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洞天窑洞庄 朝乾夕惕脱贫人

2019年03月27日08:33  来源:青海日报
 
原标题:别有洞天窑洞庄 朝乾夕惕脱贫人

  斜沟乡柏木沟景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本报记者 贾泓 摄

  3月24日早晨8时,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斜沟乡下窑洞庄村村民李玉英与一双儿女吃过早饭后,便拿起扫帚等清扫工具出发了。

  她沿着乡路从家步行前往乡政府前的文化广场,将广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往返的路上还将道路两侧的垃圾全部打扫干净。回到家时,所用时间与李玉英的估算几乎不差分毫——刚好40分钟。她快速重新换好衣服,开始料理家中的51只藏系羊……

  “在旅游旺季期间,我会在早上9点到达距家近20分钟路程的扶贫产业园,在那里担任服务员的工作直到晚上9点左右。保洁员与服务员两份工作的紧密衔接,让我的每个早晨都比现在更加忙碌。”李玉英说。

  “朝乾夕惕”四个字,用来形容李玉英每天的生活再合适不过了。2015年,当时11岁的大女儿被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面临困境。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李玉英一家被确认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村里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李玉英一家获得产业到户支持的藏系羊。李玉英还在家门口有了一份公益性岗位,成了一名保洁员。曾经无望的生活开始过得有声有色,她便鼓励丈夫王生来前往玉树务工:“家里我一个人可以照顾,你去玉树打工每个月可以收入3000元,我们就可以顺利脱贫了!”带着对家人的不舍与挂念,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丈夫踏上了外出务工之路,而李玉英则一个人默默扛起家中的重担。

  随着女儿的病情逐渐好转,医药费用也随之减少,这个小家庭在夫妇二人的努力下,终于在2016年顺利脱贫。而2018年,随着村里扶贫产业园的建成,李玉英家又出现了新的转机。

  2017年,下窑洞庄村总投资325万元,建成360平方米度假园主体工程和文化产品展销中心1座。2018年,继续修建木栈道900米,自助亭10座,演出舞台48平方米,旅游公厕2座,改造农家乐5户,停车场1处。2018年5月,下窑洞庄村与青海华德集团签订承包合同,期限15年,2018年租金为3万元,2019年租金为12万元,2020年租金为30万元,此后每3年上调10%。

  产业园顺利运行后急需大量安保和服务人员,而建档立卡贫困户便是优先考虑的对象。李玉英再三思忖:大女儿的病情已经稳定,只需定期复诊即可;小儿子也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不需自己耗费过多精力。在离家较近的产业园打工,不仅可以顾及两个孩子的生活,而且每个月2100元的工资收入,对这个家庭来说也相当可观。

  就这样,李玉英报名参加了服务员培训并顺利上岗。产业园于当年8月正式营业至10月,李玉英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2018年,村里用出租产业园的收入,为全村50户174名贫困户发放分红每人102元,李玉英家也在其中。同时,李玉英一家藏系羊产业持续发展,当年人均年收入到达10718元。

  “每天从早忙到晚,是不是很辛苦?”当记者问时,她说:“不苦。村里一只眼睛失明的建档立卡贫苦户刘发明在产业园里担任保安工作,每天兢兢业业地守在工作岗位上。人家都不喊累,我们有啥资格不努力?”

  与李玉英一同沿着乡道向山上走,一栋栋小木屋在初春的山间显得别有一番情趣,李玉英骄傲地说:“我们窑洞庄是不是很漂亮?这里属于上窑洞庄村,将建成一个更大的扶贫产业园,到时候会有更多村民在这里实现就业梦想,他们也要像我一样忙碌啦!”

  原来,斜沟乡下窑洞庄村与上窑洞庄村历史上曾为一个村庄,分开后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更是齐心协力、互帮互助,于2016年和2017年先后实现脱贫。

  2018年8月,由对口帮扶单位南京市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斜沟乡柏木沟景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一期项目,在上窑洞庄村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790万元全部来源于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新建木栈道2268平方米,木屋16座,集装箱15座,灶台16个,木桩4778根,村牌2个,活动设施7套,混凝土仿木桌凳18组等。斜沟乡柏木沟景区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将引导周边包括上窑洞庄村和下窑洞庄村在内的7个村的村民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民俗接待、民俗小吃、手工制品等营利性经济,实现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增加收入。

  阳光洒在林间黄色的小木屋上,再透过小木屋的玻璃洒在正在木栈道上行走的李玉英身上,积雪刚刚褪去留下林间松软的土壤,土壤中散发出林木独有的芳香。遥望山下的上窑洞庄村和下窑洞庄村,在袅袅白雾中仿若人间仙境,而与脱贫人李玉英一样朝乾夕惕的勤劳民众,正是这仙境的缔造者……   (记者 贾 泓)

(责编:张玫、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