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助力三十余万人脱贫,碧桂园集团多策并举——

帮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本报记者  崔  璨
2020年06月05日07:1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扶贫项目涉及16省份57县,结对帮扶覆盖9省份14县,累计助力脱贫人数超31.8万……这是碧桂园在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投身扶贫公益事业中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碧桂园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通过推进消费扶贫、培养扶贫人才、创新扶贫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脱贫奔小康。

消费扶贫——

不让贫困户的瓜烂在地里

“我们的羊肉质很好,但因为收购不稳定,所以也不敢扩大养殖规模。现在有了碧桂园的支持,收购渠道稳定了,我决定多建一些羊圈。”

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养羊大户马忠华,过去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2018年起,碧桂园帮扶建立标准化生产,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已售出东乡羊约2.9万只,惠及约6000名贫困户。马忠华也抓住机会,率先脱贫出列,还雇了多名贫困户帮他放羊,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碧桂园一直在努力。构建产销对接机制,打造“有品质、有温度、有故事”的扶贫产品,目前,碧桂园累计转化30个帮扶县超208个优质扶贫农产品,销售金额约1.2亿元,帮助超10万名贫困户增加收入。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碧桂园主动践行企业使命,开展了一场“保供给 防滞销”的农产品采购行动。

“眼看我们家的冬瓜就要烂在地里,想不到碧桂园海南区域一次性把我们村的冬瓜全收购了,真是太感谢了。”海南省儋州市木棠镇薛宅村村民薛风武说。

据了解,碧桂园此次在薛宅村采购的黑皮冬瓜达10万斤,将捐赠给儋州市36个村的4000户困难群众。“大家辛辛苦苦种植的冬瓜终于卖出去了,我是真的高兴。”薛宅村党支部书记薛凤驹笑道。

克服疫情影响、促进扶贫产业发展,碧桂园的消费扶贫模式,正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人才扶贫——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广阔的工地上,建筑工人们正挥汗如雨,旁边喧嚣的吊车声此起彼伏……在甘肃临夏,一片崭新的校区即将竣工,投入使用。

2019年8月20日,碧桂园投资3亿元资金建设的甘肃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开工奠基。该校占地151.5亩,建成后能容纳2500多名学生就读。

“学校将坚持教育扶贫的初衷,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一切费用,以帮助其掌握就业技能,促其成才。”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国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罗劲荣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碧桂园以农村需要、市场需求及实现就业为导向,坚持教育扶贫、就业扶贫,重视培养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家住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的葛东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五口的所有开支都靠葛东清一人承担,以前生活十分艰苦。2019年12月,葛东清在龙川县佳派村参加了碧桂园帮扶的“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得到了专业粤菜厨师的手把手教学。“20多天的专业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烹饪技术,现在我在村里开了小店,一个月收入能有5000元。” 葛东清说,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了。

“种苗能手”“星级保姆”“南粤家政”……截至2019年11月,碧桂园推动的一系列扶贫项目共培训了62506人,实现就业达28110人。

“通过扶志扶智,激发造血活力,培养新时代乡村人才,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静说。

创新扶贫——

新技术带来增收新思路

新鲜的农产品、优惠的价格、线上“云”交流、随时可下单……这些直播销售带来的全新体验,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5月19日,“战疫战贫 与你同行”暨520消费扶贫云上行活动启动仪式在碧桂园集团总部举行。长达3小时的直播中,返乡青年、扶贫干部等群体纷纷参与,让顾客了解因销售渠道匮乏而无法进入大众视野的乡村特产。

直播带货,是碧桂园充分利用上下游产业链优势,帮助贫困农户进行宣传和销售的新窗口。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疫情发生以后,电商直播在扶贫助农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碧桂园的扶贫工作绝不松懈。

除了直播带货,碧桂园也在积极探索其他创新扶贫模式。通过基建扶贫,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振兴综合体,成为碧桂园助力扶贫的新亮点。

几年前的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漳北村,经济状况不佳、村容村貌较差。碧桂园集团联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埔县人民政府,积极推进滨江公园、富民大道、污水处理工程等一批基础建设项目,改变了村子“脏乱差”的现象。同时建立创新创业中心,满足电商、快递存储、货物展销等功能,让新型技术落户农村。

“现在不用开着货车拉柚子去广深市场售卖了, 通过手机电脑就能卖。”漳北村柚子种植户官维远说,快递公司不仅把货车开到家门口,还带来搬运工帮助他们搬货物。如今,漳北村的柚子不仅销往珠三角,还远销至湖南、湖北、广西、上海等地,全村人均增收2600多元。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5日 14 版)

(责编:杜燕飞、王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