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煮鸡蛋,从心暖到身

——蜡烛村第一书记刘建军扶贫手记

2019年12月20日10:33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今天,又一次奔波在回村的路上了。不知不觉间,距2018年来蜡烛村扶贫也有一年多了,回想刚来蜡烛村扶的时候,那时虽也有一腔的热情和壮怀在胸,但说实在话,对贫困的理解还比较浅薄。没这一年在山间田埂上的来来回回,也不会真懂贫穷的滋味。

记得来村里的第二天下午,前一天刚下过场大雨,我跟着前书记老董去看一个贫困户,是个独居的51岁村民,身有伤病,家里就靠种点农物糊口,是村里的重点帮扶对象。

出门时,我还左右观望感叹乡间的美景,可很快就气喘吁吁只顾着埋头走路了。只记得这一路上走过黄泥坝吊桥、爬上了湿滑的山坡、迈过大大小小的积水坑、穿过了不知哪家的田埂、相护扶持的跨过了因暴雨倒下的树.....走到天色都暗下来时,终于来到他家的土房子门前。

老乡远远的就看到了我们,快步走来和老董握手寒申通快暄,又抱歉而局促地对我说,烟抽完了,没烟请我抽,我忙说不必客气!和他聊起家里的近况,老乡说好不容易种下的玉米多数都被近日的风雨吹倒了,收成是没希望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这样这里,深入大山,又怎么会想到场风雨就能毁一个人的生活呢?

说话间,小雨又开始落下老乡领着我们走进屋里,墙上和屋顶几处漏雨的水印还没干。他说锅里有温着的南瓜,让我们喝点暖暖身子。我揭开锅盖,看到的却是大半锅清水,只有锅底沉淀着一些玉米糁,上面飘着几片南瓜和菜叶。我愣了一下,只觉得屋外的雨更大了,屋里几个接着漏雨的塑料盆啪啪作响,我在雨声中尝了一口粥——第一次真切地尝到了贫困的滋味。

临走的时候,老乡端了几个鸡蛋,说是刚煮好的,让我们带着路上吃,我再三推辞了,可是回去之后,在包里却发现了老乡不知道啥时候塞进来的鸡蛋;鸡蛋上的余温,让暖意从心里流出散布全身!那颗鸡蛋的味道是我们在城里从来吃不上的美味,也是城里人需要的味道,从那时我就在想或许养鸡也能成为帮助村民脱贫的一个办法。

而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也总是会回想起当初那颗鸡蛋的味道,就是从那晚起,贫困和扶贫对我来说,不再只是一个数字和要完成的目标规划,它具体到了那一锅清水粥的味道和一枚鸡蛋的温度!

之后的这一年里,就记着日头时常是在每天奔走的山路间升起和落下,村民们原本住的分散,这两年政府虽解决了住房,安置了聚落式居住,但庄稼还在山上的总还是要住在上面,我也还是要继续跑。原本陌生的大山现在可以当向导,谁家田里的情况也都清清楚楚。除了一个月还回家一次,时常觉得自己就是这大山的孩子。

为了扶贫,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我们联系了茶叶加工的厂家,想发展本地茶叶种植,但劳动能力不够的留守老人,还需另想办法帮扶。山里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很多,而我也总是惦念着当初那一枚水煮蛋时的味道。可如何让这些好东西走出大山却是个大难题。

今年七月,我偶然在央视看到了关于守望大山养鸡扶贫的报道,他们“以买带捐”的公益模式让我心中一亮,恰巧他们也在陕南进行扶贫,于是我联系到了他们,希望和他们一起努力,借助社会群众的力量,通过养鸡让蜡烛村的老人们都能有个老有所依的未来。

(责编:朱传戈、杜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