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走进重庆

重庆开州:昔日深山穷乡里 今朝木香第一村

曹昆 刘政宁 黄亚辉

2020年07月29日15:19  来源:人民网

 

 

“吃的是三大坨,穿的是巾巾索,睡的是包谷壳,烤的是转转火,住的是板板窝”。过去,在重庆市开州区关面乡,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关面乡山高谷深坡陡,全乡难得找到一块平坦的土地,是开州区地理条件最差的乡镇。全乡户籍人口10533人,贫困人口曾有569户2302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1.8%,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仅为8328元。

如此薄弱的基础,却在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826元,较2014年增长了2倍,到底是什么“魔法”,让小山村告别贫穷,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连绵大山蜿蜒成屏障。曾志强摄

为探究其中关窍,记者从开州城区驱车五个多小时,到达海拔2100米的七里坪木香产业基地,望着铺满山坡的木香,答案不言自明。

随行人员冲着山坡高声喊了一声,不一会儿,一个身穿格子衬衫的中年男人,笑容满面地赶了过来。这是关面乡泉秀村54岁的村民李棉华。

“我家里种有百余亩木香,每年产出1万多斤,算下来,能赚个六七万元。”李棉华靠着种植木香,拉扯两个儿子上学、成家。“我们在山下买了房子,妻子身体不好,和孩子们都住在那里。”

虽然木香支撑着全家的生活,增加了家庭收入,可种植的过程实在辛苦。“要耐得住寂寞,管护、除草、挖药,一年要在山上住10个月。”为此,李棉华摒弃了传统的药农草棚,在地垄边盖了水泥房,遮风避雨效果好多了,“这也是个家呢。”

李棉华在地里劳作。曾志强摄

“以前老百姓种的都是包谷、洋芋、红苕,卖不起价,仅能填饱肚子,俗称‘三大坨’。”关面乡党委书记郑斌介绍,泉秀村235户,796人中,种植木香的就有100多户,约300人。 “现在,我们因地制宜种植特色药材,木香、黄连、厚朴成了村民们捧在心窝窝的‘三大宝’。像李棉华这样,靠种植木香致富的村民占了一半。”

选对了产业,如何保证药农们的收益?

经过调研和走访,关面乡摸索出一条从“边上看”到“一起干”的思路,具体表现为,打造“股份农民”为核心,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

光喊口号不行,落到实处怎么推进?推广股份合作式利益联结模式。郑斌表示,全乡237户村民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身份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实现增收致富,“具体措施为土地流转,这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还可参与合作社务工,年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

大山深处的木香基地。曾志强摄

同时,发展龙头带动式利益联结模式。让全乡18家新型经营主体作为龙头,通过享受财政资金政策,帮助130余名农户实现增收。

土地入股兜底,龙头带动增收,还需要一层“保险”,就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壮大集体经济。

据了解,泉秀村将43万产业发展资金作为村集体资金入股木香股份合作社,粗略计算,2019年就有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这些收入用于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完善,让小山村彻底改变了模样。

“致富路子多,将来可以考虑吃‘旅游饭’。”李棉华畅想,这些年木香如能卖个好价钱,过两年就再开个农家乐,把日子越过越好。  

(责编: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