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收:脱贫战场上的“张司令”

黄华

2020年01月07日15:16  来源:河南日报
 
原标题:脱贫战场上的“张司令”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曾经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深度贫困村不仅如期摘帽,2018年人均年收入更是达到16993元。作为劳务公司董事长,他创造出了包年薪包月薪的“全顺模式”,先后为230多万人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带回劳务收入200多亿元,为此他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10月29日,刚从北京领奖回来的张全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张司令”大名张全收,是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也是“全顺模式”劳务派遣的创始人,不少农民工都亲切地叫他“全收哥”。因为他有个“农民工司令”的美誉,所以大家也爱叫他“张司令”。

为了摆脱贫困他南下“寻路”

张全收自幼家境贫困,因交不起两块七毛钱的学费,年仅14岁的他,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在社会上闯荡,卖过冰棍、爆过米花、搞过建筑、烧过砖瓦、当过漆工、开过饭店,还跑过客运,虽然饱尝了这些工作的辛苦,但是他依然没有如愿成为先富起来的人。

1997年,张全收揣着100多块钱南下深圳闯天下。

他很快发现,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方面工厂急于用人却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好多像他一样形单影只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兄弟很难找到工作。

把这些农民兄弟组织起来,一起组团去厂家找工作,不但能帮助这些举目无亲的农民兄弟很快在深圳落脚,自己不也能从厂家赚点介绍费吗?有了这个念头后,张全收说干就干,于是就有了他现在的“劳务派遣”事业。

为了农民工致富他倾心“铺路”

随着打工热的兴起,“民工潮”不断涌向深圳这个充满朝气的城市。不少初来乍到、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农村青年没有想到,深圳并不像传说的那样遍地都是工作岗位。

工作不好找,吃饭没有钱,回家没路费,住马路边没暂住证还要被处罚。就算幸运找到工作,有的被老板克扣工资,有的在工作期间受到伤害没人管,甚至有的被骗到黑工厂……

看到这些情况,张全收这个农村出来的苦孩子坐不住了,他要找到一个让农民工出来安心务工、放心挣钱的路子,为农民工致富铺一条平坦的大道,给外出务工人员建起一个温暖的“家”。

经过多方咨询和探索,张全收的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创造出了包培训、包年薪、包月薪、包吃住,待工期间照发工资,实行跟踪管理,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实行全包的劳务派遣新模式。

2008年,受国际环境影响,不少企业用工大减,待工的农民工最多时达3500多人,待工时间长达两个月,这两个月期间张全收按照承诺,不但给这些待工的农民工管吃管住,还按月照付他们工资总计800多万元。

张全收创造的这种被专家誉为“全顺模式”的劳务派遣服务模式,很快在农民工中传播开来,全国来自河南、山东、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地的农民工纷纷奔着“一人就业盖平房,二人就业盖楼房”的承诺,慕名投奔“农民工司令”张全收。

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后,张全收迅速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扶贫志愿团队,分别深入到驻马店的上蔡、确山、正阳、泌阳、汝南、平舆,三门峡的卢氏等贫困地区,转移就业5万多名农民工,带动1万多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其中,张全收在卢氏县成立的河南金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命名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

截至目前,张全收和他的公司已先后为230多万人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带回劳务收入200多亿元,数十万贫困家庭由此脱贫致富。

为了村民小康他引领“富路”

张全收的家乡拐子杨村,地处周口、漯河和驻马店三市交界处,曾经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深度贫困村。

2008年,村“两委”换届时,张全收分别以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既然老少爷们信任我,我就一定带领大家尽早脱贫致富奔小康!”张全收当着父老乡亲的面掷地有声地说。

张全收凭借着和众多企业的合作优势,为这些企业的职工食堂提供新鲜蔬菜。于是他筹集资金100万元,办起了上蔡县盛顺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了10座扶贫蔬菜温棚,让29户贫困户无偿种植,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订单销往合作企业,保证贫困户稳定增收致富。

张全收充分利用扶贫资金,流转土地100多亩,带领村民建起了以花木产业为主,特色旅游观光为辅,集花卉苗木引种生产、种苗培育、科技示范、园艺培训于一体的花木苗圃扶贫基地,亩均收益提高3至5倍,不但扮靓了村容村貌,还为贫困户增加就业岗位50个。

利用扶贫政策,拐子杨村建起了规模达12亩的光伏发电扶贫基地,并于2018年并网发电。仅此一项,为每户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

“家里有病人得照顾,不能外出打工。张书记引进的箱包加工项目,采取计件酬劳的方式,在家门口就业,既能顾家又能挣钱。”留守妇女苏记花说,她现在也是名副其实的“月薪族”。

2017年,拐子杨村在张全收的带领下如期脱贫。全村482户群众,有280多户住上了楼房,180多户开上了小汽车。201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更是达到16993元的历史新高。

今年9月,张全收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总书记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带领乡亲们脱贫只是起点,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还不能懈怠,仍然要不断奔跑,追逐梦想!”张全收说。

张全收,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2008年,外出创业成功的张全收面对乡亲们的期盼,毅然扛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从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抓党建、促脱贫,强阵地、固堡垒,打好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民生保障、劳务输出精准扶贫“四张牌”。完成建村室、建学校、建敬老院、建文化大院、捐资助学、修桥铺路、安装路灯和健身器材等多项民生工程。他带领群众创办合作社,建起10座扶贫蔬菜温棚、100多亩花木苗圃扶贫基地和光伏发电站,帮助全村62户、183人顺利脱贫。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12年的不足3000元增长到2018年的16993元,拐子杨村也于2017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他探索“包吃、包住、包技能培训、包年薪包月薪”的农民工培训务工新模式,让诸多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扶贫书记”。

(责编:王瑶、杜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