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柑橘院士”扶贫记

国家现代农业(柑橘)首席科学家邓秀新数十年助力农民增收

(科技视点·科技扶贫 我们在行动⑥)

记者  谷业凯
2020年03月30日09: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赣州脐橙试验园内,采用新栽培模式的脐橙首次挂果成功,邓秀新(左)很是高兴。
  中国工程院供图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位于三峡大坝库首。当地农民大多以种植脐橙为生,“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红橙,冬有纽荷尔”,树上一年四季都结果,秭归脐橙卖到了全国各地。

原本不愁销路的秭归脐橙,今年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滞销。前不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院士来到国内某电商平台的直播间,做起了秭归脐橙的“带货主播”,从种植、口感、食用价值到科普知识,他如数家珍地向网友介绍:“通过科学防疫、严格品控,湖北水果是安全的。”一场直播下来,6万斤脐橙售罄。

“柑橘主要产自山区,这些山区有很多是贫困地区。几十年来,我们跟柑橘打交道,也是跟贫困地区打交道,希望让老百姓通过种植柑橘尝到甜头。”邓秀新说。

让农民增收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好技术

湖北省秭归县种植柑橘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由于品种单一、上市时间集中,秭归脐橙的收购价曾一度跌至3毛钱一斤。

柑橘是湖北第一大水果,也是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的首选产业,直接关系着当地农民的收入。当时还在华中农业大学工作的邓秀新敏锐地提出“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主张选育优质品种:“三峡库区人口多、土地少,只有种出品质好的柑橘,才能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科技推广必须要讲经济效益,让农民增收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好技术。”邓秀新一席话说得实在,“我们要从当地生产要素中找到特殊性或唯一性,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

对秭归县来说,最独特的莫过于气候条件。三峡大坝蓄水后,冬季形成的峡江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度稍高,又没有霜冻,无异于一个巨大的“水果保鲜库”。于是,邓秀新为当地引进“伦晚”等晚熟品种,与其他地区错开脐橙上市的高峰期,填补了市场空白,秭归脐橙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为实现“一树脐橙红到春”,邓秀新示范推广“留树保鲜”栽培技术,有效延长了鲜果采收期,使秭归脐橙“晚熟晚采晚上市”,成为全国柑橘鲜果供应期最长的产区。仅此一项,就使农民增收30%以上。

以前,所有橙子都在11月、12月这2个月的成熟季内采摘下来。现在采摘时间从11月一直拉长到第二年5月。每亩地收入从5000元左右提升到1万元以上,最多能达到2万元。当地的橘农喜上眉梢。

从品种改良到“覆膜增糖”技术,从“交替结果”到果园密改疏……邓秀新带领团队在湖北、江西等省建立了28个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多个良种繁育中心。十几年来,他几乎走遍了全国所有的柑橘优势产区,每到一地就一头扎进果园,为橘农现场解决技术问题,引导他们转变产业发展观念。

引领赣南脐橙爬坡过坎,给红土地一个产业依靠        

被称为“柑橘院士”的邓秀新,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柑橘产业的发展上。他至今难忘1990年第一次踏上赣南老区这片红土地时的情景:光秃秃的荒山上沟壑纵横,在夏季阳光的烘烤下,山上地表温度很高,即使穿着鞋子,脚底也被烫得起泡。当地老百姓砍光了树,就用稻草取火烧饭。讲课时,在四面透风的礼堂里,很多农民挤不进来,只能趴在窗户上听课。

这给当时刚刚学成回国的邓秀新带来极大震撼:“赣南是柑橘原产地,适合发展柑橘产业。但由于科技落后,柑橘的品质不如进口品种,农民因此陷入贫困。”他下定决心,要让赣南脐橙走出困境,给红土地一个产业依靠。

从1990年起,邓秀新先后46次来到赣南老区,与赣南脐橙结下了不解之缘。

赣南脐橙的产业发展经历了爬坡过坎的过程。1999年,一场冻害让刚刚有了点起色的赣南脐橙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不少橘农在继续种脐橙还是其他果树间陷入迷茫。

邓秀新一个一个果园跑下来,结合对国际上柑橘产区气候资料的分析,摸清了这次冻害的来龙去脉,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脐橙适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如果没有信心,这个产业很快就会垮掉,再找一个很难。”他的话语给很多人吃了“定心丸”。2000年前后,赣南重整旗鼓,脐橙产业逆风翻盘,品牌口碑也逐渐树立起来。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细菌病害,会导致大批柑橘果树的死亡。2013年前后,赣南的柑橘黄龙病暴发,造成死树毁园,不少橘农又动摇了。

于是,邓秀新带领团队抓紧攻关,研发推广以“营造生态隔离系统、使用优质健康容器苗木、常态化清除病树”等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使赣南柑橘黄龙病发病率由最高时期的19.7%,下降到目前的4%以内。灾害暴发的势头得到根本遏制,既巩固了脐橙产业扶贫成果、防止返贫,又提振了果农复种开发的信心。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脐橙成为赣州名副其实的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和农民“摇钱树”。截至2019年,当地柑橘种植面积达214万亩、产量154万吨,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底,赣州市贫困人口从实施精准扶贫之初的115.03万人减至2.8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7%。

如今,邓秀新每次去赣州,果农们就围着他请教技术。他也亲身感受着乡亲们生活的变化:“最开始去讲课,农民骑自行车都很少,到了2000年前后,骑自行车的人多了;2006年左右,骑摩托车的人不少;最近几年,很多人都是开着汽车来听课。”

科研选题要从生产中来,科研成果要回到生产中去

邓秀新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果树学博士。在他的主持下,我国首次建立起柑橘原生质体分离、细胞融合、培养及再生技术体系。他还带领团队在全球率先完成了甜橙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与分析,破解了甜橙基因“密码”,研究人员可以锁定甜橙成熟期、色泽、含糖量、产量、抗病性等农艺性状,培养出更好、更健康的品种。

除了实验室,邓秀新一年至少有50多天泡在果园,这一习惯多年来从未改变。全国柑橘产区28个综合试验站,他每年都要去十几个,我国绝大多数种植柑橘的地方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在他看来,实验室跟田间地头并不矛盾。

“科技扶贫不只是单向输出,更多是一种互动。”邓秀新介绍,近年来他所在团队研究的绝大部分课题都来自生产一线,其中不少就是与三峡库区、赣南等产地合作开展的,因为这些地方已有几十年的数据、素材积累。“科研选题要从生产中来,科研成果要回到生产中去。只有地基刨得深,大楼才能盖得更高。”

邓秀新经常把科技扶贫比作“四两拨千斤”。他说:“‘四两’可以拨‘千斤’,但一定不能代替‘千斤’。科学家必须要计算投入产出比,不但要考虑技术上可行,更要考虑经济上可行。”多年来,邓秀新的研究范围不局限于品种培育、栽培模式创新等纯技术问题,还覆盖了采后处理、品牌打造及市场营销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支撑了我国柑橘产业体系建设。

邓秀新格外看重贫困地区本土科技人才的培育。“扶贫要看实效,不仅要看眼前,更要管长远。”他认为,产业成熟起来后,长效机制还是要靠本地化的人才队伍。因此,科技扶贫更重要的是培养一批“二传手”。“如果我离开当地了,农民还能干起来,那才是真正的好技术。”邓秀新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30日 19 版)

(责编:王瑶、杜燕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