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加快发展乡村旅游 摆脱“美丽的贫困”

2019年01月24日0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云南加快发展乡村旅游 摆脱“美丽的贫困”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北边群山密林中的可邑村,35岁的村民李建梅一大早就穿戴好彝族阿细人特有的艳丽绣花服饰,来到村口迎接当天的第一批游客。这是她作为可邑小镇讲解员的第五个年头。

  可邑村已有370余年历史,是彝族分支阿细人的聚居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发源地。

  “‘可邑’在彝族阿细语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但我们这里原来的日子可不怎么如意。”记者近日来此采访时,听到李建梅对游客们说,像许多西南山村一样,可邑村长期被阻隔在崇山峻岭之中,封闭落后,尘土飞扬,村民以种植玉米和烤烟为生,农机开不进村,收入微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可邑成了“空心村”。

  云南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目前全省有贫困县73个,占全省县域总数的56.59%。而作为旅游大省,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范围,基本与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分布区域相重合。如世界遗产哈尼梯田所在的红河州四县——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均为贫困县。

  红河州副州长鞠云昆说:“我们必须做好乡村旅游,不能守着金饭碗出去讨饭!”于是,红河州开始在“美丽”上下功夫。

  2014年,依托阿细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可邑村在内的几个自然村被打造成特色小镇对外营业。平坦的青石板路,鹅黄色的土掌房,墙上彩绘着阿细人的传统习俗,农家乐、民族工艺品制作、阿细跳月表演、电商等旅游延伸产业在村中兴起,游客纷至沓来。

  赵建梅结束了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做起景区讲解员。“每月3000多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还能照顾孩子,许多年轻人都陆续回来了。”

  据统计,可邑小镇已带动周边近200户贫困村村民实现脱贫致富,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余元。

  “随着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需求正逐步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和丽贵表示,2018年,全省乡村旅游投资超过240亿元,接待游客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000亿元,许多乡村旅游景点备受青睐。

  近年来的“网红”景区普者黑所在地丘北县过去也有许多贫困村。丘北县常务副县长袁生能介绍说,普者黑景区域内有居民6万余人,该县通过打造旅游特色村寨、增加就业岗位、入股分红、技能培训、土地租赁等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普者黑景区核心区仙人洞村通过发展旅游业成为富裕村。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村容村貌改变。丘北县至今共投入18000万元,开展乡村旅游公路、村内道路硬化、电力电信管沟铺设、垃圾、污水处理站、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云南省旅游扶贫成效明显。2018年云南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出列340个,全省旅游扶贫新增带动脱贫人口13.1万人。

  和丽贵表示,下一步云南将把乡村旅游扶贫与扶贫攻坚、美丽乡村、生态移民等重大战略统筹部署,统筹协调多部门资金整合、配套政策,合力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建设新格局。

(责编:蒋琪、张桂贵)