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棚有450平方米,种的是白灵菇,春节期间每公斤30元左右,大约挣5万多元。”日前,在河北省魏县院堡镇中三村食用菌产业园里,55岁的农民苗银德说,他从1985年起种蘑菇,主要销售到北京、山西、山东,如今通过互联网,还卖到了新疆、甘肃、哈尔滨等地,成为当地农民称赞的“蘑菇王”。
1981年,17岁的苗银德高中毕业,回到村里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不久以后,受到改革开放思潮的影响,苗银德的心里萌生了“不甘心、寻找致富门路”的念头。几经打听,他发现倒腾粮食比在生产队上工划算,来钱快,还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于是,他冒着“投机倒把”的风险,到集市上收绿豆,再到周边县去卖。他说:“当时绿豆比小麦、玉米的利润大,有挣头儿。”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有人种平菇,比“倒腾”粮食还挣钱。他想把买卖粮食挣的2000多元钱全部砸进去,发展平菇种植。父母心里犯了嘀咕,万一赔了怎么办,就出来劝阻。苗银德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抽出800元贴补家用,余下的1200多元种植平菇。1985年底,苗银德购买了平菇菌种以及2500公斤菌料,把自家的房子改成了简易菌棚,种出了春节前后两茬菇,刨去成本,纯收入800多元。
“平菇叶子交到县里的外贸出口,每公斤1.96元,剪下的茎部折成工人的工钱。当时生活水平低,群众都吃不起。”苗银德说,虽然自己挣了钱,但是看到群众吃不起自家的平菇叶子,心里不是滋味儿。
这一次的成功,进一步坚定了他学习菌种培育技术的决心,他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随后,他从河北省威县,辗转到山东省梁山的一所技校,交了70多元的学费,如饥似渴地学习了5天。
“母种不能种,得培育成栽培种才能种出平菇。”学习回来后,苗银德托人从乡镇卫生院借来高压锅,把从学校带回来的平菇母种先培育成原种,接着又培育了3000多公斤的栽培种。他在自家院里建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棚,种了1000多公斤的菌种,又手把手地教会了3户邻居种植平菇,当年挣了2000多元。
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收入2000多元已经是“天文数字”,但苗银德并不满足。1987年秋季的一天,他坐火车进京到中国农科院购买平菇母种,科研人员问他:“我们的菌种主要是外贸出口,一支试管菌种几十美元,这么贵,你要菌种有啥用?”
苗银德说自己会制菌种,还成功种出了平菇,科研人员非常惊讶,为鼓励他发展平菇种植,以15元一支的低价卖给了他,又借给他一本菌种栽培技术的书籍。
几年过去了,他从每年培育3500多公斤菌种,到每年培育5000多公斤菌种,苗银德带动村里种植平菇的群众,从3户增长到了20多户。苗银德不仅提供菌种、免费推广技术,还统一回收交后出口。在他的带动下,中三村成为当时全县“万元户”最多的村。
经过潜心学习,苗银德学会了食用菌母种培育技术,投资建造了菌种栽培室和冷藏室,只要有食用菌子实体,他就能培育出菌种,种出蘑菇。从当初的平菇,到如今的姬菇、白灵菇、猴头菇、羊肚菌、灵芝等几十个品种,都能够成功育出。他的菌种栽培室和蘑菇大棚种植园,先后成为河北大学、河北农大、河北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技实验基地。
2008年初,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他发动村里56户村民,筹资102万元注册成立了魏县福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用利益分配机制按出资额比例给村民分红。目前,合作社又吸纳了本村和周边村8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长年在这儿打工,足不出村每月挣2000多元工钱!”56岁的中三村贫困户苗雪良说,苗银德是大伙儿的致富带头人。目前,在苗银德带动下,当地发展起食用菌大棚162个,年产食用菌2000多吨,产值达500多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郭海民 记者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