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道光》扶贫人物系列报道——

党报扶贫人吕晓勋:脱贫工作要落实到土地上

人民网记者 史雅乔

2020年06月30日09:34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编者按】2020年是脱贫收官之年,在决战攻坚的前线,那些奋斗在基层的扶贫人以他们的行动和信念为武器,向“贫困”发起了总攻。他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之路,也照亮了人们的心。面对扶贫这样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他们有什么想法,又是如何解决了一个个困难,完成了自己使命?人民网扶贫频道记者近期对一线扶贫人进行了采访,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故事。

2010年,吕晓勋大学毕业后来到人民日报社,经过总编室校检组校对工作的锤炼,在评论部成为了一名新闻评论员。2018年,人民日报社在全社范围内为对口帮扶的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招募驻村书记,吕晓勋主动报了名,经过选拔现挂职平坊满族乡于营村第一书记。

两年过去了,于营村实现了整体脱贫,路灯亮了,道路通了,旧房翻新了,还推动实施了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在于营村大变样的同时,吕晓勋也正完成着自身的蜕变。

用脚丈量“土地上的中国”

人民网记者通过视频连线吕晓勋时,镜头里的这位驻村书记,有着黑红的脸、利落的寸头,黑框眼镜后是笑眯眯的眼。

跟着吕晓勋的镜头和讲解,我们看到了今天的于营村:

“这里是我们的村民广场,2019年年底建成的,有500平米左右,既是村干部与村民交流学习的地方,到了晚上也是大家伙跳广场舞健身休闲娱乐的地儿。”

“这里是村部,是个四合院结构……”村部里从群众接待到党务公开,从图书室到妇女之家,一应俱全。

在村史馆,陈列的老照片、物件、人物照讲述着于营村的前世今生:那里有贫穷的过去,正在走向幸福的现在,更有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奋斗历程。在对比中,我们看到了更多变化,曾经图纸上的标识,已经一个个变为现实。

新建成的主街平坦宽阔,用吕晓勋的话说,“你看这个主街道,比咱们报社里的路不差!”过去一到晚上就黑黢黢的村路,如今也装上了头戴光伏板的路灯;曾经藏身在村民家附近的垃圾场、闲置老卫生室,在广东国强公益基金会大力支持下,改建成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天都会定期开放,除了儿童读物还有健身器材,更配备了两台电脑一台打印机,“这是电子阅览室”,吕晓勋介绍说。

吕晓勋大学是在北京上的,大城市里的生活与于营村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实,无论大城市或乡村,它们都是中国,是土地上的中国。”吕晓勋扑下身子、沉下心,学着接近土地,接近农民,用心去感知中国最真实的基本面。

把好事办好 把实事办实

2019年1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习近平总书记与身在于营村的吕晓勋进行了连线交流。

“总书记叮嘱我们,要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吕晓勋把这句话默默在心里念了很多遍。

初见于营村,这里自然资源匮乏,村民们靠天吃饭,收入大多靠种植玉米和外出务工,建档立卡贫困户将近1/3,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村子里道路破损、污水横流,没有好的卫生环境,没有有力的领导班子,没有像样产业,可以说是对贫困几乎束手无策的“三无村”。

吕晓勋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走访在家的120多户村民,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的想法愿望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心中有了数,他手绘出两张涵盖4个自然村的“于营村引导图”,细细标注位置、所属小组等信息,放大打印后贴在村部办公室。随后建立起村务微信群,及时发布村级公告,截至目前微信群已经有近300人。

发展产业,是帮助老百姓脱贫的关键。注意到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有限,吕晓勋产生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玉米改成其他经济价值高、管理相对简单的作物的念头。

吕晓勋想到了近些年在城市餐桌上风靡起来的秋葵。一方面认真调研了解秋葵在本地落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向秋葵种植的专家请教取经。小心求证与大量准备工作之后,吕晓勋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可试。

经过吕晓勋反复讲解、“推荐”,部分村民表示愿意尝试这个“看起来像是辣椒”的新鲜作物,小小的秋葵在村内流转的10亩土地上开始了试种。

“过去大家种玉米,望天收。赶上丰收,每亩纯收入也就不到1000元;遇到歉收,每亩纯收入可能也就200-300元,甚至还有可能赔钱。改种秋葵后,每亩至少产1500斤,按每斤市价3元算,也有近5000元左右的毛收入。去年村里种了13亩秋葵,总共卖了超过7.5万元。”说话间,吕晓勋来到一片秋葵地,鲜嫩的小秋葵躲在叶子下。

“这些秋葵,现在已经开始发货了。”吕晓勋在视频中一边给记者直播秋葵的生长情况,一边跟身后几个正在除草的村民聊天、话家常。

吕晓勋与收获的秋葵(受访者供图)

与村部一桥之隔的地里,长着一片红薯苗。吕晓勋介绍说,今年为了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里的承包大户种植了260亩红薯(每亩给村100元服务费),村集体种植了6亩土豆、6亩秋葵。红薯亩产至少4000斤,土豆总产量预计超过2万斤,秋葵总产量预计超过2万斤。这些作物,总体预计可为村增收6万元(红薯2.6万元,土豆1.5万元,秋葵2万元),帮助在村村民务工增收30多万元。

“这么一来,土豆和秋葵将在线上、线下同时售卖。村里和滦平当地公司达成收购协议,合格红薯以保底价收购,以此提高承包大户的生产积极性,也切实保障农民收入。” 吕晓勋望着地里郁郁葱葱的小苗,心里装着于营村的小康。

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也是重中之重。2019年开始,吕晓勋协助村里多方争取支持,开始改建、新建村里的8座桥。除了加固原有桥身,还在人民日报社、滦平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修建了新河坝。村里用“传统文化街”,“农耕文化街”,“法治文化街”串起了一户户村民,“仁义礼智信”的图画下,有村民正在择菜,新换的院门上挂着花花绿绿的端午节艾草包。不远处的山上,能看到已经建起来的光伏站。“我们村部的屋顶,还有刚才你们看到的路灯,都加了光伏板。”

当日常工作从繁杂的理论文字转变成于营村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事,吕晓勋深刻体会到“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在扶贫宣传中践行“四力”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吕晓勋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的要求,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增强的期望。

当了驻村书记以后,吕晓勋眼里看的,脑中想的,心里记挂的无一不跟村民脱贫致富有关。“扶贫这件事,现在媒体的宣传,大多集中在成功经验上。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更要关注那些失败的案例,在基层开展扶贫工作,有的项目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很常见的。这就更需要我们从中总结经验,才能避免其他人走弯路。”

吕晓勋的挂职时间还有半年,而这段特殊的驻村扶贫经历使他对国家的政策有了从理论到实际的切身感知。在吕晓勋看来,于营村的小康之路才刚刚开始,从扶贫到全面脱贫到稳固脱贫成果不返贫,再到乡村振兴,让村民增收受益,是每一个扶贫干部,也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承诺。

采访即将结束时,吕晓勋说,“从前,人们说于营村是‘好山好水好无聊’,现在人们说于营村是‘舒适小山村’,要我说,这里更有一片广阔天地!” 

(责编:史雅乔、杜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