昆山鲜活果汁有限公司合作。公司提供蓝莓树苗、种植技术培训指导、跟踪服务,合作社负责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管理。二是探索“试种+跟种”的经营模式。按照“规模控制,分步实施”原则,第一阶段筹集东西部帮扶资金150万元,公司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共完成蓝莓示范种植120亩。第二阶段,群众积极响应跟种蓝莓,计划到2020年底扩种1000亩。三是探索“零售+包销”的销售模式。公司负责蓝莓采购和兜底销售,产出蓝莓以采摘零售优先,零售剩余蓝莓冻果由公司以每斤不少于10元的价格包销,实现合作社与企业在产业选择、技术指导、销售渠道的全方位对接。四是探索“务工+分红”的收入模式。合作社聘请当地群众管护蓝莓园,已发放121人劳务费32万元。同时,蓝莓园年利润按照“622”模式分配,即:60%用于贫困户分红,20%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积累,20%用于管理人员工资、劳务费和再投入。蓝莓种植项目从2018年9月启动,2019年建设,2020年扩建,现已流转整合土地1000亩,统筹昆山帮扶资金680万元。目前,蓝莓园已完成“粉蓝”“灿烂”“顶峰”“杰兔”“巴尔德温”等五个品种700亩9万株蓝莓树苗栽种,成活率99%以上。合作社共联结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726人,覆盖482户1410人,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股份分红等方式实现稳定增收。

三、推进民生集聚化,携手做实民生扶贫

探索“精准扶贫+政府支持+社会力量”的扶贫模式,实施“昆碧幸福里”项目,覆盖坪茶村五保户17人、留守儿童65人、留守妇女62人。一是聚集资金助力项目建设。2018年7月,率先在铜仁市建设首个综合关爱中心——“昆碧幸福里”。2019年4月投入运行,项目占地2.5亩,投入资金130万元,其中:建设费用80万元,由昆山政府支持;每年的日常运营费用50万元,由昆山张浦镇、昆山民政局、昆山总工会及老党员汤仁青等社会力量共同支持。二是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东西协作与农村基层党建有机结合,在“昆碧幸福里”打造为当地贫困党员提升教育培训和致富能力的党建宣教室,并配置阅览室、影视放映室、休闲娱乐室,丰富村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满足群众文化娱乐需求。三是完善功能助力民生福祉。建成党建引领、基本医疗、日间照料、留守儿童关爱和留守妇女就业培训等较为完备的服务功能,增强困难群众民生保障。目前,共照料特困老人17人,其中:为14名老人提供集中用餐、3名老人送餐到家。组织昆山公益协会、青年志愿者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开展“四点半课堂”活动,陪伴孩子做手工、猜谜语和共享阅读。

四、推进市场导向化,携手做强旅游扶贫

探索“农旅结合+乡村振兴”的扶贫模式,在碧江川硐板栗园村范木溪建设精品民宿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一是打造协作共建新模式。2018年11月,该项目由昆山援碧工作组、昆山旅游度假区和乡伴集团树蛙部落发起设立,一期投资1200万元,由昆山帮扶资金实施。目前,已完成14户村民的搬迁安置,建成树蛙部落10栋、2栋老房屋改造、乡创中心风物馆、乡村振兴学堂、主题餐厅等基础配套设施,正在试运营。二是打造旅游扶贫新业态。将教育帮扶、产业富民、旅游度假三者融为一体,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建成双创中心(含风物展示、乡村文创、扶贫展示、教育培训)。乡伴集团树蛙部落将定期为当地村民培训文化旅游知识、环保知识、保洁技能等岗前培训,一半以上的员工从当地招聘,使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三是打造乡村示范新标杆。板栗园村成立合作社,积极参与项目运营、垃圾处理、生态保护等工作,项目覆盖全村168户贫困户,项目运营后,年分红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年收益的70%。在增加当地就业机会的同时,鼓励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在双创中心设有培训中心,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健康美食、休闲娱乐等衍生行业,带动周边区域的柚子、黄桃、竹笋等特产经营,帮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五、推进品牌标准化,携手做大消费扶贫

为满足昆山消费市场对碧江优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持续推进产销对接。一是实施标准化种植。自2018年以来,昆山已派出18名农口专家到碧江服务。重点对高坝田蓝莓、白水大米、马岩食用菌等20个项目在育苗、栽培、采摘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化建议,大力实施农业特色项目农产品标准化种植。二是实施品牌化创建。重点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打造碧江农业金字招牌。现已认证无公害产地8万亩,获批无公害产品18个、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如:立足白水特殊地理条件,提供农机装备、虫害防控物资和技术支持,打造核心面积250亩的“白水贡米”,共建“绿色防控示范区”。三是实施多元化营销。积极引进新宁物流、布瑞克农业大数据等公司,筹建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和农产品上行物流体系。与昆山“昆意浓”、“邮政与你有约”等电商平台建立农产品线上销售合作关系,与江苏一多文化创意公司、昆山市粮油购销公司等7家单位签订农产品线下直销合同,在昆山开设“昆碧乐比邻”东西协作农产品展销中心,构建“线上+线下”、“包销+零售”的营销体系,主打销售碧江35种农副产品。

六、推进就业常态化,携手做细劳务扶贫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已向昆山输出劳务四批次、共759人(含贫困劳动力284人、易地移民搬迁户88人)。一是建立组织协调机制,确保快速反应高效协同。碧江方面,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组建工作专班强力推进。昆山方面,高新区专门会同前方工作组共同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两地就业部门积极对接,建立微信工作群,强化信息互通。二是建立舆论宣传机制,确保全面掌握就业意向。开展大排查、大走访,运用“微信、乡村大喇叭、短信”等媒介,发布昆山用工信息2000余条。同时,昆山企业派职员到碧江,以见面会、咨询会等形式让群众全面了解昆山就业有关信息。经过摸排,共有800多人愿意前往昆山丘钛、淳华、纬创、富士康等企业就业。三是建立跟踪服务机制,确保无缝对接精细保障。送工之前,提前对务工人员做好体温测量、14天痕迹检查等措施,防止带病输出。送工环节,碧江组织专车将务工人员送到铜仁凤凰飞机场或铜仁高铁南站,到站后,再由昆山方面组织车辆直接护送到企业。送达之后,昆山第一时间对务工人员进行体检,并免费提供口罩、被褥等物品,企业食堂专门开设贵州菜窗口。四是建立政策保障机制,确保务工人员稳定就业。碧江区就业局明确专职人员赴昆山进厂核实、办理相关补贴申请,打通政策申报“最后一公里”。对于在昆山连续务工3个月以上和6个月以上的贫困劳动力,经审核通过,公示期满7个工作日内,将通过银行转账直接拨付给务工人员个人一次性稳岗补贴3000元和一次性求职补贴1000元。(推荐单位: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政府)

(责编:实习生、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