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江苏篇
特写:在这里,遇见美好中国的样子
2020年08月03日10:41 来源:人民网
生态人文摄影师孙晓东在谢家路实现了诗意地栖居 冷金明摄
大暑刚过,阴雨未停。只要不远足,生态人文摄影师孙晓东就很享受地呆在村子里。谢家路——这座太湖东南的田园乡村让他实现了诗意地栖居。
四年前,因为一个蚕桑文化的摄影项目,孙晓东与吴江震泽结缘;一年前,他把工作室从上海迁到村里,取名“籽庐”,寓意要像一颗种籽般落地生根。
从桑田水稻到虫鱼飞鸟,从雨露秋霜到彩虹日落,从时令美食到醇厚乡情……孙晓东关注这里的自然生态,也关心这里的社会人文。他的摄影作品,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里已是一种文化的标识。而他持续跟踪的蚕桑主题,也是当地近些年重新起势的传统产业,只是这个产业在现代蚕桑人的努力下被赋予了新的生机。
“蚕桑是丝绸的根,震泽作为千年蚕乡,这门产业丢不得。”一撮桑叶茶在开水冲泡下散发出独特的清香,全国三八红旗手、太湖雪蚕桑文化园的主人胡毓芳呷一口茶,娓娓道来。她1990年代下海,正赶上东桑西移,本地种桑养蚕逐渐萎缩,几经商海沉浮她于2002年创办太湖雪主打蚕丝被,现已成为“苏州蚕丝被行业第一股”。
太湖雪桑田蚕房航拍图 冷金明摄
事业做大的胡毓芳有了把产业链向桑田延伸的新愿景。她想到了先辈费达生,费老自1920年代即在当地开弦弓村开展现代蚕桑业实践,终其一生都在致力蚕丝科技的推广。五年来,胡毓芳运营的桑田规模从650亩增至1000亩,26个蚕房年出蚕茧十几吨。
新时代下种桑田,胡毓芳最看重两点:一是创新,二是富民。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把农业现代化用到种桑上,把工业化用到养蚕上,还在蚕娘中间推行管理创新。养蚕分三季:春蚕、早秋和晚秋。每季50张种,每张种产出80斤蚕茧算合格,超出部分的收益一半都用于奖励蚕娘。
65岁的周勤娥是养蚕能手。在太湖雪养蚕,她一天的报酬是120元,加上出茧的绩效奖励,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当然,这份收入对他们这个流转有260亩农田的种粮大户而言微不足道,对她却是老有所为。仅种桑养蚕板块,太湖雪每年的用工量在两三百人之多。
千亩桑田里,胡毓芳独辟一块果桑园,面积100亩。她以此为载体涉足文旅产业,每年五月前后的果桑采摘节业已小有名气,日常则提供垂钓、烧烤、科普等多种服务。51岁的姚力卫目前负责这块休闲项目的管理,他还酿得一手桑椹酒,烧得一锅咸肉野火饭,不少人冲着这个可口的味道屡屡成为回头客。
孙晓东在谢家路的籽庐工作室 吴纪攀摄
面容和善的老姚其实不简单,他年轻时做过多年煤炭生意,住的是300平米的两层别墅,两台车他和妻子各一辆上班代步,夫妻俩一年总收入15万元左右。最让他牵肠挂肚的儿子,留学回来后在上海外企里工作。目前的生活让他感恩知足。“生活早就小康了,关键心态也要好,不用到处攀比。”他说。
时近中午,籽庐里咖啡飘香,屋外小雨淅沥,孙晓东从茶台前站起,他有事要去一趟上海,“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很是方便”。“去上海,回村里”已是他的常态。相比都市里的工作,他更喜欢在村里生活的状态,这里鱼米之乡的富足、有规划节制的发展、温婉内敛的乡风,都让他感到这就是他所遇见的美好中国的样子。
(责编:董晓伟、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