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精神食粮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2019年01月24日08:23  来源:昆明日报
 
原标题:云南:精神食粮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禄劝县乌东德镇政府办公楼内,一间特殊的学习室格外醒目,这个党建与脱贫攻坚“双融合”的新时代讲习所,已成为当地聚民心、促发展的精神动员中心,“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三讲三评”……持续的政策宣讲和精神扶贫,让贫困户建立起了“我要发展”的主动意识。

  扶贫先扶志,在产业帮扶不断筑牢发展基础的背景下,以文化扶贫、党建扶贫为支撑的精神帮扶,成为昆明激发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又一利器。

  主题教育增强群众发展信心

  新年伊始,东川区乌龙镇大水井村,一场“自强诚信感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村民活动中心开展。在村干部杜晏宝眼中,这也是他们村的脱贫攻坚政策“讲习所”。这种交流宣讲不是首次开展,去年“七一”建党节期间,大水井村“乔迁新居迎七一·脱贫光荣感党恩”主题活动举行,驻村帮扶干部为贫困户讲解脱贫攻坚政策、与贫困户同吃一锅饭,增强了贫困户搬迁后的发展信心。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等不是办法,只有主动发展才能真正脱贫。”大水井村村民杜家成表示,在帮扶单位帮助下,去年他加入了村里的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种植了5亩优质马铃薯,顺利脱贫摘帽。今年,他还准备参与村里核桃种植管理工作,增加致富渠道。

  扶贫先扶志,志明贫易脱。近年来,昆明市通过集中开展“三讲三评”“自强诚信感恩”等主题教育,不断创新宣讲方法,通过精神帮扶提高贫困群众认识,有效地发挥基层阵地聚人心、促发展、助脱贫的作用,增强了贫困户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

  以去年高质量脱贫摘帽的寻甸县为例,其坚持扶贫先扶志,用持续不断的教育引导唤起群众“要发展不要落后、要富裕不要贫穷”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全县16个乡镇175个村开展驻村队员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扶贫成效的“三讲三评”和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帮助群众算明“扶持账”和“实惠账”。

  精神帮扶,改变了贫困户“懒散慢”的思想,也增强了贫困群众生活信心。东川区乌龙镇园子村,雪白干净的墙上,一幅幅巨型绘画扮靓了整个乡村,画上书写着的“精准脱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等脱贫攻坚标语,让村民刘安喜觉得特别暖心。“抬头看见这些话,就知道党和政府没忘记我们,也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他说。

  技术帮扶巩固产业发展成果

  禄劝县九龙镇政府二楼,昆明产投公司脱贫攻坚指挥部内,工作人员正筹备新一轮的帮扶计划:在现有的三七种植帮扶基础上,针对当地土地实际,计划引入车厘子种植。为此,昆明产投为当地群众准备了一份精神食粮:邀请一批种植专家为村民开展专题培训。

  技术扶持、知识服务,让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了更大的基础支撑。以禄劝乌东德镇为例,在相关市级单位帮扶下,截至去年底,全镇共技术扶持帮助957户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业,接受培训服务掌握一技之长的贫困户,又成了全镇产业发展带头户,全镇先后成立了5个专业合作社,成为技术扶持增强产业发展的典型。

  如果说主题宣讲的精神帮扶增强了贫困户“主动求发展”意识,那么,技术、知识服务不断输入乡村,则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去年四季度市政协牵头在寻甸县凤合镇召开的市级单位帮扶工作会议上,市农业局、市交投等市级帮扶单位表示,将通过继续实施技术扶持,培育产业“带头人”,巩固脱贫后的产业支撑,提升帮扶成果。

  而这种动力支撑,也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围绕加快城乡融合,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抓好“六个结合”,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深度融合。以精神食粮武装头脑、树立主动发展意识的农民群众,也有力量踏上更美好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编:蒋琪、张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