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乡村“突围”记

2019年02月19日08:26  来源:河南日报
 
原标题:兰考乡村“突围”记

  废旧金属制成的“金色斗牛”

  垃圾分类收集点

  “垃圾围村”是长期困扰农村的“老大难”问题,处理好农村垃圾问题,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基础工作。兰考县探索建立了一套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了“收集分类化、运输减量化、处置资源化、处理无害化”的目标。2月15日,记者走进兰考县,探究这里是如何破解“垃圾围村”难题的。

  垃圾当“钱”花

  每天早上,兰考县仪封乡代庄村村民张平都会仔细地将自家的垃圾分类装袋,投到门口的分类垃圾箱内。而电池、旧衣物、废金属等,他会专门堆在自家小院的一个角落。张平说:“在俺们这儿,四节废电池能换一个笔记本,100个烟头能换一支钢笔……”

  在代庄村,每家每户门前都有小型的垃圾分类桶。“以前,俺村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满街土,雨天一街泥’。”张平说,“这几年我们村变化很大,大街小巷都见不到一点垃圾。”

  代庄村只是兰考县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记者走访堌阳镇徐场村、谷营镇高二村、东坝头乡张庄村……村庄的主路和小径,都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也打扫得清爽利落。

  “兑奖活动只是调动农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一种手段。”兰考县委农办新农村培训中心主任任惠民说,“近几年,我们县实施城乡一体化保洁,县财政按照每个农民每年69.77元,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垃圾清扫、收集、分类和运输。按照‘村保洁、乡运输、县处理’的三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每40至50人配备1个240升的移动垃圾桶,每500人配备1个3000升的垃圾箱,每个乡镇配备大型清扫车和运输车,每1万人配备1辆自动化垃圾清运车。此外,投资1.2亿元在各乡镇(街道)建设40座标准垃圾中转站,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垃圾有5个“家”

  在河南嘉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门口,摆放着一头用废钢打造的“金色斗牛”,院内还有“孔雀”“士兵”“坦克”等,这些都是该公司废钢艺术中心的作品,它们的售价最高可达百万元。这家环保公司还有一项“绝活”,可用废塑料制成聚酯专用料,最终生成可作为被子和衣服填充物的化纤,一年可为兰考县消化掉20万吨废塑料。

  现在,兰考县已为农村垃圾找到了5个“家”:一是给建筑垃圾找个“家”,堆景垫路利用它;二是给秸秆柴草找个“家”,挖坑积肥保庄稼;三是给破旧衣服找个“家”,收集打捆卖钱花;四是给有害垃圾找个“家”,收集分类处理它;五是给其他垃圾找个“家”,收集清运把电发。

  为了垃圾的这5个“家”,兰考县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到垃圾终端处理环节。如:引入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总投资3.1亿元;引入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沐桐环保循环经济产业园;引入瑞华电力秸秆发电厂,总投资1.2亿元;引入嘉泓环保,投资1.3亿元,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

  据统计,兰考县农村生产废弃物利用率超过90%,农膜回收率超过80%,农村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实现了“收集分类化、运输减量化、处置资源化、处理无害化”的目标。

  推进垃圾分类“全域共治”

  通过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兰考县城乡的生产、生活垃圾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有力促进了环境改善,并带动了一大批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

  “兰考模式通俗来讲,就是农民参与是前提,政府投入是基础,市场化运作变废为宝。”兰考县副县长金卫东说,按照规划,2019年,在做好桐乡、坝头、仪封等8个乡镇(街道)进行垃圾分类全域推进的基础上,其他8个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要实行生活垃圾分类;2020年,完成剩余8个乡镇20%的行政村和仪封园艺场、造纸林场和柳林林场垃圾分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记者 李若凡)

(责编:张玫、张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